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铭安康
  • 国医大师治疗痛风经验方

    ▲王琦 国医大师(1943.2-)王琦,第二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

    2024-05-31 02:33
  • 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经验

    ▲石学敏 国医大师(1938.6-)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

    2024-05-31 02:56
  •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9个药枕

    人的一生,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枕头的重要性不然而喻。选择一个合适的枕头,睡一个好觉,才是人生的“头

    2024-05-31 02:33
  • 太阴阳明论探释

    太阴阳明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理论,包括三焦谷道论、太阴阳明论等;下篇主要讲应用,包括三焦两仪辨证法、太阴阳明用药法

    2024-05-31 02:33
  • 鱼腥草的功效及食用宜忌

    鱼腥草叶片茂盛,颜色翠绿,有一股浓浓的腥味,而且它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可以用来当

    2024-05-30 02:40
  • 六经欲解时与六经病之间关系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圆运动的模式来定位;三阴三阳即以人体阳气运动的不同状态来解读这些难题,正是欲解时带给我们的思路。升降出

    2024-05-27 02:43
  • 痛风的西医治疗及中医调理

    01痛风逐渐年轻化,应该引起重视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不少患者是体检发现尿酸增高,并没有任何症

    2024-05-27 02:43
  • “湿气重,百病生”,清热祛湿,益肺补肾的中医保健方

    近期大雨不断,气候潮湿,不少市民出现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湿疹、肠胃不适等不同症状。中医推荐用中医外治——艾灸、拔火罐

    2024-05-27 02:43
  • 治疗儿童久咳不愈的中医疗法与药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及接触性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近年来,儿童百日咳的

    2024-05-19 03:32
  • 肾绝牙齿长,脾绝人中平,肺绝皮毛脱,肝绝舌卷缩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五脏之气衰绝,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正在衰落。那么气绝究竟会有哪些表现呢

    2024-05-19 04:47
  • 调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4个药膳茶饮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胃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据估算,我国整体人群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20%,也就是说

    2024-05-19 03:32
  • 治疗脾胃病,当以调畅气机为主

    气在体内的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升、降、出、入。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则人体内气、血、精、津、液得以正常输布。若气机升降出入失

    2024-05-19 03:32
  • 29种常见问题辩病,55种病的治疗穴位

    常见问题判断01 头晕、头昏早晨醒来后头晕、头昏,可能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02 心慌饥饿感凌晨4-5点钟

    2024-05-13 15:46
  • 体温越低,免疫力越低。37℃成为历史体温,并非好事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团队刚刚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发现自19世纪以

    2024-05-13 15:46
  • 大便前头干硬,后面软粘“的原因及3招调理法

    最正常的生理现象,众所皆知,“大小便”是帮助人体的代谢产物将体内的垃圾和废物排出体外,避免身体的二次吸收,影响身体的健康

    2024-05-13 15:46
  • 人体12条筋膜链的按摩手法操作

    前表线前表线(The Superficial Front Line,SFL)连接人体的整个前表面,下起自足背,上至头颅的

    2024-05-13 15:47
  • 六腑之”通“与”用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个脏器。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在古代,腑写作“府”,“府”是中空的

    2024-05-13 15:46
  • 百年密技:捏骨秘法

    捏骨秘法 清。刘闻一绪言人身捏有脏腑,外缚肌肉为之枢柚,见架者,筋骨也。周身筋骨各有职司,部位一错,运动不灵。本书自头项

    2024-05-13 15:46
  • 提高男性精子质量及脑萎缩的一张方子

    有这样一个古方剂,不仅可以静心安神、益精补血、温补脾肾;还具有提高男性精子质量、治疗妇科疾病及脑萎缩等六大功效。这个方剂

    2024-05-07 05:12
  • “手经图疗法”及手诊口诀

    正文:手经图十四经脉分布(一)第二、四指(食指和无名指)1.指背(1)桡点:感传沿手阳明经上行至头。(2)中点:感传沿手

    2024-05-07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