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人都不知道,我国第一架大飞机不是C919,而是40年前的它!

喝酱酒选省酒 2024-05-12 19:15:16

提起国产大飞机,我相信90%的国人首先想到的都是C919,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80年我国就首飞了自己的国产大飞机,它就是运10,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种大型喷气式客机。它的成功使中国一跃成为继美国、苏联和欧洲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制造100吨飞机的国家。

然而,从1985年起,这架耗资5.377亿元人民币的大飞机却再也没有起飞过,现在它就静静地躺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浦东基地的草坪上,激励和警醒着国人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研发的道路。

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乘坐螺旋桨飞机出访欧洲时,国外就有人嘲笑我们没有喷气式客机,讽刺说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雄鹰”。1970年7月中旬,委员视察上海时说“上海的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于是,1970年8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708工程”正式上马,飞机代号为“运10。”

这是中国第一架突破苏联飞机设计规范,按英美适航条例设计的国产飞机,几乎和欧洲的空中客车飞机同时起步,当时全国共有21个省、自治区、市300多家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加了运10飞机的研制。

运10的首飞是在上海大场机场完成的,之后运10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试验和航线验证。这些航线不仅覆盖了祖国大江南北,还跨越了高原和寒冷地区,充分验证了运-10在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下的飞行性能。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1月起运-10还曾经7次飞越被称为“死亡航线”的喜马拉雅山,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为西藏军民运送急需物资,创下了“一周飞行5次,连续出勤无事故”的记录。

运十的机长约为42.93米,翼展约为42.24米,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10吨。它采用了4台涡扇-8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约为90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约为3100千米,载客量在120人至170人之间。

C919的机长约为38.9米,翼展约为35.8米,最大起飞重量约为72.5吨。它采用了两台 LEAP-1C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约为80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约为5555千米,载客量在150人至190人之间。

通过以上各项技术参数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虽然C919 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飞机的燃油效率和性能更高,航电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更先进,更加安全可靠,但是运10依然有多项技术指标超越了C919,足见其在当时是一架妥妥的争气机。

然而,后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航空部门决定不再引进外国技术来进一步改进运-10,而是选择以零部件组装的方式与美国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合作,在运-10试制基地的上海飞机公司组装其成熟机型MD-82。1985年4月12日,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与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签订合同,在上海组装25架MD-82,该合同于1991年完成后,又在上海组装了10架麦道82和2架麦道90飞机。

上海飞机公司原本计划与麦道公司在上海共同组装40架麦道90飞机。然而,由于麦道公司一味追求利润,疏于质量与安全管理,致使重大飞行事故频发,股价暴跌,市场份额萎缩,最终在1997年被波音公司收购,双方的合作也因此被迫终止。

此后,中韩两国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也曾合作研发一款100座级的支线客机AE100,该项目被命名为“亚洲快车100”。但因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并关闭上海MD-90生产线,空客公司也随即叫停了与中方合作的AE100项目。

至于运10项目下马的缘由,当时的确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然而,更主要的是中了美国人的诡计。美国向中国灌输了大飞机“制造不如购买,购买不如租赁”的观念,劝诱中国放弃运10项目,直接引进或租赁美国的飞机。与此同时,美国还提议与中国合作生产新的大飞机机型。

为了消除中国的疑虑,麦道公司在技术转让方面倾尽全力,向中国提供了超过8万页的飞机设计图纸和文件,还让300多名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的员工前往美国长滩接受了85000小时的技术培训,并且派遣了100多名技术人员常驻中国,协助启动麦道82飞机的组装线,真是下足了功夫。

经历这几次失败的合作,我们终于下定决心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真正的高精尖技术是买不来的,然后就有了ARJ21支线客机,以及C919大飞机。ARJ21自2016年6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已经交付超过122架,安全运行超过20万小时,目前每周运营航班量近1800班。

而C919大飞机目前累计交付东航5架,总的试验飞行里程超过24万公里。在手订单数量已经超过1200架,其中,东航、国航、南方航空三大航司已分别订购100架C919飞机。

所以血的事实告诉我们,要想强大必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0 阅读:58

喝酱酒选省酒

简介:偶尔分享一点自己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