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庸医,是药店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止中医,西医亦然

钧翔说健康 2024-03-21 13:08:51

对药店行业持反感和否定态度的人群好像很多。

之所以反感和否定,是因为认定药店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

而认定的理由,则是药店数量的不断增加。

对药店的非议,其实多来自于这种推测,而并不是切实的考察和分析。

不仅普通人会凭主观推测来审视药店行业,即便有些管理部门也会用这方法去审视、管理药店行业。

仅凭推测,难免会产生诸多不客观。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药店林立几乎都成了共同的风景。在近二十多年中,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波动,药店行业一直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这难免会引起其为暴利行业的猜想。

药店数量的快速增加,利益驱使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其有利可图,才会吸引人们源源不断的进入这个行业。

但药店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有其他诸多的客观原因。

人们只注意到药店数量的增加,但其实医药行业的其他领域其实也在快速发展,比如处于医药行业领航地位的大型医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他如私人医院、诊所、养生馆等,数量和规模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药店数量不断增加,是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药店,是医药行业的最末一环,处于只能喝汤的位置,但却承担了最多的骂名。

药店数量的增加,医药行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市场需求的增加,既源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更源于疾病的多发。

人们与其质疑药店数量为何不断增加,不如匀出一些精力去思考为什么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越来越难治。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庸医,也是药店得以生产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要说明,诸如医院医生与院外药店相勾结的情况,其实是极个别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

刚才说过,药店处于医药行业的最末一环,换言之,药店也处于医药行业鄙视链的最底层。医院和药店在业务上基本没有任何交集,而一旦有交集,基本可以确定就是非正当的。而有着更高专业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医生,对药店的态度往往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医院和药店能正常合作的契机实在微乎其微。

正常而言,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既有专业优势,又有报销等政策支持,理应能够吸引大多数客流,并能有效的限制药店发展的空间。

但事实却远不是如此,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庸医的存在。而药店不断的发展,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庸医是在不断增加的。

庸医不断增加,有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一、西医为主导的医疗现实。

西医药自有其不可取代之处,但也有很多疾病是西医药所无法解决的。

对于有些疾病领域,特别是危急重症疾病的研究,西医药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也对很多疾病的治疗却有着先天的不足,特别是有些功能性疾病,西医药是无能无力的,而只能由中医药治疗。

比如最为常见的胃胀,如仪器检查没发现异常,西医就只能开些多潘立酮之类的胃肠动力药,其作用只在于缓解,而没有治疗作用,而通过中医方法则能根治。

类似于此的通过中医药才能更好解决的疾病还有很多,而现在的医院是以西医为主。有些医生明知西药的作用仅在于缓解,但却不顾药物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大量应用、长期应用,此等医生不为庸医而为何?

患者在医院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只能转投其他途径,比如药店。

二、医药分家。

现在的医生多是专科医生,可能只是对本科室的药物较为熟悉,而药店对药物的了解则是全方面的、多门类的。

有些医生虽在长期大量的给患者使用某药,虽然也清楚的知道该药的用法用量,但他却可能从未见过该药。

这种医不知药的情况是有切实原因的。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有着诸多的限制和要求,而不会像药店那样能够随意购进经营范围内的所有药品。

这就导致医生只对处方以本院所经营的药品,而对其他药品则缺乏了解。

很多医生看病只是人云亦云,而缺乏思考。指南怎么要求就怎么用,别人怎么用他就怎么用,甚或完全按医院要求用药。于是很多诊疗行为就成了流水作用,患者不同,但用药确实一样的。

很多药品虽然并不对症,或是可用可不用,但也被医生大量的开具。很多治疗范围很小,疗效也并不显著,替代品也很多的药品,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而成为畅销品种。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纵有很高的医术,但因为受到某些限制,也难免会被称为庸医。

大量的不爱业、不敬业的庸医,破坏了医疗行业的信誉,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也间接带给了药店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0 阅读:0

钧翔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