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深坑千亩大坑:最短视的是杀鸡取卵,最让人心寒的是明知故犯

忘记我曾经美丽 2023-10-23 10:29:32

气麻了。

如果不是村民们几年来不懈举报,

如果不是中国三农官微连发三条置顶报道。

河北任丘的深坑大坑,到现在还曝光不了。

别的地方是退耕还林,河北任丘别出心裁,玩儿了一出退耕还湖。

78平方公里的大平地,其中却错落“镶嵌”着60多个大小不一的“湖泊”。

它们本不是“湖泊”,而是“人造深坑”,更早之前,它们也不是深坑,而是耕地之良田。

“坑”群的规模之大令人瞠目:

61个大坑,最小的也有3.5亩,最大的达到84.6亩,纵深10多米,总面积达到1021亩,分布在任丘长丰镇12个行政村的农田里。

坑群布局凌乱,毫无布局可言,并非经过规划挖成。

在被挖之前,各村农民会在这里种上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亩产能达到一千三四百斤。

那么,这样优质的良田,为何要挖坑呢?

答案堪称匪夷所思——取土卖钱。

卖土和卖沙一样,老天爷负责“生产”,钻营者倒手净赚。坑有多深,利益就有多深。

盖房、建厂、垫地基,甚至盖楼、修路、建高速,都是需要土的,土的售价可真不低。

挖1立方米的土,就能卖50元钱。

1亩地是666平方米,挖下去10米,倒手一卖就是33万。

而1021亩,乘以33万,是3.3亿。

据@中国三农发布报道,“从2018年开始,在耕地里挖坑取土,在当地就形成了一个产业”。

也就是说,在任丘,挖地卖土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规模、有团队的进行“作业”。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农田,就是农民所有,为什么会到挖土的人手里呢?

据村民们介绍,这些地都是挖土人花钱买断的,一开始是1万元1亩,给1万元就随便挖,后来涨到了1.1万。

起先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出让土地,但是从第一亩耕地被挖开始,大坑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原因很简单,一片十来米深的大坑,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田地的耕种。

耕种受到影响,地就只能出让,于是坑便越挖越大,连绵成泊。光任丘市长丰镇一个黄庄村,就被挖了207亩地。

1.1万一亩的买断成本,对比33万的卖土收入,超高的收益率让逐利者趋之若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7条明确规定,禁止擅自在耕地上取土。

可任丘的大坑不仅是耕地,有的还是基本农田。被挖之后,这些耕地就永永远远地被毁掉了,再也长不出粮食。

有农民看不下去出面制止,但以农民之力,又怎制止得了已经食髓知味红了眼的狼群?

村民曾多次举报非法取土的行为。

甚至有一次,他们截住正在挖土的车,直接移交给了镇政府,却又被镇政府给放了。

他们又向国土部门举报,也确实有干部下来实地看过,可后来的答复却是:面积太大了,我们无权处理。

挖土挖得轰轰烈烈,监管却就这么一再搁置了好几年。

直到中国三农终于关注到此事,村民们把这一切讲给记者听,记者来到镇政府询问情况,镇政府说,村民反映的问题早就得到了处理。

怎么处理的呢?答曰,回填复耕。“用市里的开槽土回填,现在又种上庄稼了。”

这个回答堪称滴水不漏,解决得貌似也很完美,但在记者追问“有没有那么多开槽土”时,干部们语焉不详道,“差不多吧”。

记者又找到负责监管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王副局长表示,现在已经没有发现这种挖土行为了,“最起码,我们没有接到举报”。

领导干部们说的情况都很理想,但一转身,记者自称是买土人,很轻松就联系上了2个卖土老板。

记者跟着对方来到“工地”,亲眼见到了挖掘现场。

对方拍着胸脯向他担保:

“这就是耕地,耕地里面挖出来的土,还有比这土更好的吗?”

地的周围被圈了起来,里面堆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人们一边往外挖土,一边往里填垃圾,工人可以挣两道钱,土地也被“回填”上了,领导们亦好交代,皆大欢喜。

记者问,这上面不管吗?

对方答,“这种事儿,他给上边都花了钱了 ,上边儿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他们不管......”

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农田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每年的1号文件,三农问题都是重点聚焦问题。

国家和各个地方一再强调的共识也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但是,跟孩子们的教育一样,口号喊得再响亮,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所谓的“红线”“底线”就成了最没原则的东西,可以在金钱和关系的驱使下随意挪动。

国家的三令五申,国民的切身利益,土地资源的千秋大计,在他们眼里,都比不上当下的快钱来得重要。

于是,he酸造假的事情出现了,指鹿为鸭的事情出现,挖坑绝粮的事情出现了......什么断子绝孙钱,罪孽深重钱,丧尽天良钱,缺德损阴钱,他们都敢挣!

而我们的监管,平时心知肚明地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有人问询时用一句“没人反应,我不知道”就能轻松糊弄过去。

最短视的就是杀鸡取卵,最让人心寒的就是明知故犯,最危害深重的是尸位素餐,当道德与道理都不再有用,监管必须露出牙齿,监管不力者必须承担罪责。

我们一再说过,大部分问题都不是缺少法纪的问题,是缺乏执行的问题,不是无知且无惧的问题,是缺少监管与惩罚所以才无惧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弊点,何时才能解决?!

伤痕累累的大地之躯,控诉的是人心之冷血与可恶。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0 阅读:5

忘记我曾经美丽

简介:如果回忆是惟一的回信,我不会忘记我曾经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