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娃有9个不敢在幼儿园大便,是不敢吗?背后的原因引人泪目

新敏说育儿 2024-05-20 17:38:53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共同的困惑:为何自家的孩子总是坚持不在幼儿园大便,宁愿憋着也要回家解决?这一现象似乎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普遍。每当放学时分,幼儿园门口总能看到一些急匆匆带着孩子找隐蔽处“解决”问题的家长。作为一名资深妈妈,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和担忧。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一、现象概述

记得昨天接孩子放学,一出幼儿园大门,孩子就拉着我的手飞快地奔跑,边跑边急切地说:“妈妈,快点。”我明白,这又是孩子急着要拉臭臭的信号。在幼儿园门口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找个合适的厕所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带着孩子找到一个相对隐蔽的草丛。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

孩子的这种“怪癖”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据幼儿成长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高达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只有20%的孩子不受影响。这一现象甚至延续到孩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为何孩子们如此抵触在幼儿园大便呢?

二、原因分析

对幼儿园环境的不熟悉与拘束感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地方,都会让他们产生紧张感和拘束感。这种焦虑状态会导致孩子出现尿频、便秘等情况。在家时,孩子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到了幼儿园,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这些感觉而不敢轻易大便。

此外,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大便习惯。一些孩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拒绝在幼儿园大便。

孩子的胆小与恐惧心理

有些孩子天生胆小,即使有便意也不敢告诉老师。幼儿园每天都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如游戏时间、上厕所时间、睡觉时间等。如果孩子刚好在上课时间想去上厕所,可能会因为害怕打断老师的课堂或者担心受到批评而不敢举手。

另外,一些老师可能会比较严厉,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允许随便离开座位。这会让胆小的孩子更加不敢提出上厕所的要求。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大多数老师都会尊重孩子的需求并鼓励他们及时上厕所。

孩子的羞耻心与隐私意识

孩子在家里上厕所都是封闭空间,自己一个人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但是去了幼儿园后厕所都是开放式的,而且男女孩的都没有遮挡或者分区域,很多孩子就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孩子从 3 岁开始就有了羞耻心,已经能懂得上厕所属于很私密的事,而开放式和半包式的蹲坑,孩子们上厕所会觉得不好意思,尤其大便的时候很臭,孩子就觉得很羞耻。

其实,3 岁的孩子已经知道拉臭臭是又脏又臭的,会觉得暴露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我家孩子在家上厕所都要把我赶出去,说太臭了怕熏着我,更何况她要面对排队等她上厕所的同学们。拿大人来说,一个人站在你旁边,想必上厕所也很难为情,而幼儿园都是排队上厕所的,所以孩子更不愿意拉臭臭了。

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

有些孩子在家里都是家长帮忙穿脱裤子、擦屁股,到了幼儿园后,需要自己动手,有些孩子就会觉得很困难,尤其是大便后,需要自己擦屁股,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

而且幼儿园的厕所都是蹲坑,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太稳,容易摔倒,这也会让他们感到害怕。

孩子的饮食习惯问题

有些孩子在家里的饮食习惯比较好,每天都会定时排便,但是到了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饮食习惯也会发生改变,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导致不敢在幼儿园大便。

孩子的心理问题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在幼儿园受到了批评、欺负等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不敢在幼儿园大便的情况。

三、解决策略与建议

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例如,在孩子入园前带他们参观幼儿园并介绍环境、老师和小朋友;在孩子入园后多与他们交流幼儿园的生活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家庭聚会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需求

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告诉孩子上厕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害羞或担心被嘲笑。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便意要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以便得到及时的帮助。

营造舒适的厕所环境

幼儿园可以通过改善厕所环境来减少孩子们的顾虑和担忧。例如,在厕所里安装隔断或屏风以增加隐私性;使用空气清新剂或香氛来掩盖难闻的气味;提供舒适、安全的座便器等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上厕所。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这种“怪癖”并非无理取闹或矫情之举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与幼儿园沟通合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成长环境。

此外,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和隐私意识的培养。通过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性别角色以及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孩子们在公共场所上厕所的尴尬和不适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338

新敏说育儿

简介:请大家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