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许世友点名接见王近山,得知其生活状况后:我的房子给你住

静心的历史 2024-03-13 09:12:40

对于许世友将军来说,他的人生启蒙第一课并不是所谓的耍枪弄棍,而是劳动光荣,懒汉可耻,大别山区的淳朴乡风让许世友将军练就一身“农民本色”。

许将军在战场上说一不二,雷厉风行,在大部分眼里,他并非是一个好相处的人,甚至有些人认为他是“大老粗”,但是经过1969年的一件事,也让无数人知晓许世友将军原来也有粗中有细,仁义之至的一面。

1968年的一天,身在南京的肖永银接见了两位客人,他们是来处理王近山问题的,看着客人呈上来的介绍信,作为王近山老友的肖永银感慨万千,他的这位老友啊,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步。

说到王近山,那可是将军队伍里的“杠把子”。1930年,鄂豫皖边区红军整编为红一军,年仅15岁的王近山抱着“不打倒富人,穷人出不了头”的想法加入这支红军队伍,在徐向前的领导下,王近山正式开启他的军旅人生。

徐向前是个严格的军长,他以五点要素要求自己的手下,第一点要做到有胆量,第二点要做到懂技术,第三点要练战术,第四点要练行军,第五点要练作风。

对于一个新兵蛋子来说,徐向前对他们的要求是让他们日后迅速成长的关键,在徐向前的领导下,王近山确实做到了身先士卒,敢于手榴弹开花。

战斗中,王近山率领部下和敌人进行肉搏,那次,和他交手的是一位身形高大的男子,为了制服他,王近山一咬牙抱着敌人朝着悬崖滚去,他完全不害怕,在滚落期间,王近山的头部被石头穿了一个血淋淋的大洞。

王近山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让自己保持清醒状态,直到把敌人彻底制服后,王近山才发觉自己脸上全是血,随后便晕了过去。

他头部的伤非常严重,以至于洗澡的时候都不能碰,稍微一碰就会流血,等时间长了,伤口愈合后,还是不能碰,一碰就疼。

王近山拉着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事迹传到军营里,战友们既敬佩又后怕,纷纷称呼他为“王疯子”。

然而,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除了要打仗之外,也是要回归家庭生活的,王近山怎么也没想到,能统领无数将士的他却在家庭生活上栽了跟头。

战争年代,身在前线的王近山因为一次受伤遇到了帮他护理身体的医护人员韩岫岩,经过陈锡联的介绍,韩岫岩跟王近山牵手成功,组建了家庭。

婚后的两人感情很好,但是碍于身处战争年代,韩岫岩不得不跟着王近山跑来跑去,王近山在哪里打仗,韩岫岩就跟着部队走到哪里去,即便后来怀了孕,她也是挺着大肚子跟着东奔西跑,韩岫岩一点怨言也没有,她理解丈夫,也支持丈夫。

国家不安定,哪里来得舒适生活呢?

婚后的生活虽然动荡,但是完全没有影响到韩岫岩和王近山的感情,两人还生了8个儿女。

战争年代,王近山和韩岫岩互相帮扶,他们躲过枪林弹雨,躲过飞机大炮,但是到了和平年代,王近山跟韩岫岩之间的争吵多了起来,两个人性子都强,好几次吵的鸡飞狗跳,但是王近山始终没有动过要离婚的念头,他知道韩岫岩这些年不容易,跟着他行军吃了很多苦,而且她对他是真心的,脾气不好不是大问题,大不了自己多让让她就好。

1963年的一天,王近山和韩岫岩因为生活上的事儿起了纷争,这次韩岫岩没有选择退让,她越想越气,最后给上级写了一份“讨伐书”,她希望上级可以帮她讨回公道。

原本就是家务事,这下可好,他们夫妻吵架的事情逐渐延伸到了北京军区乃至中央,最后甚至连日理万机的毛主席都知晓王近山和韩岫岩两口子吵架了。

本来就是家务事,为什么要闹到这种地步呢,为了帮他们解决家务事,难道还要打搅毛主席吗?韩岫岩的极端做法引起王近山的不满,一气之下,他同意离婚。

“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这个婚,我是离定了!”

原先韩岫岩是想通过这样的办法得到王近山的理解和重视,结果没想到这么一操作,彻底毁掉了这段婚姻。

毛主席知道此事后,希望王近山冷静处理,得饶人处且饶人,更何况还是家务事,但是没想到王近山是这般态度,主席对此很生气。

后来因为这事儿,王近山得到开除党籍,撤销原职,进行降级,转地方安排的处分。

原本应该在前方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如今落得一个在穷山僻壤荷锄劳作的下场。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远方客人来找肖永银解决王近山的问题。

在王近山这件事儿上,肖永银是不满意他们的处理方式的,他对那几位客人说:“王近山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他的问题顶多就是生活上的,不属于大节!”

随后肖永银告诉几位客人,让他们帮忙给王近山捎带几句话回去:“你们帮我问候他,他的这些问题是由中央决定的,要是想要彻底解决,那么还是需要中央出来办,等时机成熟了,你让他直接给毛主席写封信去。”

肖永银的话带到了,王近山听了他的话,写了信。

这封信是在1969年写的,王近山除了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之外,还给肖永银和许世友写了一封。

肖永银看完信的内容后,立马联系到许世友,见面后,肖永银对许世友说:“许司令,您最近收到了王近山发来的信件吧,看样子他写了三封,一封是给我的,一封是给你的,还有一封是给毛主席的,现在只有你能见毛主席……”

肖永银的话还没说完,许世友就明白他来找自己的用意,许世友对肖永银说:“我明白了,你放心吧,我会把这封信转交给毛主席的。”

许世友和王近山也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关于王近山被降职一事,许世友是清楚的,他也为王近山感到惋惜,现在有了能帮王近山恢复职位的办法,他许世友肯定要帮忙。

事关王近山的后半生,许世友没敢把这封信交给别人,他亲自去了趟北京,又亲自把这封信交到毛主席手里。

距离王近山离婚一事已经过了十几年,当年的事情早已时过境迁。

那天,心情愉悦的毛主席将许世友叫到自己身边,他要跟许世友聊聊王近山的事情了。

“许世友哇,你不是要王近山吗?”

许世友立刻点头说:“对的,我是想要王近山的,如果主席同意的话,希望您可以将王近山交给我。”

毛主席会心一笑摆摆手说:“那就把王近山给你吧!”

在肖永银、许世友以及王近山自己的努力下,王近山的命运就此被改写。

毛主席的一句话,也将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误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般玄妙,有的时候会因为一句话记恨彼此一辈子,有的时候也会因为一句话让彼此放下过年的恩怨冰释前嫌,不管怎么样,王近山离婚那事儿早已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了。

1968年,王近山正式恢复工作,在上级的安排下,担任南京军区的副参谋长。王近山来南京的时候,许世友恰好外出,他让肖永银代自己为王近山接风。

田间的劳作让王近山变得沧桑许多,看着老战友苍老的容颜,肖永银湿了眼眶,而见到老友的王近山,顿时泪流满面,要知道,当年的王近山面对敌人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就算是和敌人同归于尽,他王近山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如今却成了性情中人,可见王近山这些年过得不好。

许世友出差回来后,立刻接见了王近山,王近山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恢复工作,多亏了许世友的帮忙,一见面,王近山便紧紧握住许世友的手,他没有说很多感谢的话,但一些尽在不言中,许世友懂的。

为了欢迎王近山来南京上任,许世友特意为他安排了一桌好饭好菜,吃饭期间,许世友问王近山住在哪里,王近山喝了一杯酒,沉沉叹了口气,不用说,许世友也明白了。

对于王近山复出后的住房安排,许世友很不满意,他一边拍着大腿一边说:“他们不懂事,我的房子给你。”

许世友并非夸下海口,第二天,他便把南京市人和街11号腾出来,让给王近山住。

许世友的慷慨让王近山记了一辈子,也感动了一辈子。

0 阅读:4

静心的历史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静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