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到多少才好?研究发现140/90是个很重要的分界点

荣景康护 2024-04-11 17:01:59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人群来说,很多人的认知里,将收缩压(高压)降到<140 毫米汞柱是个好的界限。

但是,实际的研究发现,把高压降到<120 毫米汞柱,则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

也就是说,高压要降到<120 毫米汞柱才是最佳。但要注意,血压自然不是越低越好!

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如果把<120 毫米汞柱设为“最佳血压值”,实际上,很多中年群体,高压普遍都在120以上。如果按照这个120的标准,那么血压偏高的人数将会大大增加。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准不屑一顾,觉得130多点,140多点的高压,自己平常也能承受得住,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但其实这是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

如果仅仅是这几天休息不好,或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等导致的短时间内的血压较高,可以通过按时作息和规律饮食等方式进行调整。

但是,若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血管和人体多个器官造成持续性损害,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四个器官为心、肾、眼、脑。

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严重的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坏死,导致肾衰竭,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病风险更高。

长期的高血压,会促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血管破裂可发生脑出血,血管堵塞可发生脑梗死。

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痉挛、硬化,若血压在短期内迅速升高还会导致视网膜出血,甚至会引发失明。

等等,高血压使血管等器官长期属于高负荷状态,长久下来一定会出问题,所以要引起重视,不能因为年轻,身体扛得住,觉得无关紧要。

1 阅读:772

荣景康护

简介:传播健康理念,共享健康生活,提供各类健康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