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方反脱钩美国?2600万吨石油从海外运至中国,戴琪感觉到灾难

鸦言事 2023-09-10 16:14:53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种种关系,和伊朗的联系也越发深入。

事实上,这无疑令美国咬碎了牙。伊朗盛产石油,美国一直都很眼馋伊朗的石油资源,妄图通过各种手段兼并掉伊朗的石油资源。

而伊朗和中国的合作,也深入到了石油上,这从侧面反映了伊朗的倾向。

《中伊25年战略协议》里,就规定了中伊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中伊两国,或许将彻底抛弃美国。

从2021年起,伊朗至少将2600多万吨石油运抵中国,这无疑更加深了两国的合作。

这份协议不仅涵盖了石油贸易,还包括了使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明显绕过了美元体系。这一举动无疑是对美国"脱钩"战略的有力回应,也是一种战略上的自保。

这两件事情几乎同时发生,构成了一幅复杂的国际关系图谱。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脱钩"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国家安全。

另一方面,中国则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来减轻美国"脱钩"带来的潜在影响。

事实上,中美在“脱钩”上的拉扯一直都很微妙。

美国一方面很依赖中国,希望通过中国巨大市场的活力,来提高自己的全球上的经济声量;另一方面,中国的日渐强大,也让美国十分害怕。

无论是出于警惕或是挑衅,从中国经济进入世界舞台之后,美国就一直在试图降低中国的影响力。

但是,”鱼和熊掌岂可兼得?”

美国一直在尝试剥离开中国,把中方踢出世界舞台。但是无数都失败经验都告诉美国,他失败了。

事实上,如果中国没有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地位,美国或许并不会尝试通过“脱钩”来制裁中方、进而降低中国的影响力。

在迫不得已,通过“脱钩”来威胁中国之后,很多现象都证明了美国后悔了。

印度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时,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令美国的供应链变得脆弱。”

这无疑证明了,中国的离开没有使美国强大,反而让美国更加脆弱了。有网友甚至戏称:“并非中国离不开美国,而是美国离不开中国。”

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任何尝试局限或者逆转全球化的行为都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在稀土、石油等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偶然,而是全球化合作和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

这种主导地位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也暗示了美国在这些关键领域内的相对弱势。

美国的"脱钩"策略试图通过减少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国家安全,但这一做法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

7 阅读:3089

鸦言事

简介:多是曲折往事,几番咿呀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