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江南的乾隆帝为何偏偏独爱烟雨楼?

史珍香聊史 2023-11-29 01:55:25

我们都知道乾隆帝对江南的景色情有独钟前后共去了六次,第7次因为国库彻底空虚不支持他继续出游了才让计划中途夭折。到底是什么让乾隆帝这么着迷对江南念念不忘呢?还不是因为江南水乡的风景优美,沿途的人文风貌比之古朴厚重的北方好上太多。

加之乾隆特别的崇拜他的爷爷康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跟他的爷爷做比较。他在位的时候正好是康乾盛世的最顶峰,乾隆好大喜功感觉此时他的功绩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爷爷,因为康熙在位的时候也曾微服私访过江南地区,所以乾隆也想在这方面跟他爷爷比较一番。

结果去了江南之后深深的喜欢上了那里,再加上沿途各地的繁荣景象让他深深迷醉,感觉大清王朝在他的治理之下繁荣昌盛,慢慢的他就迷醉在自己曾经的丰功伟绩里面不能自拔,向世人炫耀着自己的文治武功!

独特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以及那优美的环境都让人身心迷醉,再加上江南本就是自古以来文人骚客最爱光顾的地方,自认为大诗人的他怎么可能不去留下一些千古诗篇呢?

乾隆帝对诗的热爱极致癫狂一生足足写下将近4万首的诗,从他的作诗数量上就能充分体现他对诗词的执着。然而乾隆的诗词能力稀松平常却总是自鸣得意,明明都写的很一般却被百官吹捧的犹如诗仙下凡。为了在诗词上面超越古人他不惜多次登上烟雨楼,妄想在诗词上面压古人一头。

第一次下江南是在公元1751年,众官员帮忙制定的南巡路线是先从京城出发到黄河边的时候由陆路转水路直下江南,沿途经过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杭州几个重要的州府。古代交通不方便出行比较缓慢一趟下来要好长的时间,就算现在我们开个车每个地方去一遍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每次出游之前有专门的人负责规划行驶路线,各个地方为了接待事宜纷纷粉饰太平到处都是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乾隆帝从北京浩浩荡荡的走到杭州前后大概要四个多月的时间,沿途欣赏着精心修饰过的园林庭院。沿途隆重的接待仪式彰显着每个地方的特色,让心情大好的他经常在一个地方逗留数天。逗留时间的长短就是对当地的官员最好的夸奖,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沿途官员用尽了浑身解数。可是每次皇帝走后留下来的都是一地的狼藉,就这样的大张旗鼓铺张浪费的事情连续经历六次试问哪个地方能经得住这样的反复折腾。

烟雨楼是因为唐代大诗人杜牧而闻名于世,其中尤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而文明天下。特别热爱写诗的乾隆帝又怎么能放过这个地方,成为了他每次下江南必须要去的地方。“十全老人”六下江南八上烟雨楼前后共写了二十多首诗!至于诗词的好坏大家也都看到了没有一首能流传于世的。让乾隆帝多次登临烟雨楼的原因也不光只是为了跟风写诗,烟雨楼的景色也确实别具一格姿态秀丽。

下面再来说一说乾隆帝六下江南的得失,因为六下江南浪费了太多的国民财富使得江南人民怨声载道。自古以来便有着江南富天下足之称的江南省,经历过六次巡游之后经济也开始走向衰落。六下江南也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之一,为以后清王朝的败落埋下了致命的祸根。当然这其中也做了一些比较有功绩的事,但相对于他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0 阅读:75

史珍香聊史

简介: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