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

风云闲谈 2024-05-15 09:05:29

昨天看到一个网友的评论,我感觉特别的精辟。为此,我在这里特向这位网友致敬!这位名叫“恭海”网友提出了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观点:不谈阶层和阶层差异,不谈毛泽东思想,那么某些人是对的。但是如果用阶层和阶层差异的观点看问题,用毛泽东思想看问题,另一些人则是对的。在这里为了避嫌,我特意修改了一个词语,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明白,也能够理解,因为如果要用了一些关键词,也许我的文章就不能审核通过。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提出的政治路线。这一路线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个时期,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说均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成为后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然而,这种对阶级斗争的夸大化、绝对化的提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停止使用。

        

也就是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从斗争逐渐转移到全面经济建设上来。当然,这个转变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符合历史和国情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相信这句话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会认可。但是我们思考过一个问题没有,即便工作重心转移了,但是这种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仅仅是现代社会,从古至今都一样,只是每一个时代的叫法不同而已。在古代,有的是称为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有的是官僚地主跟平民之间的斗争。其实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就是广大的普通劳动者,跟既得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我觉得发明这个词的人非常的厉害,这个“既得利益群体”非常清楚透彻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句话非常的有深义,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发展不平衡呢?为什么发展不充分呢?按照改革开放当初的设想,应该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当初的设想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人性的贪婪,那就是既得利益群体永不满足的丑恶嘴脸。也正是由于这样的问题,进而导致了这些既得利益群体为了巩固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的影响在不断阻止共同富裕,不仅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还因此而衍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斗争一直都存在,从来没有消失过,只不过在特定的时期是一个主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一穷二白,需要极力改善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那时候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技水平飞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可以说,改革开放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近些年以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教育逐渐没落,商品房地产经济异军突起,医疗商业化程度越来越深,尤其是近些年以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很多老百姓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积累的财富被迅速转移,虽然不能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相对而言,群众的生活重量按照宏观的对比来看,相对于90年代的时候,幸福感和获得感似乎没有多大提升,反而有所下滑。

        

真的是群众的需求变高了么?我看未必吧!在我看来,似乎是新的既得利益群体的形成,在近些年不断巩固,已经形成了阶层固化的倾向,导致很多老百姓失去了上升的通道。一方面财富被不断收割,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维持生活,群众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受一些规则的限制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影响,勤劳已经不能致富,教育严重内卷,创业之路也被掐断,对未来生活不再拥有美好的期待。很多人都明白,其实之所以现在很多人躺平,不愿意再奋斗,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斗争,说白了就是想要表明一个姿态:我不再想被收割了,因为规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按照这种规则再努力也是白费。

        

在教育上,每年有大量的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居然连一个能够保证自己生存的工作都很难找到,而一些具备强大背景和资源的人,靠着自己家庭或者资源的关系,可以轻松进入一些好的岗位,这不是一种严重的讽刺么?就连张雪峰老师都劝一些学子,对于有些岗位你不要存有幻想,那根本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资源的问题。

        

在医疗上,一些老百姓每年都按时缴纳医保费,大多数都用不着;一旦真正能够用上的时候,不仅存在报销比例的问题,还存在医保外用药等各种奇怪现象,更不用说什么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和过度用药的问题了吧。反观一些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却安然的享受着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却几乎不用自己花一分钱。

        

在社会上,一个小贩因为贩卖豆芽获利0.89元,但因为被查出添加剂超标,不管真正有没有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二话不说先罚10万再说。而对于一些售卖核污染食品的资本企业,一些假冒伪劣,甚至一些已经给很多人产生巨大副作用的疫苗企业,通过这些手段获利千万甚至亿万的资本企业,最终处理结果是什么样的?据说好像是罚款7万多。

        

在司法上,一个大学生因为掏鸟窝被判十三年,据说给国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反正危害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也看不出来。但是某个企业老总,贪污了上亿,造成了国家巨额资产流失,影响到了无数个家庭的收入,却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普通人盗窃数额巨大,面临的将是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但是资本企业能够改一改计量器,即便盗窃了老百姓再多的财富,最多也就是承认个错误,道个歉,实在不行返还一部分就完事。

        

近些年以来,之所以国家要开展强力反腐,其实早就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说白了,反腐败工作也是一种斗争,这不仅是国家与腐败分子之间的斗争,更是人民群众同既得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是普通人理解不了,也同样体会不到的。因为现在的腐败分子不仅仅只是腐败单方面的问题,还掺杂着一些其他利益问题。有的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影响巨大;有的甚至背后还有一些域外势力的影子。他们通过自己现在的影响和地位,在国家制定相应的规则上入手,从根本上改变了游戏规则,这就给反腐败斗争制造了巨大的困难。

        

种种迹象表明,一旦规则上出了问题,再加上执行这些规则的人的私心,那被这些规则束缚的老百姓将永无翻身之地。我相信国家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也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或许这个斗争并不是短期之内能够胜利的,这项工程也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更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够解决的。毕竟相对于一些内部的问题来看,国家总体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更为重要,一旦失去了这个支柱,老百姓的生存将更为艰难。

        

在我看来,毛泽东思想永远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他所宣扬的斗争精神也一直适用,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所以我非常欣赏这位网友所说的话,而我们的社会也必须要坚定的继承的发扬毛泽东思想,如果用斗争精神来看待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其实之所以存在这些大量的社会问题,本质上就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而已,包括国家的反腐、包括反垄断、包括金融领域的改革等等。对于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利益,从制定规则,掌握规则的解释权和话语权入手,进一步的扩大自己的利益;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只要是不合理的问题,我们都有权力质疑,只要是不合理的规则,我们都有必要指责,这本身就是一种斗争。

        

由此来看,这种斗争不仅不会消失,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只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会相互转化,那就看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了。总之,只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只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我们的道路就不会错;如果一旦抛弃了毛泽东思想,抛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

0 阅读:4

风云闲谈

简介:社会评论者! 艺术行路人! 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