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其实是肝有点问题,不用一直吃降糖药!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5-11 22:10:47

义诊时,一位土郎中说:“糖尿病就是肝病,不用一直吃降糖药。”我从不信到佩服的五体投地,应用到临床上帮助了无数位糖尿病患者。我年轻时,满怀一腔热血,一次来到陕西义诊,我刚到镇上就听说附近村里有个很厉害的土郎中,所以我就赶紧找了一个当地的村民把我带了过去。还没到门口,就见看病的人排队排到了外边,我心想:这医生确实有些东西。我走到土郎中旁边,正巧来看病的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只见他开方几味药,说:按时喝药,一周就见效了。

后来,我在老中医家住了下来,一周后又见到了那个糖尿病患者,他说自己口干口渴的毛病大有改观。随后又服用一段时间,患者血糖恢复正常。

我很想和老中医学习那个方子甚至更多精方,但他从不搭理我,我想着想要取之必先予之,所以我承包了家里的家务活,白天上山采药材,熬药,晚上砍木头。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他终于肯教我一些东西,其中包括那个糖尿病的方子。关于方子,他还说了一句话:“糖尿病就是肝病,不用一直吃降糖药。”

当时,我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我才彻底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并且每次应用到临床上,效果也是特别的好。有这样一位患者,糖尿病5年之久,一直在吃二甲双胍、消渴丸等药,来维持血糖,但治标不治本,病情总是反反复复。无奈之下,患者只好寻求中医治疗,来到了我这里。

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因为平常工作繁忙,不能及时回家做饭、接孩子,就经常跟老公吵架。有一天,也是因为家庭琐事,他们发生了争执。这一下就让她的糖尿病加重了。具体表现,就是口干、口渴、烦躁的情况全都出来了,再去检查,发现空腹血糖11.6。另外,她还大便干、小便频繁,胸肋部位胀痛明显。接着,我再一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舌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后,我给患者开了一个方子:柴胡、香附、枳壳、五味子、生地黄、芍药、甘草。结果如何呢?患者服用半个月,口干、口渴明显改善;接着又服用一个多月,患者大小便正常,胸肋部位胀痛得到缓解。

原方稍作加减,患者又服用两个月,最终尿糖、血糖转为理想值,所有不适症状消失不见;为巩固疗效,让患者继续服用一个月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患者属于典型的肝郁气滞。你看,她起初跟丈夫吵架,总是生气,而肝掌管着我们的情绪,这就容易导致肝郁。

就诊时,患者胁肋部位胀满隐痛,这就是肝郁气滞,肝胆经气失调的表现。而肝郁时间长了,就会化热伤津,所以患者就会烦躁、口干、便干、苔黄、舌红。另外,脉弦也是属于肝郁气滞的情况,但患者脉不数,说明肝郁化火还不算太严重。那肝郁气滞为什么会引起糖尿病呢?首先,它让我们体内的津液变得不顺,更加受阻,就会加重身体的燥性。这就好比一条小河,上游的水源被阻挡,下游的水就会减少。

当水少到一定程度,暴露河床时,水里的杂质、泥沙就会显露出来。肝漏了,肝郁的症状显现在外,这时,身体的血糖和尿糖超标的情况,就会被发现。那怎么办呢?要想解决患者的问题,在治疗上,就需要疏肝解郁。来看方中的治疗思路:

1、柴胡、香附、枳壳——疏肝泻肝、理气行气柴胡善于疏肝解郁而升清;枳壳善于行气消积、宽中除胀而降浊。这两味药都是非常好的行气药,它们升降同用,能和肝脾、理气机,使气机升降有序。香附味辛微苦,性平,能疏肝解郁,理气调中,同时还可以帮助柴胡和枳壳行气解郁。

2、五味子、生地黄——养阴生津五味子,与心、肺、肾三脏密切相关,有宁心安神、生津止渴的作用,另外,它还能敛阴、敛心气,滋肾补阴;生地黄甘寒质润,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3、芍药、甘草——柔肝止痛白芍偏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具有平抑肝阳的功效;甘草,性温味甘,能够补中益气、滋阴养血,辅助白芍缓急止痛。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方法,用药如用兵,如今的我在临床上待了这么久,不得不承认好的中医还是在民间。

8 阅读:2019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5:17

    这个陕西的小村庄在哪?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哈。要一个写上千亿次还不知道自己如何写的人的地址。可见你智商水平无敌啦。当然你可能不认识上千亿是多大的数字。
  • 2024-05-24 05:48

    所以就有个肝源性糖尿病[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12 22:53

    已拉黑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