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病——公桂消溃汤

缪老说知识 2024-05-08 03:13:08

『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组成】 蒲公英15g,黄芩15g,肉桂6g,丁香6g,海螵蛸30g,炙甘草15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清胃温脾,寒热并用。用于急性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此型病人经胃镜观察,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临床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胃部胀痛,嗳气吞酸,痛时四肢不温,纳少,舌苔黄,脉弦细。

【方解】 胃部急剧胀痛,吞酸,苔黄,脉弦为胃经积热邪实之表现。四肢不温,纳少,脉细为脾阳不足,不能充于血脉,达于四肢。以上为胃实脾虚,寒热错杂,郁滞脾胃之脉证。蒲公英性苦寒,清热解毒,消肿,解食毒,散气滞。可入阳明经、太阳经。化热毒消肿核。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热毒较盛的肠痈溃疡等。黄芩性苦寒,清热燥湿。“黄芩主肠澼、泻痢、恶疮、疽蚀、火痈。”疗痰热,胃中热。肉桂性辛温,温阳散寒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肉桂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循环旺盛。有通经镇痛作用,加快痈疽消散,有助于溃疡的愈合。丁香性辛温,温经散寒,行气消胀,止壅胀风毒诸肿。以上4味药,蒲公英配肉桂;黄芩配丁香,一苦一辛,一寒一温,一通一降,共奏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两调脾胃,使脾胃之郁闭得以疏通,疼痛自止。同时肉桂、丁香之辛温监制黄芩、蒲公英之苦寒败胃或损伤脾阳。蒲公英、黄芩之苦寒,可佐肉桂、丁香之走窜之性耗伤胃阴。甘草甘平,补中缓急,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甘草浸出液能抑制胃酸分泌,加强胃黏膜保护屏障,可止痛止酸。海螵蛸性咸温,止酸、止痛、散结。“止疮多脓汁不燥”。能促进溃疡的愈合。以上诸药共奏苦寒清泻胃热,甘温温补脾阳,寒热并用补脾清胃。虚实兼顾,疏理气机,通则不痛。

【验案】 孙某,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急性发作。胃部剧痛,吐酸,嗳气,四肢不温.纳少乏力,脉弦细。大便隐血(++),曾服西咪替丁等药,疼痛不止。用公桂消溃汤6剂痛止,大便隐血转阴。服30剂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胃炎消失。

【按语】 此方治愈急性活动期溃疡多例,均获得较好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

—完 —

I 注: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0 阅读:2

缪老说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