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所小学因为生源萎缩而招收一只羊?你的心里住了一头狼!

康康双旗 2024-05-07 05:05:22

文丨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如果你仇师仇校仇教育,你看到下面这一则消息的时候,一方面会乐不可支,另一方面又会恶意满满地在内心里窃笑。

我们甚至不排除——一些仇师仇校仇教育的人们会把下面这一则消息当做来自于事发国家馈赠的舆论炮弹。他们会幸灾乐祸地、迫不及待地、沾沾自喜地对身边人说:看,教师群体即将失业!

日本鹿儿岛县伊佐市日前举行了开学仪式,但在开学仪式上的新生却是一只四个月的母山羊!

这只四个月大的母山羊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竟然在开学典礼上不良于行——吓得无法走动,不得不被人抱进了仪式现场。

为了表达对这只山羊作为一年级新生的重视,该校校长也在致辞中以“咩咩”叫的羊族语言进行了欢迎,现场气氛很是热烈。

为什么这所小学招收一只山羊入学?一切都是因为当下日本民众的生育意愿不强烈,导致新生儿出生率过低。该所学校在想方设法努力招收一年级新生入学失败之后,为了使这所仅有八名小学生的学校添丁进口,才招收这只四个月大的母山羊入校学习。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六年一线教龄的初级职称教师,我不讳言:我们的教育生态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事实上,我在上个世纪末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入行。因为我没有什么人脉背景,也没有大家伙极其推崇的“情商”,我被分配到了彼时整个区域最是穷乡僻壤的一所小学校。

当然,和我同时领取了派遣证,被分配到那所穷乡僻壤学校的教师可不止我一个人。但其中有几名教师“人脉广、情商高”,并且还“高瞻远瞩”——到这所破破烂烂的小学露了个脸之后,就再也不见人影了。

据说,人家一天到晚都赖在当时的“乡教办”办公室,硬是让“乡教办”的“叉杆儿”们在“人脉”和“情商”,以及金钱的攻势下改变了成命,让人家进了一所城区学校任教。

不过,世事无常。二十年之后,因为当地“叉杆儿”巧立名目让城市框架拉大,我所在的那所穷乡僻壤的学校竟然神奇地成了紧邻新的、类似于白宫的“公仆办事总部”旁边的学校——一时之间,炙手可热!据说,入职该校的教师们,收取的任意一个红色小纸包,其中数额都超过五千!

这些事儿啊,庶民群体无法左右,其中还多有变故——比如,拆建过程中,原址的学校停止招生好几年,该校的教师都被分流到了其它学校。等到新学校建成之后,谁能进入这所学校当教师,又是一番“人脉”和“情商”的大戏博弈。总之,这些故事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有空我们再详细聊吧!

说回我初初毕业之后,进入这所破破烂烂学校之后的情景!

2002年左右,一些班级已经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学生人数屈指可数。最低时候,一个班级只有十二名学生——就那么巧:一打!

当时,整个学校,六个年级的学生总数总计大概在120人左右,但教师人数却有17人左右——师生比大概在1:8左右。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不否认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源萎缩问题。我也知道,在许许多多口口声声建设宜居乡村的乡村里,除了留守的老年人,青壮年人都已经携家带口离开了念兹在兹的、宜居的乡村,在城里买房安家了——这必然会造成乡村小学生源奇缺的情况。

但是,就因为这个,我们就应该狂欢:教师们的苦日子来了吗?

第一、请您看看文章开头涉及到的那个国家——那个国家在如此搞笑的情况下,竟然没有祭出“清退教师”的大招儿,而是自嘲地招收了一只山羊作为一年级新生,你没有从中看出一点点人性关怀的成分吗?

难道,我们希望在教育生态中上演黑心工厂的桥段:当工人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榨净他们的每一滴血汗;当工人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尽数被丢到大门以外?

如果这是忠厚善良的你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我想,公信力会进一步丧失,这个现实的根基可能会风雨飘摇:原来,这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现实!——你明白我要表达什么意思吧?

如果这是忠厚善良的你所希望看到的场景,我也希望:当你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不要向别人大倒苦水!

如果这是忠厚善良的你所希望看到的场景,我觉得你应该效仿《楢山节考》中的做法:把你那衰朽的父母丢到大山里面,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我支持你!

没有人这样认为——教师就应该吃闲饭。

如果想要精简教师队伍,难道不应该在消化存量的基础上精简教师队伍吗?我们为什么要一方面大谈特谈“生源稀少,教师过剩”,另一方面又大量招收新入职教师呢?

我们完全可以严控教师的准入关,不能让一些人依靠“情商”和“人脉”,挤上本就拥挤的教师队伍列车。借助于时间的自然演进——老教师退休,科学合理配比新教师,问题不就能够解决吗?为什么要干类似于杀人父母的事情呢?

还有,如果想要精简教师队伍,最应该精简掉的教师是那些“叉杆儿老师”、“马户和又鸟老师”,而不是最底层的一线教师!

反正,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看到过几十个没有对教育做出过贡献的教师。她们或者在三年教龄之中,两年时间都在“请假”;或者常年任教可有可无的副课,其主业是校外的生意;或者就是某个凌霄之上的亲朋,来自于街道办,在学校里混一个日子,等待退休……

第二、到底是“教师过剩”,还是“学生稀缺”,很难说!

如果你能够留意每一个学期开学时的消息,你能够发现一个问题:每当开学时候,许多地方的学位总是出现“不足”的情况,不得不发布“学位预警”。

一些地方为民办实事,公布出来的具体措施总是:增加了若干个学位。我想问问:既然“教师过剩,学生稀缺”,为什么要增加学位呢?

第三、你有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教师过剩”的问题?

前面我说过:一些地方的学生的确非常稀少,显得教师非常充裕;但是,另一些地方呢,你考虑过另一些地方吗?

目前,我所在的这一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百人左右!

但凡你是一个成年人,你就应该明白:未成年人总量不会有多大变动——乡村里的学生少了,城市里的学生当然就多了!

根据我所查询到的资料可以确定:欧美国家的生师比在1:10左右,甚至更低;但前文提到的日本的生师比却在1:30左右。而你,你考虑过我们的生师比问题吗?

如果我们把生师比降低到1:10,甚至更低,教师过剩的问题还会出现吗?

降低生师比,给教师工作减减负,让教师们幸福地生活,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补白

看到日本一所学校招收了一只山羊作为一年级新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一些人从这件事里幸灾乐祸而不作客观分析,那我只能说:这些人的心里住了一头饿狼!



0 阅读:2

康康双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