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知识:皇帝龙袍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黑色、黄色、红色都有

以史为鉴说 2024-05-07 15:38:02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皇帝、皇后等角色形象;而早期影视界中,无论啥朝代的皇帝一般都穿着亮黄色的龙袍。

其实这是不对的,皇帝龙袍的颜色是随着朝代变化而变化,并不是完全统一。

在先秦时期,还没有皇帝,当时周礼规定,在春天,周天子要穿青色的王服,夏天穿赤衣,秋天穿白衣,冬天穿黑衣。

“天子……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礼记·月令》”

周朝灭亡后,秦始皇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因为他相信五德学说,认为秦朝灭周是水克火,因此秦朝“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始皇帝规定衣色以黑色为最上,他自己穿的是黑色衣服;秦朝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绿袍,一般庶人穿白袍。

刘邦建汉后,大部分规则都是遵循秦制,因为刘邦自己也认为自己就是水德,所以服饰上刚开始也是穿黑;

一直到汉文帝时期,才开始改革,当时方士认为汉代取代秦朝,这是土克水,所以汉朝不是水德,而是土德,土德那就不能尊崇黑色,而是要尊崇黄色了。

这套理论在汉武帝时得到确认,汉朝正式从水德进入土德时期;

到了西汉末期,当时的大儒刘向根据董仲舒的五德理论重新梳理了上古以来的历朝历代,他认为大汉不是水德、也不是土德,而是火德!

刘向这套理论在汉朝官方没获得多少支持,反而是王莽非常推崇。王莽篡汉后自认为是土德,这才能取代大汉的火德。

王莽没高兴多久,刘秀就中兴了汉室。

刘秀称帝后,因为王莽把大汉是火德搞得全天下都知道,刘秀干脆就认了大汉是火德的事儿,穿了红衣服。

甚至因为首都“洛阳”的“洛”字里有水,和火德犯冲,都给改成了“雒阳”。

而我们熟悉的皇帝要穿“黄袍”其实始于隋唐时期。

史书记载“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柘黄,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黄色。

柘黄来自柘树,柘树生长极为缓慢,柘树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使其树芯变为黄色。

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

但是柘黄袍在隋朝时可不是皇帝专属,普通有钱人也能穿穿柘黄衣服。

但是到了唐代时,黄色已经成了帝王专属,普通人哪怕再有钱也不让穿了。

日本的遣唐使到了中国后,把大唐一切东西都打包copy了回去,于是日本天皇也开始穿黄袍。

但是日本柘树很少,没法染成柘黄色,这可咋办?

日本于是用了和柘树类似的黄栌,通过黄栌染出和柘黄类似的黄色当做天皇的专属颜色。这就是著名的黄栌染御袍。

那么柘树长什么样子呢?

北京京西著名的潭柘寺,就是得名于龙潭和柘树,游客在潭柘寺门口就可以看到著名的潭柘寺的柘树蜿蜒成长。

0 阅读:17

以史为鉴说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