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史赏人物
  • 杨宽:元末的红军——江湖丛谈之一

    在我们中国,江湖上的秘密结社,确实在下层社会里有着非常惊人的潜势力,国家紊乱饥荒时,许多内乱的发生,往往就有这许多秘密结

    2024-06-14 16:14
  • 湖南考古30年

    26年前6月的一个午后,我从湘潭大学毕业,挑着铺盖来到位于湖南省博物馆办公楼二层楼梯口左侧第一间何介钧所长办公室报到。那

    2024-06-14 16:14
  • 杨宽:元初的文化压迫政策

    当元朝蒙古人打进中原的时候,最大的奸细当推蒲寿庚、寿宬兄弟。蒲寿庚只是个南洋侨民,竟能在泉州做市舶司擅利三十年,能操纵西

    2024-06-13 14:34
  • 湖熟文化的典型代表——句容东岗头西周时期遗址

    东岗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句容市郭庄镇,包括了高出地表的大山边、小山边两个土台,以及两土台之间和周围的平地。2005年11月至

    2024-06-13 14:34
  • 被功利主义所困住的只能是功利主义者

    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着幸福,而这其中,有一群人被一种叫做功利主义的思想所困扰。他们可能是那些明明白白宣

    2024-06-13 14:40
  • 杨宽:冬小麦在我国历史上何时开始普遍种植

    现在小麦有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到夏末或秋初收获;冬小麦在秋冬间播种,越冬以后分蘖,到春末夏初收获。秋冬

    2024-06-13 14:34
  • 杨宽:宋代科学家沈括

    沈括是个眼睛有病的人,时常眼睛要发晕,(见《苏沈良方》二、七)然而却是个心灵手快的大科学家。 “日月的形状,究竟像丸一般

    2024-06-11 15:27
  • 益阳罗家嘴楚汉墓葬

    罗家嘴墓地墓葬的时代连续性较强,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其间基本没有间断。因而,该墓地应为当地同一居住群体在这一阶段延续

    2024-06-11 15:27
  • 试析海岱龙山文化东、西部遗址分布的区域差异

    自1928年吴金鼎先生发现济南市郊区的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这期间,关于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获

    2024-06-10 17:19
  • 杨宽:马桥古遗址和上海历史研究

    最近上海马桥人民公社因为进行基本建设,发现了一个古遗址,现在正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进行科学发掘。虽然这个发掘工作进行还

    2024-06-10 17:19
  • 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回顾

    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二十余年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198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

    2024-06-09 16:47
  • 杨宽:占有材料,具体分析

    任何一篇学术文章的发表,我们总希望对读者有益处,对学术的发展有益处。社会科学的文章,我们希望是能对某个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2024-06-09 16:47
  • 尘中莲花:汉唐釉陶|附大运河博物馆图书市集专题

    铅釉艺术是横亘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上的一朵奇葩,对丝路沿线国家的工艺史、陶瓷史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至少在战国晚期铅釉陶器已

    2024-06-08 17:07
  • 杨宽:如何加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

    通过参加“中国文化史研究学者座谈会”,进一步认识到研究中国文化通史的重要性。因此,对如何加强中国文化通史的研究工作有些想

    2024-06-08 17:06
  • 淅川马岭遗址出土动物遗存

    马岭遗址,是目前汉水中游地区出土动物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是研究这一地区(尤其是仰韶时期)动物资源利用的重要材料。在对

    2024-06-07 13:55
  • 杨宽:怎样学习春秋战国史

    一 “春秋”这个时代名称,是从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来的。“战国”这个时代名称,是因当时形成七大强国,连年不断产生战争

    2024-06-07 13:55
  • 李伯谦先生的成长经历

    1937年农历二月初十日,河南省荥阳县东赵村的李合文家添了个孙子,因为这是李家的长孙,就取名为伯谦。 李伯谦的祖父李合

    2024-06-07 13:55
  • 杨宽:怎样学好祖国的历史

    有人问:要学好祖国的历史,有没有诀窍?我的看法是:如果说诀窍是指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的话,诀窍是有的,而且是应该讲究的。只有

    2024-06-06 13:08
  • 杨宽:《吕著中国通史》前言

    这部《吕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的一种。吕先生先后曾著作两部中国通史:前一部称为《白话本国史》,1923年9月由

    2024-06-07 13:55
  • 李伯谦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

    1. 完善商周考古教学模式,构建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学者自己主

    2024-06-05 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