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骑虎难下;来源于平定苏浚之乱时,温峤劝解陶渊明曾祖的话

施吾姬 2024-04-29 19:06:43

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大肆封王形成隐患,到西晋末年引发八王之乱,外族趁机纷纷崛起,至北魏统一北方之前,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割据中国北方,展开混战,共历时一百余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伴随着北方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尤其以财大势雄的门阀士族,依靠其雄厚的财力,更是大批迁往南方,史称衣冠南渡。当时南方人还专门创造了一个成语来形容这场景,那就是“过江之鲫”。

而也正是这次衣冠南渡,使中原文明得以留存、使南北文化得以交融,司马睿更是在这些门阀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在中原沦丧后,继续以半壁江山守住了晋朝的国祚。

但在南下大潮中,有一人却拒绝南渡,坚持据守孤城,坚持敌后战争,这个人就是

刘琨,即后世被东晋权臣“桓温”仰慕的刘司空,也是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主角之一。

刘琨有一个外甥,叫温峤,管刘琨叫姨夫,温峤出身太原温氏,是名门望族,在东晋时期的因“王谢”崛起,而太原温氏则似乎稍显落后,导致变成了二流门阀士族。但这个温氏至今绵延不绝,后世唐代诗人温庭筠等都是这个太原温氏的后人,而据说温氏一门从没出过奸臣,似乎这个基因就是从温峤这里起源的。

温峤家学渊源,风流儒雅,是当时的名士,战乱爆发后,就投奔了姨父刘琨,刘琨很喜欢这个外甥,加之温峤又文武双全,跟随刘琨在一场场战斗中屡建奇功,故被刘琨很倚重,成为刘琨的重要的智囊。

后来,司马睿在江东风生水起,刘琨支持司马睿在江东重建晋朝,就派温峤南渡去劝司马睿称帝,故此,温峤才到了江东,当温峤到江东后,因人物风流,又慷慨激昂的劝进司马睿称帝,获得了司马睿及江东各门阀的好感。司马睿就留下了温峤。温峤几次上书要返回中原,继续抗战,但未批复。后来,刘琨被害,再回去已没有意义了,故此,温峤才彻底在江东稳定了下来。后续又被司马睿任命为太子司马绍的幕僚,此时庾亮也是幕僚,故此与庾亮也关系很好,都成为司马绍的布衣之交。后期,又因在平定王敦叛乱中立了大功,逐渐成为江州刺史。

因温峤一代贤臣,文武双全,又很会做人,得到了很多门阀的喜爱,桓温刚出生时,正好温峤来访,老爹桓彝就给他取了个桓温的名字。

后来,发生苏浚叛乱,当时把控朝政的颍川庾氏的庾亮,战败逃到江州温峤处,温峤斡旋荆州刺史陶侃(陶渊明的曾祖)、桓彝(桓温的老爹)等等各方势力,发起了平叛战斗。

在这次平叛过程中,陶侃实力强大,被推为盟主,但当时陶侃已70多岁了,且最初与庾亮关系不睦,都是靠温峤从中斡旋,更是在平叛最艰难的时刻,陶侃有些气馁,发牢骚要撤兵,这时温峤又劝解,说道:“今之事势,义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大意是,今天事已至此,只能义无反顾,就像骑着老虎,怎么能中途下来?陶侃听了就不再牢骚了,最终齐心合力平定了叛乱。而这就是成语“骑虎难下”的出处。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