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西征张鲁引发韩遂、马超之乱的真相,是疏忽大意还是假途灭虢

了一画历史 2024-02-03 13:01:20

曹操西征张鲁引发的韩遂、马超之乱。这是一场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大规模叛乱,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至今仍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那么,这场叛乱到底是曹操的假途灭虢之计,还是他的疏忽大意呢?

征伐汉中

建安十六年,三月,丞相曹操决定派遣司隶校尉钟繇对占据汉中的张鲁发动攻击。这个决定的背后,是曹操对于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和对于战略布局的深思熟虑。

汉中,位于中国的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进入四川盆地的通道。而张鲁,是当时占据汉中的重要军阀。他的势力范围包括了汉中以及周边的一些地区,对于曹操来说,张鲁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威胁。因此,曹操决定派遣钟繇去攻击张鲁,以消除这个威胁。

同时,曹操还命令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率兵出河东,与钟繇进行会合。这一举动,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军事行动,形成对张鲁的包围态势,从而一举将其击败。

夏侯渊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他的勇猛和智谋都是人所共知的。曹操选择他来执行这个任务,无疑是对他的高度信任。

河东,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控制了进入中原的通道。曹操命令夏侯渊等将从河东出发,与钟繇进行会合,这是为了形成一个从南到北的包围网,将张鲁完全困住。

总的来说,曹操的这个决定,是在充分考虑了战略布局和实际情况后做出的。他的目标是通过军事手段,消除张鲁的威胁,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他首先面临的不是张鲁。

三辅地区

然而,当时曹操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和预测韩遂和马超可能产生的反应。这两位军阀,作为地方的实权人物,他们一直将三辅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视之为自己的“禁脔”。因此,他们对曹操的军事动向可能会产生深深的疑虑,甚至可能会对曹操的行动产生反抗。

曹操要征伐张鲁,就必然经过三辅地区,这与假途灭虢之计不能说一样,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韩遂和马超作为三辅地区的军阀,他们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力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在这个地区拥有大量的支持者和追随者,这使得他们在当地的势力非常强大。因此,当曹操的军队进入这个地区时,他们当然会感到威胁,认为曹操的行动是对他们势力范围的挑战。

韩遂和马超一定会对曹操的军事动向产生疑虑。他们会怀疑曹操的真实目的,是否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还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这种疑虑导致他们对曹操的行动产生反抗。

韩遂和马超会选择进行反抗。如果他们确信曹操的行动是对他们的威胁,那么他们会选择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的军队。这种反抗会给曹操的军队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可能会改变战争的局势。

总的来说,曹操在考虑军事行动时,一定会充分考虑到韩遂和马超可能的反应。他们的反应可能会导致他的军事行动受阻,甚至可能会改变战争的结果。

高柔劝谏

当时,曹操的部下、仓曹属高柔曾经向曹操提出了一个警告。

他深思熟虑地指出:“如果我们决定大举出兵向西进发,韩遂和马超可能会误解我们的意图,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是打算对他们发动攻击,而不是去对付其他的敌军。

这种误解很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强烈反抗,甚至可能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我们。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招集三辅地区的兵力,通过增强我们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来稳定三辅地区的局势。

一旦三辅地区稳定下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优势,通过传递檄文的方式,向汉中地区发出和平统一的信号,以此来平定汉中地区。”

然而,尽管高柔的建议看似合理,但曹操却并没有在明面上采纳他的这个建议。表面上曹操拒绝了高柔的建议,实际上,曹操早就已经心里有数。

曹操宣称攻打张鲁,就是在试探马超韩遂,如果他们真心归降,那就效仿东汉开国时的窦融,不但归汉,还协助刘秀攻打隗嚣公孙述。如果马超韩遂没有归降的意思,那就连同他们和张鲁一起灭掉。

凉州十部

果不其然,关中地区的将领们,包括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和马玩等十部,对曹操的行动产生了疑虑并最终选择反抗。他们的联军数量达到了十万之众,并且成功占据了潼关这一战略要地。

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原本依附于曹操的这些将领共同推举了韩遂作为他们的领袖,并发起了反抗曹操的行动。这场被称为“韩遂、马超之乱”的内乱,使得潼关和渭南地区成为了战场,甚至一度让曹操陷入生死危险。

面对这次危机,曹操派遣了安西将军曹仁来统率诸将进行抵挡。他下令曹仁坚守营寨,避免与敌军进行正面冲突。

这场渭南之战历时八个月,最终曹操战胜了马超、韩遂等西部群雄,压制了关中。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创:了一画历史

墨石白滩层浪迆,川涌东边,一道红阳起。万里山河青史壁。千年梦有英雄几。

关注了一,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倒映着红阳的那一朵朵浪花吧

0 阅读:25

了一画历史

简介:川涌东边,一道红阳起。万里山河青史壁。千年梦有英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