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称帝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为儿子铺路?

小茹喜欢历史 2024-02-19 13:16:03

三国群雄并起,三分天下,曹操以往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奸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名言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诗句更是千古流传。

关于曹操的一生经历,可谓十分壮观,虽出身卑微,但人家是凭借本事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至于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有人会问,曹操大可自己称帝,以当时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的,但曹丞相始终没有称帝,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有三点,一、怕背骂名

古往今来讲究个名正言顺,臣子始终是臣子,东汉末年朝纲动荡,但忠孝礼仪却十分的重视,曹操宁可挟天子,也不愿自己出头,废了皇帝自己登机,那样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了别人口诛笔伐甚至讨伐起义的把柄,名不正则言不顺,帝位也可能是昙花一现,所以曹操很聪明,绝不会成为一个篡权乱政的乱臣贼子。

二、怕成了出头鸟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旦自己称帝,那么就是以下犯上的乱臣贼子,东汉末年本就内忧外患,曹操虽然优秀但也不敢贸然称帝,成了群起而攻之的对象,那么对自己就会十分的不利,曹操既然是一位奸雄,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怎么可能为了一时的风光而掩盖其锋芒和才华,成了一个志短的草头天子。

三、实权才是最实际的

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而且不注重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最注重实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既然能达到号令天下的要求,那么大可不必自己称帝,称帝只不过是一个名号,一个称呼,实权在握才是最实际的。

曹操有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似乎表明了曹操的意图,他宁可为儿子铺路,也不自己称帝,但曹操实质的内心想法,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千百年来关于他的历史研究也有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等待着被揭开真正的面纱。

0 阅读:15

小茹喜欢历史

简介:讲解各种历史知识喜欢的赶紧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