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加速“转向东方”,350万吨俄粮食运抵中国,美欧围堵失败

思正观天下 2023-12-09 11:50:32

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进行了一次旋风式的访问之旅,在12月6日当天,普京分别对阿联酋和沙特进行了访问,并与阿联酋总统谢赫穆罕默德·阿勒纳哈扬以及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举行会晤。据悉,俄罗斯与阿联酋、沙特就能源政策、巴以冲突以及对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接下来普京还将和伊朗方面进行新一轮的会谈。考虑到俄罗斯总统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就极少出国访问,普京此行显然不是去观光的,这是俄罗斯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动。

有分析指出,普京此次访问阿联酋和沙特,除去在石油出口国框架下对能源合作进行讨论外,主要的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外交影响力,打破西方对俄罗斯所谓的“外交孤立”。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彻底破裂,而俄罗斯长期以来面向欧洲的对外经济活动也不得不随之进行调整。打个比方,之前俄罗斯经济几乎是“向西看”,主要的交通干线都对向欧洲方向,而在未来,俄罗斯必须转变方向,从向西看转变为“向东看”。具体来说,在和欧洲的经济合作被切断后,俄罗斯还有三个方向的合作重点,分别是中东、中国以及非洲。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其实很快就清楚地意识到了俄罗斯与西方彻底“脱钩”的未来,莫斯科很快就着手进行调整,做最后抉择,具体体现在加速修建俄罗斯远东方向的交通设施,推动开放远东之类的经济计划以加深合作,以及加速对华出口等。俄罗斯作为一个粮食、能源大国,天然地对中国这种粮食、能源进口大国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给中俄合作留下了很大的上升空间。虽然各方都比较关注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进展,但其实,中国与俄罗斯的粮食合作也在加速推进。就在普京前往中东之前,中俄之间的一笔粮食大单就已经敲定。

根据俄罗斯EPT谷物出口公司公布的信息,其已经与中国诚通集团签署合同,在12年的合同期限内,为中国供应7000万吨俄罗斯谷物、豆类和油籽,合同总价格接近2.5万亿卢布。如此巨量的粮食协议,基本确保了中国未来多年的外部粮食进口稳定,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自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而在这一协议达成之前,据统计仅仅是截至今年的9月24日,俄罗斯在2023年就已向中国出口超过350万吨谷物和谷物加工产品,比2022年全年高出63%!这样的数据,非常直观地表明了一个变化,那就是俄罗斯经济未来将紧密对接中国,俄罗斯关键的粮食与能源出口,最主要的贸易对象应该就是中国了。对于西方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长期以来,欧洲通过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来发展经济,而美国则在这个过程中,把俄罗斯绑定在美元体系内。而未来,欧洲会永久性地失去俄罗斯能源供应,而美国则会看到俄罗斯和中国一同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此举堪称是切中了欧洲和美国的“大动脉”,其长期影响不可估量。而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俄罗斯经济会得到长期的支撑,而中国对能源和粮食的长期需求也多了一份保障,双方将通过紧密合作更好地发展彼此。事到如今,西方集团不得不痛苦地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试图彻底打垮俄罗斯的计划已成为泡影,反而加速了俄罗斯战略上的“向东转”,全球局势没有向着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

0 阅读:3

思正观天下

简介:谢谢小伙伴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