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有什么秘密?继美苏之后,中国连挖2口万米深井!

八秋蝉 2023-10-11 16:29:58

井深4500~6000米为“深井”,6000米~9000米为“超深井”,超过9000米为“特深井”。

经常在网上刷资讯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曾听闻过“苏联挖穿地球计划”,其实在这一项目上,美国比苏联更早,只不过苏联投入的力度更大,而他们的最终记录停留在12262米的深度。

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都要使劲朝地球内部挖?难不成地下真的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今,中国在2023年5月和7月,连续展开2个“万米深井”的钻探计划,地址分别在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难道中国继美国、苏联(俄罗斯)后,将成为全球第三个执行“挖穿地球”项目的国家?

1952年,美国多样性协会首次提出“挖穿地球”计划,并于1958年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采纳,称为“莫霍计划”。

1961年,美国在墨西哥瓜德罗普岛近海,打了5口深海钻井,深度约为3558米,后因资金问题潦草收场。

但此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在看到美国执行“莫霍计划”后,开始集结科学家工程师,同样尝试“挖穿地球”。

1970年,苏联在科拉半岛开始钻井,正式启动“科拉超深钻孔”,代号“地球望远镜计划”。

经历了苏联的解体,在24年的努力下,这项计划的最终深度停留在12262米,为什么钻不下去了?

因为越往下,地球岩石越坚硬,程度远超地表松软的土石,所以深度越深,对钻头的坚硬要求也越高。

此外,在超过地下一定深度后,钻井内的温度也是一大阻碍因素,例如在地下1万米时,温度高达约400℃,此时钻头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坚硬度,还需要强大的耐热性,而且在钻头和岩石摩擦时,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在超过地下1万米时,每加深1米都是巨大的挑战,以每天24小时举例,往往22小时在不停的更换钻头,不断重复拉上去、换钻头、送下去等步骤,实际钻探时间可能只有2小时,而且大量氢气沉积物与挖出来的泥浆一起沸腾,无疑又增添了不少难度。

就在美国和苏联“不再打算挖穿地球”后的几十年,中国于2023年却计划连挖两个超万米深井,这是要继续执行“挖穿地球计划”吗?

2023年5月30日,中国第一口万米深井正式开钻,地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此次计划共分为5个阶段,即5次下钻,配备了6000马力绞车、3000马力五缸的国内最大功率钻井泵,整个工程周期预定457天,目标深度为11100米,难度等于是在地下挖一座珠穆朗玛峰!

2023年8月27日,钻井深度已经达到了6000米,设备所承受的压力,就好比将百吨重物压在指甲盖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塔里木盆地的万米钻井计划,属于陆上沉积盆地,此外还没有国家成功在此条件下成功钻过超万米深井,如果完工,这将成为世界上最深的人造钻井之一。

2023年7月20日,中国正式在四川盆地,开始挖第二口万米深井,目标深度10520米。

虽然四川盆地的深地川科1井深度低于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塔科1井,但四川盆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反而是全球钻井难度最高的万米深井,压力系数是其他万米深井的2~5倍。

中国连打2口万米深井,真的是为了“挖穿地球”吗?

从科学角度出发,“挖穿地球”只是个娱乐词汇,至少以如今的人类科技水平,就连任何一点希望都看不见,因为地球地核层的温度已然达到了4000~6800℃,而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所以我们连太阳都无法靠近,自然也没办法挖穿地球。

美国和苏联的钻井,基本上属于“较量”层面,他们在冷战时期展开角逐,例如探月等,基本“上天入地”都要比一比,苏联在钻井深度这场比赛中赢了美国,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然而12262米的深度, 就连鸡蛋壳都没挖穿,足以见得,挖穿地球的难度有多离谱,只能当作娱乐来看。

因此,中国在2023年连挖2口万米深井,肯定也不是在搞“挖穿地球项目”,那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对万米深度的地下知之甚少,中国两大万米钻井能帮助我们去勘测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地下深层资源,希望能挖掘出更多的油气能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基础和支持。

其次,深入地下万米,对科学界而言,也存在着重大价值意义,我们可以收集地下万米的岩石样本,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形成历史。

对于塔里木盆地而言,这里有着超过10亿年的历史,而四川盆地在以前则是一片汪洋,等地下万米岩石“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我们就能从中获得更多关于盐、卵石、海洋贝类、鱼类化石等事物的历史演变过程。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我们探索地下万米世界,都存在很大的商业和科学意义。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