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唯一嫡女和敬公主,婚后生一子四女,儿媳女婿个个不简单

雍亲王府王妃 2023-12-16 11:51:16

乾隆皇帝89岁高寿而终,掌握大清实权长达63年零四个月,比皇祖康熙掌权的时间还要长两年多。但掌权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子女数量多,乾隆的子女数量比皇祖康熙逊色很多,康熙一共有35位皇子20位公主,而乾隆只有17位皇位10位公主

这10位公主中有三位是嫡公主:

皇长女与皇次女都是孝贤皇后所生的嫡女

皇五女是继后那拉氏所生

只可惜乾隆的三位嫡女只有皇次女和敬公主长大成人,了解清史的都知道清朝时期的满蒙联姻非常重要,从后金建立开始一直到大清结束,大清十二帝都非常重视满蒙联姻。

皇太极的“崇德五妃”全部都是来自蒙古,而且都是博尔济吉特氏;而皇太极的八位固伦公主又全部与蒙古各部联姻。皇太极之后的皇帝不管是顺治帝还是康熙、雍正也都有公主(包括养女)远嫁蒙古和亲,尤其是与科尔沁蒙古的和亲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嫡公主嫁过去才能体现朝廷对科尔沁的重视。

但顺治帝没有嫡出的公主,便将简亲王济度的女儿收为养女,封为固伦端敏公主下嫁科尔沁

康熙也没有嫡女,便将弟弟恭亲王常宁的女儿收为养女,序齿大公主下嫁科尔沁,后来大公主被晋封为固伦纯禧公主;

而雍正也没有嫡女出身,将庄亲王胤禄的女儿收为养女,封为和硕端柔公主下嫁科尔沁;

到了乾隆终于有三位嫡女先后出生,只可惜只有一位长大成人。乾隆跟皇祖康熙一样等级观念非常强,非常宠爱重视嫡公主和敬公主,就连和敬公主的额驸都是乾隆亲自挑选后从小便养在宫里的。

对于清朝和亲的公主而言大多婚后生活并不幸福,而和敬公主的额驸从小便生活在宫里,跟和敬公主算是青梅竹马,婚后和敬公主先后生一子四女,可见二人的婚后生活还是不错的。

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嫡出公主的子女,这些外孙外孙女自然被乾隆时刻惦记着,单看他们的婚配安排便可以看得出乾隆有多宠爱和敬公主,爱屋及乌,自然不会亏待和敬公主的孩子们。

01

其实和敬公主之所以得到乾隆的如此宠爱,除了她高贵的嫡公主身份外,跟其生母有分不开的关系。和敬公主是乾隆发妻富察氏所生,富察氏便是乾隆的嫡皇后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是雍正帝亲自为弘历挑选的嫡福晋人选,雍正五年孝贤皇后与弘历大婚。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雍正登基后不久便确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将写有皇储名字的传位昭书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诏书中的名字便是皇四子弘历。

可见雍正为弘历挑选的并非只是简单的嫡福晋人选,更是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人选。

皇后人选贤惠端方是必需要考虑的因素,但首先要考虑的是门第出身,而孝贤皇后的出身绝对配得上未来的皇后:

孝贤皇后出身于勋贵家族富察氏家族,而且还是富察氏家族中发展最好的一支沙济富察氏一脉。从后金开始富察氏一族便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就连太祖皇帝的第二位大妃衮代都是沙济富察氏一脉出身。

经过天聪、崇德、顺治三朝的发展,到了康熙朝沙济富察氏这一支在朝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忽视:孝贤皇后的祖父米思翰位极人臣,而且还因为支持康熙撤藩成为康熙的心腹大臣,因为要帮助康熙应对撤藩带来的一切后果,劳累过度而病逝。

米思翰一共有四个儿子,个个都称为康熙朝的朝廷大员,尤其是孝贤皇后的伯父马齐,不仅入阁拜相,而且成为康熙晚年的宠臣,康熙在临死前嘱咐马齐一定要好好辅佐雍正登基。雍正登基后,将马齐封为三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哪怕马齐曾支持过皇八子胤禩争储,但雍正不仅没有清算马齐,反而一直重用,甚至将马齐的侄女选为弘历的嫡福晋,让沙济富察氏一族辅佐年轻的弘历将来登基称帝。

虽然嫡福晋人选是父皇雍正给选的,但是乾隆非常喜欢孝贤皇后,对于乾隆而言孝贤皇后就像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嫁给乾隆后,孝贤皇后用18年的时间生下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只可惜一女两子先后夭折,只有嫡次女和敬公主长大成人,而孝贤皇后也于乾隆十三年病逝。

按照大清的规矩,公主才出嫁之前册封,但是和敬公主年仅5岁,也就是乾隆刚登基的时候,便将其封为固伦和敬公主。可以看得出乾隆是一个十足的女儿奴,毕竟此时乾隆只有和敬公主这一个女儿。

作为皇室公主,虽然从出生开始便锦衣玉食,但是她们也肩负着责任,要么和亲,要么笼络下臣,总归是要出嫁的。乾隆也很清楚,和敬公主过不了几年便要许配人家,而且作为皇后所生的嫡公主,最有可能的就是下嫁科尔沁蒙古。

乾隆心疼和敬公主,便提前为和敬公主挑选了一位出身高贵的额驸:

科尔沁亲王、孝庄文皇后亲哥哥满珠习礼的玄孙

顺治帝养女固伦端敏公主与额驸达尔罕亲王的孙子

正是因为色布腾巴勒珠尔如此高贵的出身,对于乾隆而言才能配上自己唯一的嫡公主。

哪怕是为和敬公主挑选了一位身份高贵的额驸,乾隆还是犹觉不足,毕竟公主是远嫁蒙古。为了能将女儿留在身边,乾隆便将色布腾巴勒珠尔召入京城,跟皇子们一起读书。可以说乾隆是亲自培养自己的未来女婿,乾隆十二年,和敬公主16岁正式下嫁。

在和敬公主下嫁之前,乾隆专门在京城为其修建了一座固伦公主府邸,甚至连嫁妆都额外增加了不少。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病逝后,乾隆对和敬公主的爱是有增无减。不仅重用额驸,而且还爱屋及乌很看重和敬公主所生的孩子们。

02

和敬公主与额驸大婚后一共生下一子四女,除了次女夭折外,另外四个子女全部长大成人,乾隆为这些外孙外孙女们亲自指婚,单看婚配的人家便可以看得出乾隆对和敬公主的偏爱。

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

是和敬公主所生的嫡子,也是和敬公主五个子女中唯一的儿子,自然备受重视。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这个名字还是乾隆亲自为外孙取的,一共12个字,是整个大清字数最多的名字,名字的寓意很不错“幼年时期有福有寿,如钢铁般结实;而且将其视若珍宝”。

乾隆让外孙一开始承袭多罗贝勒的爵位,乾隆四十七年,承袭多罗郡王爵位,并且授予镶黄旗蒙古都统的职位。

不管是固伦额驸还是外孙,都是乾隆爱屋及乌的结果。

乾隆为外孙挑选的嫡福晋人选也很不错:是恒亲王胤祺的曾孙女。

胤祺是康熙的皇五子,宜妃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宜妃郭络罗氏陪伴康熙长达45年的时间,一直盛宠不衰,康熙东巡时先后两次下榻宜妃的娘家——三官保的家里,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殊荣。

不过胤祺并非宜妃亲自抚养长大的,而是由康熙的嫡母仁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

宠妃生太后养,这便是胤祺不同于其他皇子的地方。

胤祺生性纯良、不争不抢,哪怕是到了康熙晚年被封为亲王,手握实权也从未参与夺嫡之争。这是为何雍正清算其生母宜妃与同母弟胤禟,而让胤祺善终的缘故。

作为和硕恒亲王的曾孙女,自然配的上乾隆的外孙、和敬公主的嫡子。

和敬公主长女:

和敬公主长女许配给了乾隆的皇长孙,也就是定安亲王永璜的长子绵德。

永璜是乾隆的庶长子,生母是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虽然都是富察氏,但是哲悯皇贵妃是噶哈里富察氏,富察氏一族中发展最好的是沙济富察氏,至于噶哈里富察氏便普通多了。所以哲悯皇贵妃刚入府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妾格格,连庶福晋都不是。

(皇子的妻妾位份: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侍妾、使女)

哲悯皇贵妃是乾隆所有侍妾中入府时间最早的,雍正三年便已经在乾隆身边伺候,乾隆也很喜欢噶哈里富察氏,噶哈里富察氏先后为乾隆生了两女一子,只可惜两个女儿先后夭折,只剩下皇长子永璜。而噶哈里富察氏在乾隆登基前不久也病逝,留下永璜没有生母的照拂。不过乾隆念在噶哈里富察氏生育子女的功劳上,登基后便将其追封为哲妃,乾隆十年,乾隆看到永璜已经长大成人,便将其生母追封为皇贵妃,并且让噶哈里富察氏入帝陵,陪葬皇陵。

乾隆十五年,永璜年仅23岁病逝,乾隆将其追封为定安亲王。

永璜病逝后,其亲王爵位由其嫡长子绵德继承。

也就是说,和敬公主的长女嫁给了亲王之子,也算是门当户对。

和敬公主第三女:

和敬公主第三女被指婚给了敖汉部固山贝子的儿子济克济扎布,济克济扎布的出身也非常高贵,是敖汉固伦公主的后裔。

敖汉固伦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女,皇太极前期宠爱的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也是长子豪格的同母姐姐。虽然在皇太极登基后,乌拉那拉氏没有被追封为皇后,但是乌拉那拉氏毕竟曾做过皇太极继妃(嫡福晋),所以那拉氏所生的女儿自然便是嫡女。

敖汉公主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固伦公主,被父汗皇太极下嫁蒙古敖汉部,皇太极长女之所以有敖汉公主的称呼,就是因为下嫁了敖汉部。

敖汉固伦公主是下嫁敖汉部的第一位大清公主,对于大清来说,不仅科尔沁蒙古的联姻重要,其他先后归顺大清的蒙古部落同样也很重要,比如喀尔喀部、敖汉部、巴林部等,都需要朝廷费尽心思与这些部落保持好关系。

而联姻便是最直接的方式,敖汉公主下嫁后与额驸班第的婚姻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先后生育四子一女。作为敖汉固伦公主的后裔,济克济扎布的出身自然不错。

和敬公主第四女:

和敬公主第四女与长女一样留在了京城,嫁给了和硕和嘉公主的儿子丰绅济伦。

和嘉公主是乾隆前期宠妃纯惠皇贵妃所生的女儿,是乾隆的皇四女。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虽然是民间汉女出身,但是乾隆还是非常宠爱她的。雍正五年苏佳氏入府做乾隆的侍妾格格,在乾隆登基前生下皇三子永璋,母凭子贵被封为苏嫔,紧接着乾隆二年苏佳氏再次晋封位份,被封为纯妃。

可见乾隆对苏佳氏还是很宠爱的,之后苏佳氏又生下一子一女。

这一女便是和硕和嘉公主,和嘉公主长大后被指婚给了乾隆的小舅子傅恒的第二子福隆安。

提到傅恒相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沙济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时期最不可忽视的朝廷重臣,不仅战功赫赫,位极人臣,而且还生了四个儿子,个个都不简单。父子五人两位郡王、一位一等公、一位侯爵,一位轻车都尉,傅恒的长子福灵安早早便战死沙场,作为傅恒的次子福隆安自然得乾隆重用,不仅承袭一等公爵之位,而且位极人臣。

作为傅恒的孙子、福隆安的儿子,丰绅济伦自然从小便备受重视,不仅承袭了一等公爵位,而且还上战场杀敌,立下不少战功,得乾隆、嘉庆两朝皇帝重用。

和嘉公主年仅23岁病逝,乾隆不仅为外孙亲自赐名,而且还将外孙抱入宫中亲自教养,在外出的时候也经常带着丰绅济伦。

按照清朝的规矩,并不对公主所生的儿子赏赐品级。

但是乾隆宠爱外孙丰绅济伦,便在其13岁的时候下旨:凡是在京城公主所生的儿子,只要是年满13岁便可以跟父亲一样享受相对应的额驸品级待遇。比如固伦公主的儿子,便享受固伦额驸登基待遇,而和硕公主的儿子,便享受和硕额驸登基待遇。

就这样丰绅济伦便开始享受跟父亲福隆安一样的和硕额驸待遇,丰绅济伦确实没有让乾隆失望,年仅17岁便开始担任副都统,之后更是身兼数职,得到重用。

乾隆还将最宠爱的嫡公主和敬公主所生的幼女,嫁给了丰绅济伦。

结语

和敬公主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孝贤皇后所生的女儿,自然从小便备受宠爱。乾隆不仅为其挑选出身高贵的额驸,而将其留在京城居住,不必前往科尔沁。不仅如此,乾隆爱屋及乌,对和敬公主所生的儿子女儿也很重视,为他们亲自指婚。

为了和敬公主的儿媳、女婿们,也个个不简单。

这便是生在皇家的命运,一荣俱荣,生母孝贤皇后得宠,女儿和敬公主便备受宠爱,就连和敬公主的儿子女儿也得到外祖父格外的关注。

2 阅读:3690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