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含义和风俗,春分有哪些传统风俗

苹果生活文案怪 2024-03-20 12:58:15

说起春分这一节气,从其节气名字上来说,其分字,有平分春季的这一含义,但春分是否只有这一层含义呢,你又对春分了解多少?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春分的含义和风俗,一起来看看春分有哪些传统风俗吧。

春分的含义和风俗

春分节气的含义有两点,一是平分昼夜,即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二是平分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春分常见的风俗有竖蛋、吃太阳糕、吃春菜、粘雀子嘴、放风筝等等。

春分具体有哪些传统风俗

1、竖蛋

常言道“春分到,蛋儿俏”,这一俗语形容的就是春分节气里较为著名的风俗之一竖蛋,这也是因为春分这一天阴阳相半,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其玩法也十分简单,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然后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即可。

2、吃太阳糕

吃太阳糕这一风俗起源与古代,古时春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君王常常会率领群臣,迎日、祭祀太阳。与此同时民间在春分这一天会专门吃太阳糕,寓意" 太阳高 "。认为在春分日吃了太阳糕,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3、吃春菜

部分地区还有吃春菜这一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 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 " 滚汤 ",名曰 " 春汤 "。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吃汤圆,吃完后还会专门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雀子来破坏庄稼。

5、放风筝

春分时节,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因此自然也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