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奖状墙”载半生奉献,父亲光荣在党50年以小家传大爱

风筝没有遇上风 2022-07-21 04:20:17

2021年起,经党中央批准,全国多个地方和单位向700余万名健在的、截至2021年7月1日党龄达到50周年的、一贯表现良好的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年过八旬、曾任重庆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半坡村基层干部的刘道友就是其中一位。

刘道友的女儿刘大琼说,看到“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征集展品,自己首先想到的传家宝就是这枚纪念章。“爸爸在参加基层工作的同年入党,工作上亲力亲为、无私奉献,为重庆山区的基层工作贡献半生,也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家风。纪念章便是最好的见证,是我们家‘上新’的传家宝,虽不是老物件,但意义非凡。”

2021年,刘道友获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传家宝档案

“老物件”名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奖状墙

简介:2021年,刘道友获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重庆老家的一面墙,贴满了刘道友与子女的各类奖状,这是一家在山区生活的共同记忆,也是建设家风的起点。

传宝人说:父亲是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年过八旬,在党50年。一直以来,父亲工作都是舍小家为大家,不计个人得失。从调解鸡毛蒜皮的邻里矛盾,到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他都亲力亲为,为重庆山区的基层工作贡献半生。父亲一直以来注重家风的建设,吾辈也传承了红色家风,拥有家国情怀。

奖状墙见证家庭变化与成就

刘大琼在重庆开县(现重庆开州区)一个叫半坡的小山村长大,这里也是父亲刘道友作为基层干部奉献半生的地方。在他们家中,有一面奖状墙。起初,墙上贴的是父亲在工作中获得的各类奖状,之后又陆续贴上了自己和两个弟弟在校期间的奖状。这面墙成了他们传扬家风的起点。

墙上的奖状大多已无法取下,但“先进民政干部”“工作成绩显著”等字样仍在奖状上清晰可见。这些荣誉见证了刘道友基层工作的艰辛,承载着他们一家在山区生活的共同记忆。那是一段贫穷但充满爱的日子。

重庆老家的一面奖状墙,成了他们传扬家风的起点。

1966年,刘道友开始参加基层工作,并于同年8月7日入党,历任村会计、村长,在任期间曾带领全村建设乡村,改善了人多地少的山区困境。“在农村做基层工作时,爸爸遇到了不少困难,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一次工作结束,深夜回家时,他感到身体疲倦,一不小心就摔进了路边的稻田里。虽然身体无大碍,但村民知道以后非常感动,开始理解和支持爸爸的工作,还相继把自家的劳动力贡献出来。”刘大琼回忆道。

在刘大琼眼里,父亲刘道友是个“拼命三郎”,凡事都亲力亲为、乐善好施,经常帮助村民解决大小纠纷。但刘家家境并不富裕,供三姐弟读书成了家庭头等难题。刘大琼告诉记者,也许是出于对父亲的信任,当时不少村民都自愿借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最终,三姐弟的学业一刻也未耽误。

1995年,刘道友的儿子刘大明在四川师范大学上学时当上了班长,他特意写信叮嘱道,“你当上了班长,一定要做好班级服务工作。不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有真实、过硬的本领,才能有理想的前途。”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刘大琼这样总结自己的家风:做人要有一身正气、有一颗大爱的心,更要以助人为乐。1987年,刘道友正式退休,此时他卧室的一面墙上已贴满奖状,既有自己的,也有子女的,家风就随着一张张奖状更新被代代传承下来。

以公益之名传承爱的家风

“我们是在他人的帮助下长大的,因此父亲一直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当我们各自成家以后,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回馈社会。”刘大琼说,父亲乐善好施、廉洁无私的工作作风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自己。

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刘大琼通过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发出的捐款渠道,以全家的名义参与了两次支援武汉的捐款活动:第一次为武汉疫区医院捐赠了1000元,第二次是“一万盒自热煲仔饭”捐赠项目,为武汉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捐赠了100盒煲仔饭。

“受爸爸的影响,我做公益的心特别明确。疫情时期大家都很困难,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条件里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何乐而不为?我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建设乐于助人、爱国爱党的家风。我会告诉他,这是一种爱的传递,就像我的爸爸年轻时教育我们的那样。”刘大琼说。

2008年,刘大琼的三口之家曾获授予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五好家庭”荣誉证书。2021年7月,刘道友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刘大琼说,这是家里“上新”的传家宝,也是对父亲过往工作最重要的表彰。

“传递爱”也是刘大琼参加此次征集活动想要表达的观念之一。她说,父亲一生乐于奉献、积极乐观、清正廉洁,身上有太多的优良品质,希望通过传家宝以及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领悟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做一个有爱的人。

刘大琼家的三代同堂全家福(第一排右2为父亲刘道友)。

如今,刘大琼在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当老师。她关注到,学校有学生因缺乏家庭关爱而出现心理问题,在授课之余,她会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为此,刘大琼和学生结下了深厚情谊,一些学生会亲切地叫她“琼姐”“琼妈妈”。

“如果你一身正气、内心充满爱,那么你走到哪里都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刘大琼还向南都记者透露了自己未来的心愿:她想把这份对家人、对学生的爱带到山区。在自己退休后,希望能用一部分的家庭财产做公益,到山村进行留守儿童教育,资助失学的孩子。这是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想要回馈山区的方式。

0 阅读:1

风筝没有遇上风

简介:形形色色,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