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这部电影,男孩才分是非对错,而男人只分敌友

丁鹏说电影 2023-06-22 19:34:27

现在,其他类型片都有了更高的画质和更宏达的画面,战争片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我们还是喜欢看。优秀的片子,不管是颂扬英烈,抑或是反省,都必须先给观众身处战场的幻象。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游戏往往会胜过影片,不过,后者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本片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可以让你有最接近战场的体验。本片对于音效的完美利用,对于声音敏感和神经衰弱的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每次突然袭击或者遭遇,都是从一个没有任何预兆的巨响开始,保准能撕碎你那颗没有任何准备的小心脏。这种原本属于三等惊悚片的手法,为这部影片创造出了一等的效果。在经历了几次惊吓之后,你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一直提心吊胆,使自己处于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以使自己与战斗人员的心情最贴近。溃不成军,危在旦夕,与食物、干净、美女相比,把神经放松下来才是最好的享受。

在我看来,最直接的一幕,就是两个德国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怎么也放松不下来,唯恐她们在煮鸡蛋或者弹钢琴的时候,突然拿出一把刀,直到一起去巫山的时候,我还在担心屋外会不会有什么东西丢进来,当皮特和阿飞冲进牢房的时候,我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经过这一阶段,一惊一乍的情绪已经大大降低,观众就像战士那样,他们已经在感官上“适应”了快速变化的战场。

虽然在这次的宣传中,是以两位主角等“大腕”为主,但戏份最多的却90后演员罗根·勒曼饰演的新兵,叙述一直都在他的身上,在这场游戏之中,他就是一位观众。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与 世俗观点最相近,被人从打字机前扔到坦克上,脑海中依然充斥着善恶分明,是非对错,仁慈宽容,这些与战场上的惨烈完全不同的观点。

影片中,主角们驾驶着一台名叫“狂怒”的坦克,而他们内心同样被愤怒填满,这点在许多战场上都能看出,并不是因为他们心胸狭窄,也不是因为无情,只是出于生存本能而已。在这部片子之中,我们没有看到对美国军人的人道主义赞美,也没有看到歌颂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满不在乎的把敌人当成了畜生,开着粗俗的玩笑,从不善待囚犯,不会尊重死人,对待女性,就像混混一样。

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混混,才接近真正的大兵,他们不想要得到观众的喜爱,因为他们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在战争中,没有什么是正确的,只有必与否。这些新兵从懦弱、不切现实的少年,在经历了几次战斗之后,大部分都变成了“喝酒、斗殴、睡女人”的男人,甚至得到了个“机器”的绰号,加入了一群一开始看似没有人情味的家伙。

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失去些许的人性,起初宁可自己挨枪子,也不愿意杀害别人,但到了一个小时后,却被枪的威力所折服,开始尽情的剥夺别人的生命。战争掀开了文明的面纱,弱肉强食的残酷被无限扩大。在这座移动的钢铁岛屿上,同生共死,潜移默化,被战友一会儿装出副坏人样子对他责打调侃,一会儿又装出好人样子,对他表示善意,向他道歉,他很快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规则。

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很难相信,那个在战场上游刃有余,从容面对狙击手射击的钢铁战士,曾经也是被炮响吓得屁滚尿流的菜鸟。所幸,这场战斗即将告一段落,而影片结尾处,拿着手电的小德国士兵,或许可以避免这场惨烈的变化。这部影片没有任何常规的剧情,就好像是从庞大的二战历史中,随便找了一个片段,以一台坦克为中心,多处不同的地形和样式,讲述了一段壮士的故事。如果和好莱坞的大片相比,本片的场景并不算太精彩,但如果是当作动作片来看,那就有看头了。

0 阅读:23

丁鹏说电影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