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世俗如何和谐共处?|老挝琅勃拉邦

白亦谈旅游 2023-03-27 15:53:02
今天是我在琅勃拉邦的第15天了,浅谈一下这座“佛城”给我的直观感受。 清晨5:30起床,拿起相机走到对面的街上。此时依然夜色深沉,但是参与布施的人群已经翘首以待。 在佛教盛行的老挝,布施是一种极具仪式感的传统仪式。寺庙中的僧人每天清晨列队出门托钵化缘。人们等在僧人的必经道路上,将糯米饭依次施舍给每位经过的僧人。 但是我这次经历的布施,和想象得有点不同。街上有专门给游客坐的席子和板凳,以及专门卖给游客来施舍的食物。我花了20人民币买了一套游客标配:一桶糯米饭和一盆膨化饼干,还有一副一次性手套用来抓饭。 6点刚过,僧侣们以寺庙为单位列队前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寺庙中最年长和地位最高的僧人,而队尾则是十岁上下的孩童,无论年长年幼地位尊卑,皆是一袭长袍,一双赤脚。布施者不能直视僧侣双眼,位置不能高于僧侣,更不能与之交谈,要快速将所施食物放进钵内。 但是我没看懂的是,僧侣们会在接受完大家的食物后,走到一个事先放好的大桶前,将钵内全部食物倒进桶内清空。是说因为食物太多拿不了,之后会有专人将整个大桶扛回寺庙,还是其实僧侣们只是配合游客们走个过场,根本不会去碰那些糯米饭和零食? 村上春树在《假如真有时光机》中曾这样描述他在琅勃拉邦亲历布施的感受:“哪怕只是徒具形式的模仿,只要亲身坚持下去,有朝一日就会变成真的……其间便会有某种超出预想的东西,让您感受到不知该说是仪式的力量,还是场域的力量。”——可惜,这次我经历的布施,那些卖给游客的一模一样的食物,一模一样的板凳和席子,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总让我觉得是在参加一场集体表演。 当然,我也是围观人群中的一员,也许是因为我又要顾着拍照又要顾着布施,破坏了我去体验那种“超出预想的东西”。 琅勃拉邦是一座信仰非常浓重的城市,城中遍布寺院,古老、沉静、凝重。也许是受到了感染,我的整体旅行节奏也慢了下来。虽然每座寺院看起来无大区别,但是仔细观察,在细节上又各具特色。比如大殿前的看门神兽就各不相同,我发现这里的寺庙不烧香火,只供奉鲜花,颇具热带特色。 琅勃拉邦的寺庙皆处于闹市,并不隐秘于深山。老挝小孩去寺庙出家几年再还俗是常态,寺庙生活看起来也并没有与世俗完全脱节。我走进这些寺庙,感受不到压抑的肃穆和与世隔绝的清修,只在平静悠然间,见到一派生机盎然的生活场景。#那些寺庙真美#老挝旅行#宗教信仰

0 阅读:5

白亦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