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缅怀丨何真:归明功臣,捍卫广东的和平使者,东莞伯

大粤追光灯 2024-04-17 17:36:54

【编者按】清明时节,烟雨蒙蒙,南粤大地弥漫着敬意。我们推出“清明的缅怀”系列报道,深情追忆与广东南粤大地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他们或致力于科学研究,或深耕文化艺术,或英勇奋斗在革命前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些南粤大地的璀璨星辰,重温他们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的事迹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清明的缅怀”系列报道,将带您穿越历史长河,探寻名人足迹,共筑新时代辉煌。——何媒矩阵、庐江书院

何真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其中,何真这位归明功臣、捍卫广东的和平使者,他的事迹和精神特别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何真,生于元至正年间,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广东乃至整个明朝的稳定与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元朝末年,何真历任多个职位,他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他先后平定了多次叛乱,以功获得了惠州州判的职位,后又升为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他多次成功击退敌军,收复失地,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当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征南时,何真选择了归顺明朝。这一决定不仅使广东地区避免了战乱之苦,还为明朝的快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归顺后,他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明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何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政治上展现出了深远的眼光。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心系苍生的理念,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和品质,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和传颂。

在这个清明节,我们深切缅怀何真这位归明功臣、捍卫广东的和平使者。他的一生是对忠诚、勇敢和智慧的最好诠释,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不断前行。让我们铭记何真,铭记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先辈们。

【百科】

何真 归明 使广东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履历 东莞伯

何真,字邦佐,号东山,广东东莞人,生于元至正年间,卒于明洪武年间。他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任广东都元帅、广东分省参政、资善大夫、资德大夫、江西福建行中书省左丞等职,最后被封为东莞伯2。

何真的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元末的抗元斗争和明初的归附明朝。在元末时期,何真因不满元朝统治,弃官归乡,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他先后平定了东莞的王成、陈仲玉的叛乱,驱逐了元朝叛将黄常,占据了惠州和循州,以功授惠州州判。后又升为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南海人邵宗愚攻陷广州,大肆焚掠。何真率军收复广州,擢升广东分省参政、资善大夫,历任广东分省右丞、资德大夫、江西福建行中书省左丞,守广州。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邵宗愚再次攻陷广州。赣州人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何真,何真迎战于胥江,击退熊天瑞。何真再次攻打王成,诛杀陈仲玉而王成只能固守。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复围王成,王成被部下暗杀,沿海叛乱纷纷投降。

在明朝初期,何真选择归附明朝,避免了广东地区的战乱。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廖永忠至福州,致书何真,劝其归顺。何真为了避免百姓再遭战祸,选择了“失臣节”以“救生灵”,亲临赤湾(现深圳赤湾港)迎劳大军归顺明廷。

何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成功平定了广东地区的战乱,保护了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后来的明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事迹在历史上被称为“开国元勋”。

联合出品:何媒矩阵、庐江书院

联合发布: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通讯员:何柱良

策划记者:何金德

0 阅读:0

大粤追光灯

简介:不一样电视台!资深电视人联袂打造,互联网电视播出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