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最贫困的农村娃,到成功创业者!愿他的故事,也能触动你

岳小飞 2024-01-21 20:46:30

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娃,到年营收几千万的创业者,他曾一度走在崩溃的边缘。

如今的主人公,并非世界的巨擘,只是一位平凡的创业者。

他的企业规模有限,年收入仅为几千万,相较于我之前描述的非凡人物,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笔。

然而,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充满勇气、战胜生活磨难的超级英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奋斗者的品质,也看到了从底层崛起的普通人英雄的影子。

他并非马云或任正非那样的非凡人物,而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就是你和我。

他曾经历苦难,或许我们也曾有过相似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然而,他克服困境的过程以及持续进化的状态,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和希望。

愿他的故事,也能触动你。

1983年,麦可梁诞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小村庄。根据族谱记载,他的家族在这个村子已经传承了500多年。

然而,这500年的家族辉煌并未照亮他出生的小家庭。在麦可梁的记忆中,他家是村里最贫困的,穷到邻居都很少光顾。

爷爷曾向麦可梁讲述久远的故事。在爷爷小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麦可梁的曾祖父,因大饥荒而无法生存,被迫逃往陕西。爷爷当时还年幼,无法随行,只好被送养给他人。

爷爷艰难度过饥荒,长大后娶妻,共育五男三女,八个孩子。

麦可梁是家中的长孙,他的三个叔叔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家庭在贫穷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三叔出生后,家庭负担不起,被送给亲戚;四叔小时候生病,因无钱治疗,七岁时夭折;小叔艰难长大,因爱上同村女孩,却因家境贫寒而被拒,最终患上精神病,一次发狂误杀母亲,清醒后自尽。

这件事发生时,麦可梁刚刚有记忆。他对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只知道深爱的奶奶离世,再也不能关爱他了。

麦可梁的母亲性格坚强,对孩子要求严格。作为一个未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尽管她深爱着孩子,但却未学会如何善于表达,只会用刻薄的辱骂甚至暴躁的责打来包裹关心和期望,最终造成伤害。

父亲虽然温和敦厚,但在强势的妻子面前毫无发言权。在奶奶去世前,麦可梁遭到母亲的责打和谩骂,还能得到奶奶的安慰,感受到温暖;奶奶去世后,麦可梁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只有冰冷。

小学二年级时,麦可梁一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未能像往常一样居于第一。刚回到家,母亲在门口迎面一巴掌,让他眼冒金星,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母亲不仅打他,还辱骂着:“叫你不考第一名,叫你考第四名,扇死你个龟孙!”

那一刻,麦可梁感到非常委屈,眼泪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然而,相较于母亲的苛刻,更令他痛苦的是,贫穷让他在班级中抬不起头。

最深刻的一次是,要交学杂费却支付不起。虽然数额不大,大约只是二三十块钱,但对于那个时候的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

麦可梁清楚地记得,那个傍晚放学回家,雨后的土路泥泞不堪,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家。老师已多次在班上提及,未交学费的学生要尽快支付。他回家向母亲要钱,却遭到母亲的责骂:“这些该死

的老师,三天两头收这费收那费,你上个破学,经常回家问老子要钱,真是个烦人的家伙。”

麦可梁觉得别人都交了,自己却未能做到,感到非常没面子。他一直站在家门口等待,直至天完全黑透,妈妈也未给予。

那时,他还需要返回学校上晚自习,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带着空空的口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学校。(说到这里,麦可梁捂着脸泣不成声。我不知道他最终是否交了学费,也不忍心再问)

没有钱,不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也造成身体上的深深折磨。初中是寄宿制,家到学校有七八里路,要穿过两个村庄,需步行四五十分钟。寄宿条件是在水泥地上铺上草席,然后铺上褥子,就这样住了整整三年。

麦可梁没有钱在学校用餐,只能自己带饭,而食物有限,只有馒头和咸菜,口渴时喝白开水,有时甚至白开水都喝不上(学校的锅炉经常坏)。到了冬天,嘴角因水分不足而溃烂。

初中上了不到一个月,麦可梁就生病了,肚子疼得厉害,医院诊断是胃炎,原因是吃得太差。

尽管如此,后来的伙食也没有改善,仍然只有馒头和咸菜。如果能在食堂花一个元买个米饭套餐或小灶面条,那是最幸福的时光。然而,这样的幸福时光,在三年的寄宿生活中,几乎没有几次。

在这个平凡的故事中,麦可梁,一个农家娃,走过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他并非世界的巨擘,但他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奋斗和超越困境的力量。

1983年,麦可梁诞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贫困村庄。家境贫寒,穷到邻居都很少光顾。家族传承500多年,但在麦可梁记忆中,家庭只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曾祖父因大饥荒逃往陕西,爷爷小时候被送养,三个叔叔各自遭遇悲剧,家庭充满苦难。

麦可梁的童年充满了辛酸,家庭贫困导致他在学校里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母亲的责骂和严苛中长大,他学业不济,甚至因为无法支付微薄的学费而备受煎熬。初中时期的寄宿生活更是艰难,贫瘠的伙食、恶劣的寝室条件,让他的身体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高中时,麦可梁的自卑感更加加深。家境贫寒,他与县城里的同学们形成巨大的差距。他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内向而自卑。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只能在中游徘徊,家人对他的期望转为失望。这深深的自卑让他不敢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放弃了寻求帮助的勇气。

这种自卑心理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业,还导致了身体健康的问题。高考前的体检显示,他的血压居然高达130/190,头发也大量脱落。在这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下,麦可梁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却遭遇了落榜,不得不面对复读的艰辛。

在复读班里,他的生活变得灰暗。学业上的挫折,加上对一位女孩的暗恋,使得他的心情沉重。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他甚至因心理压力而提前交卷。回到家,母亲的责骂使他感到无法呼吸,他曾经表示不想再上学,也不想活了。

然而,春节的到来给了麦可梁短暂的喘息时光。在家人的劝解下,他勉力度过了那个困苦而充满心事的春节。新学期开始后,他回到复读班,为了高考再次努力奋斗。

4

终于,高考的日子到来了。这一次,麦可梁发挥出了平时积累的潜力,考入了河南科技大学金融系。这个成绩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老师甚至开玩笑说他是不是抄袭了。

麦可梁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大学。他跳出了农门,进入了都市,成为了父母眼中的骄傲。然而,大学生活并非如人们想象般轰轰烈烈。尽管家庭经济稍有改善,但他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吃着一块钱一小碗的刀削面,生活费每天不超过五块钱。他很少参与花费的集体活动,为了省钱,甚至不参加同学们的聚餐、旅游或其他活动。

为了解决生计问题,麦可梁曾尝试过做小生意,但微薄的利润和自身内向的性格让他最终放弃。他加入了学生社团,但基本上没有参与过什么活动。在这平淡的大学生活中,唯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英语四级取得了82分的优异成绩,这让他在英语学习上找到了一些自信。

大学毕业后,麦可梁的生活并没有变得轻松。他在超市工作了几个月,负责卖水、卖饮料,每天晚上11点才下班,生活充满辛劳。在一次因工伤导致胳膊受伤后,超市的冷漠态度让他辞去了工作。随后,他在电脑城发传单为生计,为了节省公交费,每天自行车往返六公里,吃着简单的食物,艰难度日。

生活的困苦使得家人开始向他伸手要钱。在家人眼中,大学生找到工作,就是家庭的支柱,

于是他的工资成了家庭的主要来源。然而,他的努力和辛苦却被家人无视,甚至在一次回家看望父母时,母亲的责骂让他感到委屈和气愤。

工作两个月,麦可梁因为经济压力和工作不顺心,曾一度失声痛哭。父亲的电话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他不愿意回老家学校当老师,更不想再次寻求家人的援助。在这个无人的小巷,他深深地体味到生活的艰辛,23岁的麦可梁觉得,生活怎么就这么难呢。

十二月来临,麦可梁终于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从事跨境电商。老板是一位美籍华人,通过电话测试口语后,由于麦可梁英语流利,成功录取。八百元基本工资加上业务提成,月收入约一千五。

此时,扣除生活费和给家里的钱,终于能够积攒一些钱了。经过半年的努力,麦可梁存了五千多元,准备购买电脑,学习英语、修图和网页开发,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然而,在他兴冲冲前往电脑城的路上,接到家里的电话,原来家庭还欠下一大笔盖房的账,债主上门催款。梦想中的电脑瞬间破灭。

在那家公司工作了大半年,由于老板一直克扣提成,经常言而无信,员工无所适从。一年十一月,公司的九名员工中有七人决定集体辞职,麦可梁也是其中之一。

5

离开后,他加入了一家卖内衣的小公司,原本期望拓展外贸业务,但转行做采购。然而,麦可梁依然向往从事电商工作,于是再次离开。

这一次,他决定离开洛阳,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整个青春都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他渴望去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买了一张去上海的火车票。

听说上海生活消费高,为了省钱,他带着所有家当,装了大箱子、大背包和两个大编织袋,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火车票不多,春运期间票紧张,他误了车,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困境。

在郑州,他试图改签或退票,但面对漫长的队伍,他选择了购买一张新的票。然而,在挤上车的一刹那,他却被人潮阻隔,眼睁睁看着火车驶离。孤身一人,他感到无助、寒冷和孤独。

这一刻,他几乎崩溃,但为了解决问题,他决定硬闯火车站,混上往徐州的火车,再从徐州前往上海。在混乱的人流中,他展示了顽强的意志,最终成功踏上了火车。

在徐州经历类似的困境后,他终于抵达上海。初到上海,他寄居在发小家,但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在一次突如其来的通知下,他被迫搬离发小家。这时,他感到孤苦无依,举目无亲。

在上海,他依然找到外贸相关的工作,但工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麦可梁努力却一直开不了单。老板的不满在一次爆发中,他被迫离开这份工作,心理压抑,失眠的夜晚他只能独自去篮球场投篮。

半年多的时间,麦可梁在上海没有储蓄,却面临失业和租金压力。最终,他决定回家,结束了这段压抑而艰难的上海生活。

蔡崇达重新编写了这段故事,以增强情感表达和语言流畅度。以下是修改后的文稿:

家,那片容纳记忆和宽慰伤痛的地方。或许曾有言语的伤害,父母的责备,但在人生的迷途中,这里依然是最后的港湾。

麦可梁踏进家门,却在此刻接到上海的来电。他曾投的简历有了回应,紧随其后的是第二天的面试。匆忙购买当晚的返程火车票,清晨抵达上海,背着沉重的行李箱前往面试。

凭借多年的外贸经验,麦可梁轻松通过了面试。然而,在谈及期望工资时,他的信心却荡然无存,生怕开口太高。最终,他以忐忑之情写下"2000+",获得的工资是每月2500。直至第二年,他才得知与他同入职的同事月薪接近五千。

半年后,公司业务调整,计划搬迁至昆山,上海分部基本裁撤,仅留一名女孩处理零散事务。麦可梁不愿前往昆山,只得告别公司。慷慨的老板额外支付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令麦可梁至今心怀感激,视老板为一位极具善心的人。

两个月的失业时光过后,麦可梁未能找到新工作。感觉上海不再容身,他甚至将求职范围扩展至浙江和河南。最终,上海的一家公司愿意招收他。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来自台湾,在雅虎台湾公司有过工作经验,后来来到大陆创业。尽管是一家初创公司,却是麦可梁工作以来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公司。

麦可梁下定决心在这家公司取得出色表现。他勤奋努力,对各个部门的工作都积极应对,全力以赴。

然而,这种付出却引来了他所在部门领导的不满,认为他在原职位表现不佳。不到一个月,他被直接解雇。

临近春节,麦可梁首次选择在外过年。上海的大年三十无比冷清,与他合租的室友都回家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独守空屋。街上大多数店铺都关门歇业,唯独兰州拉面仍开门。

麦可梁打包了饺子,买了瓶白酒,额外花费二十块钱添置了份牛肉。可惜那份牛肉的味道让他心疼白花的二十块。节后,他迎来新工作,继续投递简历。然而,像以前一样,投递简历却鲜有回音。

对外贸电商的从业之路让麦可梁产生了怀疑。在尝试投递其他行业的简历后,他发现同样得不到响应,只好重新回到这个行业。

终于,他遇到了一个欣赏他的老板。老板为人和蔼,对外贸电商不太了解。在麦可梁看来,公司的很多业务都不够专业。然而,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他很快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将月收入从二三十万提升至七八十万。

由于业绩出色,他的工资涨到了四千多,年底时首次获得了上万的年终奖。然而,与他创造的价值相比,这不过是沧海一粟。他既高兴又有些失落,但老板安慰他说未来会更好。

然而,情况再次发生变化。老板认为在美国直接找人更有效率,于是将麦可梁的许多工作和权限交给了在美国雇佣的一位白人。麦可梁则被调到做一些其他的杂活。

最终,那位美国同事表现糟糕,老板才意识到麦可梁的价值,不得不请他回来,重新负责原有的业务。麦可梁独自挽救了被美国同事折腾得几近倒闭的公司,业绩更上一层楼。

然而,到了年底,他的工资仍然是四千块,年终奖也是一万。他的努力和付出并未带来应有的回报。老板虽然美好地描绘未来,但他对这些美好的幻想已不再深信。

这一次,他做出了人生的关键决定:不再打工,要自己创业。

毕业六年,他在六年的打拼中显得浑浑噩噩。唯一的改变是城市的跃升,从洛阳跨足至上海;工资的攀升,从八百蹿升至四千。然而,这并非他向往的生活。

机缘巧合,另一位同事也怀抱着离职的念头。于是,同事出资,而麦可梁则负责技术和运营。他注册了一家独立的电商网站,找到了一位越南裔的美国合作伙伴,租下两室一厅的房子作为办公室,还联系到曾供货给他之前打工公司的工厂,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外贸事业。

初创企业的日子,让麦可梁第一次尝到了真正的自由,加上业务的蓬勃发展,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生活。

然而,创业远非轻松之事。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一次的创业将他拖入人生最痛苦的深渊。

首先是美国的越南合伙人出现了问题。由于他身在美国,而麦可梁和另一位同事在中国,远难监控合作过程。越南人采取了许多小动作,不仅让自己毫无经验的亲戚负责包装和发货,而且在租仓库、发物流等需支付费用的环节,都选了最便宜的,然后将省下的钱私吞。

接下来是内部矛盾。他们刚创业时,麦可梁已辞去工作,但合伙的同事还在原公司继续工作。尽管他主要出资,但新公司的许多事务他也必须兼管,结果被原老板发现,引发了不愉快的争执。

最终,供应链也出现问题。由于他们合作的工厂是原公司的供应商,前老板得知后,施压该工厂,禁止其与麦可梁的新公司合作。由于前老板与该工厂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且相较于麦可梁的小公司,他是绝对的大客户,工厂自然听从前老板的意愿,不再供货给麦可梁他们。

在内外因素的夹击下,新公司仅存麦可梁一人,孤独地坚守着两居室的办公室,公司账上只剩下两千美元(约一万三千元人民币)。

然而,令麦可梁更加痛苦的并非创业失败,而是前老板发现他们的创业后,不仅用强硬手段阻挠,还说了许多伤人的话。麦可梁自认为,他们或许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对于道德有所坚持的他来说,这是最沉重的心理打击。

独自守在空荡的两居室里,创业的失落、被人欺骗的愤怒,以及内心深处的强烈羞愧,这些情感共同冲击着麦可梁脆弱的心灵。

那一年,麦可梁年满30岁。回首三十年的人生,他感到一片失败。事业上毫无建树,感情上没有女友,曾经引以为傲的人品似乎也出现了缺陷。三十岁,青春已逝,一切似乎都失去了。

在那段时间里,麦可梁多次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却最终未能走到那一步。只是,内心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他感到自己即将窒息。

他向一位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倾诉,然而那位同学不仅没有帮助,还显露出明显的不耐烦,说了一些责难的话,使麦可梁感到更加沮丧。

内心的求生欲望驱使着他离开让人疲于奔命的上海,回到洛阳老家。怀着一丝希望,他试图从家庭中找到最后的理解和温暖。

初回老家时,父母和弟弟还能说一些安慰的话。然而,当麦可梁向他们倾诉内心的压力和痛苦时,他们很快也变得不耐烦甚至责备。

他们无法理解麦可梁内心的痛苦,认为他不应该如此颓废,应该振作起来。在他们看来,麦可梁是在逃避家庭责任,最后连最后的耐心和同情都失去了。

在最困难的时刻,麦可梁感觉自己脑中的那根细弦,似乎越绷越紧,只需再施加一点压力,就会崩断。

他最后残存的理智告诉自己,如果这根细弦崩断,他的整个人生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麦可梁感觉自己无法自拔,只好求助于医生。在医院检查后,他才得知自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然而,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他换了几个医院,看了不同的医生,每次谈话后都觉得毫无效果,负担反而更加沉重。

他开始夜夜失眠,无法入睡就一颗又一颗地抽烟。尽管天气寒冷,他全身却汗流浃背,精神异常虚弱。偶尔好不容易入睡一会儿,却在一两个小时后惊醒。

在一家著名的精神专科医院,麦可梁终于遇到了一位他认为能帮助自己的主任。主任告诉他,不要老是回忆小时候和童年时的阴影,要向前看,不要沉湎于过去的痛苦,因为那已经过去了,很难弥补。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再去想它,专心朝前看。

在接受心理治疗的同时,他大量地服用抗抑郁药物。在这些药物的作用下,麦可梁脑中的那根弦终于逐渐放松。他也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告诉自己这一生也许只能这样平凡地过,不再过多考虑未来。

期间,一位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的青梅竹马的好友给了麦可梁巨大的支持。当时,她暂时休学在家,因为生小孩,听说了麦可梁的状况后,经常过来与老同学聊天。尽管她很乐意从自己有限的存款中拿出一大笔钱来帮助麦可梁缓解经济上的压力,但麦可梁并没有接受这笔钱。然而,这位好友的出现给予了麦可梁心灵上的一抹光亮和温暖,让他重新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关爱和温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乐趣。至今,麦可梁对这位好友心怀无比的感激。

麦可梁的心情逐渐好转。他下载了一百多集的韩剧,在每天的剧情中笑逐颜开或者潸然泪下。在不看剧的时候,他与弟弟下下棋,漫步在田地里,看着地上的野草,天边的白云,空中飞过的大雁,以及太阳从嵩山升起,从伊洛平原落下……

8

经过半年的休整,麦可梁感觉自己渐渐回归了正常生活。尽管生活的重压依然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但他决心再次出发。

正巧,一位在北京从事跨境业务的朋友一直关心着麦可梁。通过观察他的朋友圈,朋友察觉到麦可梁最近一直陷入心理低谷,于是邀请他到北京一游。

在朋友家住了两三天后,麦可梁游览了颐和园,参观了向往已久的北大和清华,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回到上海后,麦可梁先是找到一家公司,但在待了不到一个月后,他感到不适应离开创业的轨迹。对于曾经飞翔于创业天空的他,再度沦为地上匍匐的毛毛虫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滋味。

于是,麦可梁决定重新踏上创业的旅程。他联系到了一家之前曾研究过的美国公司,专注于销售五金卫浴产品,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站但未进驻亚马逊。这类公司在美国很多,当它们的业务达到数千万、数亿美元时,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和维持独立性,不愿在eBay、亚马逊等平台上开店,而更倾向于通过公司官网销售。

通过批量采购,麦可梁获得了折扣优惠,并以5-10%的加价将产品搬到自己的亚马逊店铺上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次创业虽然失败,但也带来了一意外的惊喜:他最初自建的英文独立网站,因其专业垂直的品类,引起了美国亚马逊总部招商人员的注意,被邀请进驻亚马逊。这个被美国亚马逊总部招商邀请的店铺,成为他便捷创业的契机——他将美国公司的产品放到自己的亚马逊店里,收到订单后通过邮件通知对方发货。

随着多年的电商运营经验,这个店铺逐渐起步,从一开始几乎毫无盈利,到后来每月能赚取三四千块钱,再到几万。随着身体的康复和事业的发展,麦可梁长久以来沉寂的感情世界终于掀起了涟漪。在青梅竹马的好友介绍下,他结识了一位女孩。虽然两人在初中曾同校,但在学校时并不熟悉。在缘分的世界里,或许学校太大,但世界太小。

女孩朴实善良,是个懂得过日子的人,对金钱并无太高的要求,注重踏实稳重的人品。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两人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妻子随着麦可梁一同来到上海。妻子找到了一份设计公司的工作,而麦可梁则继续运营着亚马逊店铺。

在这个过程中,他终于有了实力租用一个稍微体面的办公室,并且能够雇佣员工。

然而,随着创业初期的过去,业务稳定下来后,又面临了新的瓶颈。要想更进一步,需要更多、质量更高的员工。但作为位于小区民房的小公司,支付不起高薪招人,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福利留住员工。

于是,公司再次陷入“招员工-教员工-员工离职-再招员工”的怪圈,麦可梁每天都在艰难地维持公司的基本生存,而想要实现发展,却显得一筹莫展。

由于员工的不稳定,麦可梁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所有的工作。没有设计人员,他自学平面设计;没有程序员,他学会了写代码;对产品材料工艺一窍不通,他通过上网学习专业知识;没有质检员,他亲自担任QC;缺少客服人员,他自己充当客服。

为了应对美国的时差,麦可梁经常熬夜工作,有时为了参加美国的线上培训,甚至会定闹钟凌晨2点起床。这段艰苦的经历也埋下了身体的隐患。

在这个时候,由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麦可梁肩

负的责任感焕然一新。一个简单的问题浮现在他们的心头:三十多岁的他们一直租房居住,是不是应该考虑购房?

在上海购房需要具备购房资格。虽然麦可梁一直在上海交纳社保,但由于生病回老家几个月,再加上第二次创业为了省钱,社保中断了。而上海的政策规定,非上海户口在上海买房必须连续交纳5年社保,中间不能中断。

等到麦可梁的业务初步稳定,重新开始交社保时,之前交过的几年就白白交了,还需要重新计算。而他们根本等不起。

再者,即便能等得起,根据目前手头的存款,在上海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因此,麦可梁和妻子商议决定,干脆回到郑州购房,将家和公司都安在郑州。

因此,2016年,麦可梁和妻子在郑州购置了房产,2017年取得房产证后,回到了郑州。由于郑州的房租和人员工资相对较低,因此他用相同的资金租用办公室和招募员工,情况比在上海好得多。

9

2017年底,公司终于迈入正轨,麦可梁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

然而,过完新年,美国却突然颁布了一项法案,调整了商品跨州贸易的税收政策。麦可梁的业务恰好受到了这项法案的波及,新增的税收让他的总成本一下子增加了6%-10%,等于将原本的利润全部吞噬。

眼看着公司刚刚有所起色,却又在命运的铁锤下摇摇欲坠。麦可梁尝试了各种办法,最终认识到,最佳的办法是不再与那家美国公司合作,而是自己直接制造产品。

然而,自主制造产品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创立品牌,设计、开发、寻找生产厂家……简单的金属开模费用高达4-5千美金,一整套产品的模具费用更是高达数万美金,相当于数十万人民币,对于小公司而言,这是巨大的投入。

这些困难一直是麦可梁迟迟未下定决心自主制造产品的原因。然而,形势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关键时刻,再不采取果断行动,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麦可梁决定迎头而上,与命运搏斗。他在美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中国寻找设计和制造产品的人才,从最基本的材料、设计图纸、开模等问题开始学习。他亲自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寻找加工厂。

到了2019年,麦可梁注册的品牌和自家创造的产品终于登上了他的亚马逊店铺。产品仍然属于五金卫浴类别,但材料和工艺比之前的美国公司更优越。麦可梁在产品设计中付出了很多心血,改进了多处原产品的缺陷。产品上架后迅速取得了成功。

这样一来,产品品牌是自己的,生产由工厂代工,成本比以前从美国公司进货要低很多;而产品的外形、质量、功能等都比原来更好,销售量也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率也迅速攀升。

为了更好地处理美国业务,麦可梁迫切地学习关于美国的一切知识。他熟记美国的50个州的全称、简称、地理位置、邮编、山川地理、河流湖泊海洋、200多个城市,以及美国的历史发展、人口分布、种族、喜好、法定节日和时区等。他的熟悉程度让去美国与美国人交流时,美国朋友都为之惊叹。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发展节奏。封城、集装箱短缺、海运费飙升、美国货运工人紧缺等问题都是公司前进路上的重大障碍,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瓦解。

然而,麦可梁已经是一个逐渐成熟的创业者,多年的历练让他明白,创业就是不断遇到问题,然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一方面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款式,同时拓展以原产品为核心的周边产品。疫情期间,业务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每年20-30%的增长。

到了2022年初,麦可梁敏锐地感觉到中国的疫情政策可能会大幅收紧。在二月底原本要发两个集装箱的货时,他果断地追加了一个集装箱。结果,他的货物在二月份刚刚出港,上海就在三月份封城,波及到周边地区,生产、交通、港口基本上都停摆了。

在接下来的整整三个月里,他无法进行补货,只能依靠那三个集装箱的货物。如果当初没有多发一箱,最后一个月他的店铺就得关门了。

而许多没有像他一样有预见性的商家,只能停止销售,包括一些中国同行的店铺,都面临无货可卖的困境。麦可梁的店铺却货源充足。因此,在那几个月里,他成功地实现了盈利。

在郑州的几年里,麦可梁开始注重提升自己

的经营管理水平,花费数十万元在国内、日本、美国参访知名企业,参加一些管理学的课程。他还参加了何加盐·名企研习营,这也成为他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眼界更加开阔,经营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曾经不稳定的员工队伍在过去两三年里基本上只有人进来,而很少有人离职。

现在,麦可梁的公司已经达到了年营收几千万的规模,并且持续保持每年20-30%的增长。尽管与那些百亿、千亿级别的巨头相比,他只能算是一家初创小公司,但回想几年前麦可梁所经历的一切,他现在所拥有的,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时完全不敢想象的。

然而,早年的磨难并没有完全放过他。长期的精神压力、高血压,以及创业阶段的辛勤努力,都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他的心脏已经经历了两次手术,植入了5个支架。从2012年至今,他每天都在坚持服药,未来还需要长期依赖药物。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经历生死考验的人。

然而,即便如此,麦可梁依然面带微笑地对待人生。每一次何加盐·名企研习营的活动,我们都看到麦可梁,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从朋友圈和微信群里,我们总能看到他奔波忙碌的身影。

通过麦可梁的故事,我看到了一个出身底层的普通人所具有的卓越成长力量。他经历了生活中最痛苦的磨难,却能够挺身而出,与命运搏斗,并最终战胜命运。他是一个普通人,却也是一个超级英雄。

在这里,我谨以此文向麦可梁致敬,也向世界上所有拼搏奋进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 阅读:12

岳小飞

简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