“荒”隐“青”明,你我同行

内内内内啡肽 2023-01-27 14:40:51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正在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十年,我国以制度力量护航绿色发展之路,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助力“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护山”“治水”“造景”“美村”的绿色发展引擎,持续释放出绿色效益,实现绿色与经济共享,为乡村发展与环境保护增色添彩。

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号召,顺应日照市“生态立市”战略,促进日照市“提气、降碳、强生态”,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增进人民生态福祉、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植”此青绿实践队于2022年12月10日下午前往日照河山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我们在日照河山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河山所种数目种类繁多。在采访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后得知:“由于山的走向与地质构造等局部差异立地条件变化较大,适宜多种树木的生长,因此在荒山治理规划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树种。并特别注重经济林树种的选择,积极发展抗干早、耐瘠薄的花椒等干果类,土地较肥沃的地方选择苹果等水果类树种。”

治理荒山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基础工程。由于前期的高投资,以及后期回报的不定性,使得有部分荒山治理者会在过程中半途而废。而经济林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通过经济林在短期内获得的较高经济效益,就可以弥补荒山治理前期资金投入过大,中后期资金不足的缺陷。实现取之于林、用之于林、以林养林,可促使山区造林绿化、荒山治理滚动发展。

荒山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本次实践中我深深感知到荒山的重要性。荒山产生或许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是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过度开放而产生的恶果。当今人们的植树造林、保护青山、治理荒山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不足够重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更应该将自身投入到荒山治理,造林增绿建设中去。我们要积极呼吁,扩大宣传,从自身做起,保护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让青山长出‘金子’,让绿水育出‘票子’,以共同努力共创幸福和谐家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