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清洋人吃饭,乱捣鼓之下,竟做成一道名菜!

猴痞故事会 2023-12-14 22:52:25

在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五月,李鸿章肩负“钦差头等出使大臣”的身份,率领使团抵俄参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而后踏足英、法、德、美等国,进行了一场既有意义又有趣味的外交之旅。此次出访实则更像是一场休闲旅游,缺乏实质性的国家事务。

在他的外交行程中,李鸿章在美国的停留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那年八月底,他的使团受到了美国的热情招待,《纽约时报》甚至以标题报道:“美国民众怀着强烈好奇心,纷纷争相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儀表,此人治理的人口竟超过全欧洲君主总和。”

然而,这次访问更像是一场引人注目的社交盛会,而非实质性的外交谈判。为了回报美国政府和公众的热情款待,李鸿章决定在纽约的唐人街举办一场中式宴席,以感谢美国各界人士的款待。正是在这次宴会上,他无意中创造了一项不大不小的奇迹。

宴会当天,美国各界名流齐聚唐人街,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浓厚兴趣。唐人街往日少有美国人涉足,更不用说在那里进餐。唐人街的酒食店主要服务于在美国的华人,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祖国的美食,宛如一次思乡的寄托。

在宴会上,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独具匠心的中式菜点接连上桌。洋人们目瞪口呆,品尝后更是觉得別有一番风味,长时间不愿离座。宴会进行到最后,总管走近李鸿章耳边,焦急地问:“中堂大人,菜已尽,该怎么办?”李鸿章淡定地思索片刻,随即回应:“将已端下的残菜加热,用大盆再端上来。”

不久,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残汤剩菜大杂烩被端上桌,洋人们争相品尝,纷纷赞叹。其中一位洋人好奇地问李鸿章:“为何中国菜总把最美味的留到最后?这道菜叫什么名字?”李鸿章有些无奈地回答:“好吃多吃!好吃多吃!”在场的洋人误以为这道菜名叫“好吃多吃”,而这个发音与英语中的“hotch-potch”(杂烩)极为相近。

此后,许多洋人慕名来到唐人街品尝中式美食,每餐必点李鸿章宴会上的“名菜”——大杂烩。唐人街的酒食店老板们趁机以各种上等食材制作“李鸿章大杂烩”。中国菜原本注重唯美、色香俱佳、养生之道,但李鸿章的名声使得“李鸿章大杂烩”一时风靡全美,吸引了大量洋人涌入唐人街,引发了一阵“李鸿章大杂烩”旋风,唐人街饮食业因此蓬勃发展,年收入数百万美元,着实令人瞩目。

仅在纽约,杂烩馆数量就达到三四百家,这一热潮还波及到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等城市,成为旅居美国华人的主要经济支柱。随后,所有在美华人酒食店都挂起了“李鸿章大杂烩”、“李鸿章面”、“李鸿章饭”等招牌,以吸引崇拜名人和充满好奇心的西方顾客。李鸿章的名字竟然成了旅美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李鸿章的访美行程并未牵涉实质性的国家事务,但通过“李鸿章大杂烩”的成功传播,他的名字在美国成为了华人饮食业的代名词,这可谓是一项“胜利”和“辉煌的成就”。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