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河南郑州站“搭乘”公交线

大河健康报 2024-04-26 16:21:11

记者 吴文可 文 王晓伟 图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4月26日上午,“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走进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四公司,为公交一线岗位人员送上有趣、有料、有用的健康科普知识。

激情互动 健康知识入脑入心

健康素养问题抢答、俯卧撑比拼、心肺复苏术体验……

在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四公司现场,互动环节激情满满,观众纷纷用手机记录下健康科普要点,表示专家们带来的科普知识非常实用。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巩义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陆建义介绍,体重过低一般反映能量摄入相对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容易诱发疾病;体重过高则反映能量摄入相对过多或活动不足,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陆建义表示,动则有益,贵在坚持,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000~10000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同时,他提醒大家,要避免体力劳动者不用运动、生病了也要坚持锻炼、锻炼一定在早上等错误认知。“抢救时间早1分钟,成功率将上升10%!”来自郑州市骨科医院的赵家邦、郑浩鑫、张婕通过健康科普节目《珍爱生命 从“心”开始》,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心肺复苏术应将双手交叉叠放,使用掌根部进行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胸骨的中下部、两个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每分钟100至120次,同时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过程中,展演人员邀请现场观众上台实操演练,知识、技能入脑入心。 “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来自郑州人民医院侯晓丽、刘晓娟向现场观众传递静脉血栓的防治知识。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造成血管完全或不完全的堵塞,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预防静脉血栓要做到勤喝水、巧用药、善运动、 懂食疗。

侯晓丽介绍,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是血流缓慢、血液高凝和血管壁损伤,公交司机由于职业特点,是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得知要来公交公司进行健康科普展演,特意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了展演内容,希望通过科普讲解,让他们掌握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全国劳动模范、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四公司职工徐亚平表示,参加本次活动,他收获满满,“活动传授了心肺复苏技能,能够在乘客有需求时给予帮助,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干货满满 共享健康生活福祉

“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郑州站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河南日报社主办,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河健康报社承办,郑州市卫生健康委、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 郑州站活动为期两天,除了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四公司,还来到了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想你”)、新郑市薛店镇文正村,为现场观众奉上一份丰盛的健康科普“大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而1瓶500ml可乐的含糖量就约为53g”。4月25日下午,在好想你,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李郑、贾玲、周海慧、贾小香则通过健康节目《百变女王——糖糖》给现场听众支招如何控糖: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饮食应适量碳水、粗细搭配、荤素合理;水果选择低升糖指数(GI值)的;进行适当运动。 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丽敏以《健康体重,从我做起》为题,介绍了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性。 丁丽敏表示,超重肥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有调查研究显示,体型是居民最关注的健康指标,但满意度低于各项均值。其实,超重肥胖不只是美或不美的问题,更是健康与否的问题。”丁丽敏介绍,超重肥胖对成人的危害累及全身,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更是不可估量。而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她提醒大家关注体重,日常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当天晚上,在新郑市薛店镇文正村,来自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丁娜则以《“猝不及防”脑卒中》为题,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她表示,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堪称人类健康“第一杀手”。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延误治疗1分钟,卒中患者就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因此,快速识别并及时救治是关键。而快速识别卒中,需要记住“中风120”口诀: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来自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孙京涛则邀请数位村民上台,体验如何识别膝关节骨关节炎。

孙京涛介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治疗该病主要有三招:非药物治疗,包括教育、物理治疗、行动支持等。药物治疗,包括局部使用膏药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外科干预,包括修复性治疗,如关节镜清理术、高位胫骨截骨术,以及重建治疗,主要指全膝关节置换术。

双向奔赴 擦亮河南健康科普品牌

厚植于河南省历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优秀作品,创新活动形式,2024年1月10日,“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深入探索政府部门、主流媒体与健康教育机构之间的协作新模式,设置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展演、健康知识互动问答、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讲座等环节,组成“健康文艺小分队”,传递鲜活的健康科普知识,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

从省会城市出发,向四周地市扩散。截至4月26日,活动先后前往郑州、漯河、南阳、洛阳4个地市,共计开展健康科普活动20场,走进小学、高校、企业、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农村、网红景点,线上线下覆盖受众近150万人次,收获了大量观众的正向反馈,“把健康小知识融入情景剧中,益民、惠民、助健康”“展演作品与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健康课”……

新郑市卫健委派驻薛店镇文正村第一书记王宁表示,本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家传递实用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每一位村民提升健康素养,将良好的卫生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共享健康生活福祉。 丁丽敏表示,本次活动让科普知识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百姓的生活。“希望通过我的科普,能够让‘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的理念惠及更多人。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用我们的知识和力量,为健康河南、健康中国贡献力量。”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尚园园表示,来到基层一线进行科普展演,是一次双向奔赴的过程。“通过与职工、村民的互动,他们能够学到实用的科普知识,而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收获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这对提升我的健康科普能力大有裨益。”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