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传奇第四章:抉择

太阳系传奇 2024-02-28 09:01:57
第四章:抉择

《灾变纪元回忆史》记载:“SM行星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地球。其实,它的发现可追溯至公元1980年,只不过当时水平极度有限,在2028年7月17日 ,科学家正式将其命名为SM行星。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正在极速发展的社会闷头一棒。”

深深的夜色下,只有零星几辆车辆疾驰而过,城市的光辉依旧不减,长江滚滚,波涛一次又一次地拍打着大堤。

张寒松开着汽车几次加速,几个拐弯,穿过居民楼后,沿临江大道继续向前,很快,他在一栋大型别墅前急急地刹了车。

“砰”的一下,张寒松关了车门,他一步走向那栋别墅。拨开茂密的棕榈叶,他走到了门前,几个纳米机器探头无休止地工作着。很快一阵滋滋的电流声传了过来,一厘米大小的芯片突然接收到探头的消息,将二进制数字以千分之一秒的速度转化为图像,再通过比对,发现是张寒松后以三倍声速给大门传送开门的指令。

“主人请进。”随着一声机器合成声音后,大门分成两半,通道从中显现了出来。

房间并不奢华,张寒松躺在沙发上,微微闭上双眼。他连续工作了三个小时了,是该休息了。可是,那件事……他不安地想着,眼角的疼痛还不停地告诉张寒松别睡了。

两小时后,凌晨两点

张寒松猛地睁开双眼,他从柔软的沙发上弹了起来,在空中比划了一个长方形,一个悬浮窗口弹了出来,张寒松赶快点了又点,进入了军用会议。

他输了点什么,悬浮窗口便开始随着他移动,他坐在了高性能座椅上,全息显示屏幕便固定在钛合金的墙上。

他又理了理身上的军装,又点上了一个按钮,整个房间都变了一副模样。整个房间到处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庄严的地方。没错,这里是纽约市联合国大楼的会议室。

很快,所有人都端坐于板凳,当然这些都是投影,实际上所有人都身处于家中。

一个身着西装的男性走上了讲台:“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国代表的到来。”会议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待掌声结束,那人又说:“此次会议的议题是关于天外来客的事,”那人环视了四周,似乎像真有人一样,他接着说,“所以现在将对于第504号提案做简略概括:

公元1980年,一位天文学家在利比亚观星时发现有一颗光点,类似彗星物质,将其命名为SM彗星。

后在今年7月17日 ,NASA与ESA共同发现这颗类地行星,将其重新命名为SM行星,但各种迹象还表明SM行星将与地球交轨。目前各国政府对此消息进行封锁,但仍可能经各种渠道告之于众。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政策。”

“特此提交本提案。”

“下面,请各国代表发言。”那个男性坐在了会议大厅左侧的座椅上,他是联合国新任秘书长:杰克·文森特。一个身穿军装的欧洲人站了起来,开了口:“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毁灭性打击,用巨量核弹对SM行星摧毁,当然也可以有各种衍生,例如激光、新研发的核聚变炸弹等。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也方便执行,单法国就可以施行。”他说着得意地挑了挑眉毛,似乎在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可是。”另一个人站了起来,把那个法国人的话打断了,“这样做有两大坏处:一,给全球带来的经济压力极大,我想核弹或其他武器要毁灭水星要使用不少武器,制造武器的钱会给全球的经济带来巨大负担,说不定造成比2053年金融危机还大的金融通信系统的崩溃,更何况这是金星大小的类地行星。还有,”那人把话紧跟着,不给法国人反驳的机会,“退一万步讲,就算人们造出了大数量的核弹,系统没有崩溃,SM行星被如你所愿炸碎了,那么一个灾难来临了。”

“首先,一阵红光后,万亿吨行星物质喷出,它不是火星,据NASA分析,它是个“活”的行星,还会有地质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具体成分,但它一定很热,表层的岩石被巨大的力量推出,可能会被地球捕获,但大部分将“光临”地表,会下约一个世纪的陨石雨。”

“接着,地层物质将冷却,成为一堆巨大的卫星,他们将遮着太阳,地球可能降至-60℃,地球生态将崩溃,可能只有少数幸存者游荡在各大城市的废墟中。”

“然后,那些地层物质肯定会坠落地球,它们不会在大气层中烧完,而会撞击地球,这对那些幸存者是可怕的。”

“最后,等太阳光完全洒在地表时,地表上必定是另一幅景象,在地表上生活着的也许是其他植物,人类将骤减至幸存者的二十分之一。假如人类毁灭SM行星,人类将在二至三个世纪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时人类可能会灭绝还是重新建设,我们不得而知。”那个人坐下后一口气喝了一杯水,显然,他肯定是讲累了。

会议厅里只有法国人呆呆地站着,脸涨得通红。

过了不久,那个法国人才缓缓坐下,不等那人坐稳,又一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人站了起来,他的那件深蓝色制服上右边隐约显示了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标识,左边绘制着火箭发射的样式,胸前靠右的位置贴着美国星条旗。很明显,他是个美国人。

不出所料,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表达着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可以用一艘行星际飞船在其穿越小行星带前将其拦截于木星轨道,记得IINF(国际核聚变研究所)的核聚变技术已经快取得成功,且天体物理学家已建立了一份数学模型,模型显示,5年后SM行星将撞击地球,我们还有时间。”言毕,他得意地坐了下去,这番话引得所有人一片哗然:

“他说得很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可以成功呢……”

“胡说些什么,怎么可能……”

“开国际玩笑……”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分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方式很对,这是正确的;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方式不好,却不知为什么,只是直觉认为他不对。

没过多久,一个身穿军装的澳大利亚少将站了起来,对那个美国人说:“如果在木星逼停,我认为这需要很多钱,且对太阳系行星系统有一定影响,之后发生怎样的事,我们无法想象。”

他长舒了一口气,与刚站起来的美国人一起坐下。那个美国人脸不红心不跳,毕竟自己的建议被反驳,也不是件天大的事。

十分钟后

在短短十分钟内,又有三个人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其中两名是英国空军少将,另一名是来自夏威夷的美国军人。但没有一个计划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问题。

张寒松身边的那个中国人突然站了起来,他是Jason·张,是出国留学的学生,近几年才回国,目前已经是天体物理学的权威。

他取下墨镜,开口说:“我昨天对一些方案进行了假设,发现只有一种方案可行。我们还有一种方法:

正如第一个方案所说,想炸爆一颗行星确实十分困难,但我们只需要用很小的一个推力,就使SM行星偏离撞击地球的轨道,我们的这个方案只需让SM行星偏离轨道,不需使其炸碎,这样对人类社会没有影响,上面的矿产资源对人类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一仰脖,喝下了一杯矿泉水,继续说:“我还认为联合国应该分一些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这样才可能有更完好的计划。”他又抿了一口水,坐了下去。

联合国秘书长文森特站了起来:“我认为现在应该对刚刚Jason·张对于分小组讨论的提议进行表决。现在同意Jason·张的提议请举手。”他抬起手,拉开袖子,上面突然出现了一个悬浮窗口,窗口上面出现一幅柱状统计图,绿色的柱形不断上升,红色的柱形一停,停在了‘26’这个位置;灰色的柱形停在了‘3’这个位置 ,而绿色的柱形却往上蹿。

“78人……”

“93人……”

很快文森特抬起了头,干净利落地说:“绿色代表同意,灰色代表弃权,红色代表反对。我宣布,本提议93人高票通过。我们将分成几个小组:北美地区为第一小组,南美地区为第二小组,南非地区与大洋洲地区为第三小组,北非与中东地区为第四小组,欧洲地区为第五小组,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为第六小组,俄罗斯与北极地区为第七小组,”他停了停,继续说:“本次为第504号提案召开的秘密联大会议结束,各组长将被秘密通知。散会!”他说完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四周的会议厅,人全部消失了,整个会议厅重新变成了钛合金墙壁,面前停留的悬浮窗口告诉张寒松会议已结束,只有那悬浮窗口暗示着他刚刚不是一场梦。

他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往回走,准备补个觉。突然,他看到了自己钛合金的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一个脑袋伸了进来,往里面张望。

张寒松忙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那个小脑袋:“儿子,你醒了。”那个人是张至。他的眼睛往张寒松身上惊喜地一瞧,大声喊:“爸,原来你是军人啊!你可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啊!”

没错,张寒松是一名军人,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将军,他才可能参加保密级别如此之高的联合国会议。他安抚自己的儿子张至,让他去睡,张至才推开走廊中另一扇门,走进了自己的卧室。

突然他的房间中一闪,接着是“叮”的一声,一个全息窗口弹了出来,是被RAS密码加密过的文件。他在窗口上一点,又输入了一串数字,计算机开始自动解析加密。那个窗口一弹,突然那窗口成了一段信息:

张寒松将军:

您被联合国安理会任命为第六小组中国地区组长,您将对中国地区方案政策进行协商,并于2078年9月10日来联合国作战指挥中心纽约总部进行汇报。

(绝密,无副本)

联合国秘书长:文森特·杰克

武汉 3月17日 晨

太阳升了起来,将清晨的第一缕光芒洒向这座大城市,第一艘巨轮从江上驶过,汽车从凌晨三点就开始了拥堵,几栋大楼灯火通明,很快更多人从梦中醒来。

现在是早高峰,张寒松坐在一辆军用红旗汽车中。那辆车被堵在了高架桥的引桥上。

张寒松着急地低头瞧着手表,秒针嘀嗒嘀嗒往前走着。坐在司机位上的是他的秘书,他身穿军绿色衬衫,头顶扣着一顶军帽。

“首长,您这么着急去干吗?”曹云飞回头问着张寒松。

“嗯,这个……,身为军人,你要保密,懂吗?”张寒松面露难色,紧皱眉头,但还是压低身子,小声说:“这次是为了微博上那个上了头条的SM行星,但又被删除的那件事儿。”

“哪个?我以为是假的呢!”曹云飞不可思议地看着张寒松,过了一会他又说:“首长,这可是件天大的事儿啊!”

“是啊!是啊……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呢!”张寒松叹道。

半小时后,湖北武汉江夏区

曹云飞把方向盘一打,车尾一甩,来了个帅气的漂移,稳稳地进入了车位。

张寒松打开车门,下了车,面前是一座三层高的白色建筑,白玻璃映射着蓝天,八点的太阳照射着门口的几个大红字:国际作战指挥中心(中国分部)。张寒松走上了台阶,白色的玻璃门从中间分开,他往右一拐,穿过明晃晃的走廊,很快来到一个电梯前,他把手放到雪白的墙上,按了下去,触动了传感器,很快一个全息窗口弹了出来:“指纹匹配。”然后他与曹云飞一同走入了电梯之中。

电梯往下开始降,很快电梯停了下来,金属制门缓缓打开。他们慢慢走出电梯。

电梯口有一面墙,墙面是条纹形状。墙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扇门,门上都写着:“闲人免进”四个字,门环上挂着一把大锁,大锁右侧架着两个密码锁。

张寒松笑了笑,径直走向那面墙。那墙上用橡树木条装饰着,没有特殊的痕迹。他伸手推开了墙的一面,顿时那墙凹陷了下去,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门,通道那头是一扇铁门。张寒松与曹云飞一同走入了通道之中。

张寒松打开了那扇门,里面是一个灯火明亮的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两三个人了,几台打印机散在了墙角处,主机和一团电线凌乱地堆在墙边,还有一台全息投影设备放在了房间中的靠墙边的小桌上。

张寒松跨过一团胡乱摆放着的电线,那些数据线连接着一旁的中微子接收器。中微子接收器的旁边放着一个电子钟。他坐在了一个木制板凳上,发现两三个技术人员正在疯狂地写着一些复杂的方程公式,还有一个人用悬浮窗口计算着很多复杂的算式。一两个身穿军装的军人正在窃窃私语。他们看到张寒松后猛地站了起来,敬了个军礼:“首长好!”

张寒松站了起来,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坐下。

张寒松从随身的口袋中掏出一个U盘,插在了显示器桌面底下机器的插口处,又激活了两个悬浮窗口。U盘在53年后就非常少见了,人们都是通过互联网中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密空间,在城市中任何一处联网的区域,激活一个全息窗口就够了。张寒松输入了一个链接,又输入了一串混合密匙,他加入了一个线上会议。

墙上弹出一个悬浮窗口,上面显示墙边微型摄像头已连接。墙那里出现了一个全息投影,几名技术人员身在其中……

西经165° 北纬30° 太平洋万米高空

在太平洋上空,一架超音速专机中的卧室里,Jason·张正从墨西哥本哈明希尔高精度天文台回国。张博士从本哈希尔天文台中获取了一些SM行星的数据:

表面积:四亿七千万平方千米;

体积:9.6×1011km³;

颜色:接近红褐色;

速度:4322km/h;

位置:距太阳9.576天文单位,距地球10.576天文单位;

他又调出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弄到的资料与本哈明希尔天文台的资料一对比,发现基本相似,只有速度、位置小数点千分位上差个0.032。他又从美国哈勃二号与中国孔明一号空间望远镜的像素图片对比,发现颜色、形状及大小基本一致。

他又叹了口气:“这可真是个难缠的对手啊。”

黑夜笼罩着太平洋,只有下面夏威夷群岛巡航的军舰闪着微烁的光。

机舱外,0.9马赫产生的音暴并没有干扰他,因为机舱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现在,他将看到一次极快的日出。

太阳从地平线那儿冒出了头,照亮了夏威夷西侧的海域。飞机的巡航灯渐渐关上,太阳露出了半边。

太阳照亮了飞机的机翼,照耀了所有人的一切。七点的阳光洒向了夏威夷,而九点的太阳同时也洒向了武汉……

Jason·张进入了军事会议,这个会议是由张寒松将军召开的,议题似乎是关于上次自己提议分组这个建议的。

几个全息窗口弹了出来,他点开了摄像头的连接,又调出了一个全息巨幕投影,屏幕是个第三视角,又有一两个人加入了。一个是位于南极昆仑站的科研人员,另一个是在海上的专家王翔。

中国武汉 作战指挥中心 八点半

会议开始了。

张寒松站了起来:“同志们,今天是中国地区小组会议。这里是秘密会议,所以,”他指了指桌上的纸质文件,“这里的文件不能泄漏。”

“现在,我们将进入今天的议题,今天的议题是对SM行星在未来撞击地球这事儿进行讨论发言。”

“我们将对这件事进行简要分析,请大家看到手上的文件:这是紫金山天文台看到的图像,这是‘天眼’看到的图像,这是‘孔明’一号看到的图像。这些图像表明SM行星是一颗金星大小的行星,密度与地球基本一致,所以可计其体积为9.6×1011km3。”

“这是它在太阳系目前的位置。”他指了指钢墙上的悬浮窗口。“滴”的一声太阳系空间地图上出现了一个红点。他又划动了一下屏幕,一颗红褐色的行星映入眼帘,行星上并没有标出任何地名,因为政府封锁了该消息,并没有像火星或月球一样抢注地名。这是国际联合天文台系统通过超声波对其拍照。

“现在,我们要对怎么处置这颗行星的方案进行分析。”

一个人站了起来:“我认为张博士的方案可行,因为其他方案耗资巨大,且这个方案对全球经济最切实际。”

另一个人又站了起来,他身着中山装,戴着一顶帽子,说:“我也认为张博士的方案好,因为其战略眼光看中了经济危机后的全球经济紧张,无法获得巨量资金毁灭SM行星,而他正抓住这一点提出了这个方案。”

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人类正因为只能给极小推力,才是这个计划的漏洞,我们无法确定SM行星的走向,可能使SM行星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抬起手,取出一枚银制U盘,插进了主机,一个悬浮窗口弹了出来,上面显示着一个太阳系运行图,地球位于一个白色环处,一个红色的行星慢慢推向地球,突然几个光柱照亮了SM行星,几枚炸弹拖着长尾撞向SM行星,SM行星的速度慢慢减了下来,待地球通过后,SM行星擦着地球太空城星环处飞驰而过。

突然,屏幕一闪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射门的样子,上面正播着第36届“世界杯”小组赛的比赛情况,“射门——球进了,喔!!”音响里响起了小组赛的讲解员的声音。

张寒松站了起来:“停,停!出错了!”他按了一个停止键,突然更多的窗口涌了进来,淹没了会议室:

“布加迪汽车拍卖!”

“哇!各位观众朋友,没点关注的请关注!”

“给你们带来MC极限生存技巧。”

巨大的声音吞没了会议室。

张寒松重新坐了下去,双手抱头,撑在桌面上,桌子的液晶屏幕压出了波纹。

几秒钟后,窗口变得更多了,但一个窗口的红色显示吸引了张寒松的注意:

“文件已复制。”

“老八!这群老八!”张寒松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拍桌而起,快步走向中微子发射器,按下了正在发送的机密文件,“叮”的一声,文件发送窗口停在了99.99%的位置。

他又关掉了一堆杂乱的窗口,其他的人疑惑地望着张寒松。他坐上板凳,拿起一个珍藏电脑,接通了大楼的电脑系统,他一边打字,一边对大家解释:“系统刚刚遭到了网络病毒的攻击,一些文件已成为低光速的中微子向另一群人发送了消息。”

“好,锁定了IP地址,可以实施抓捕了,嗯,已经发给你了。”张寒松对地址旁的警察下了抓捕令。

他又转过头:“我们继续开始会议吧!”

与此同时,湖北武汉山区

警察已经包围了地址所在的地方,几名警察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传出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快递!”

“我没有叫快递啊?”那个人疑惑地开了门,几个警察控制住了他,“唉!唉!你们要干什么??”

一个警察走上前去,出示了警官证:“你疑似制造网络病毒盗取他人信息,涉及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跟我们走一趟。”

十点的太阳洒向了作战指挥中心地底的会议室……

0 阅读:11

太阳系传奇

简介: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