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身份证和摄像头,诛九族者为什么不逃离?原因让人沉思!

田丽喜看人生 2023-11-19 09:42:20

诛九族,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历史上却仅有寥寥数人遭受此刑。这个残酷的刑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被株连的人不选择逃跑?而那些被处死的人,又是否心甘情愿呢?

首先,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诛九族的含义。诛九族源自秦朝的三族法,九族包括了高祖母、曾祖母、祖母、母亲、妻子、儿子、孙子、曾孙子和玄孙。另一种说法则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包括姑与其子、姐妹与其子、女儿与其子及自己同族的人。而母族三则包括母亲的父族、母亲的母族以及不与自己同族的兄弟。

那么,为什么被诛九族的人不选择逃跑呢?其实,逃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古代虽然没有摄像头,但画像师却可以通过你的外貌或特征进行详细描绘,将你的画像张贴在各个地方,城门、乡里随处可见。此外,朝廷为了征税,对各地区的户口登记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每个人的身份、人数和年龄都记录得非常详细。因此,即使逃到外地,由于与当地人口信息不符,也很容易被当地衙门发现并报案。

此外,消息传递在古代是非常缓慢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或打电话,而在古代,传递信息最快的方式则是飞鸽传信或快马加鞭。因此,即使提前得知内部消息,也很难在朝廷圣旨到达之前逃脱。

再者,严密的办理制度也是逃跑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圣旨下达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和盖章,经手这道圣旨的都是高层人员,一旦发现有逃跑行为,会立即报告给朝廷,被株连的九族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惩罚。

然而,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人尝试过逃跑。例如方孝孺在朱棣登基时宁死不从,还上书辱骂朱棣,结果被朱棣下令诛九族。然而方孝孺却向朱棣挑衅:诛我九族?你有本事诛我十族!结果朱棣真的下令诛方孝孺十族,共诛杀了873人。但是,这样的逃跑行为毕竟只是极少数人的尝试,绝大多数被株连的人都会选择接受惩罚。

“诛”这个字是从孔子那里传出来的,由一个言字旁和一个朱字组成。最初的意思只是口头责备,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了诛杀九族的意思。

综上所述,被诛九族的人不选择逃跑是不可能的。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严密的办理制度等原因,逃跑几乎不可能实现。被株连的人通常会选择束手就擒接受惩罚。

0 阅读:5

田丽喜看人生

简介:梦里能到达的地方,脚步也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