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初中生进入不了普通高中!”人民日报的回应让人深思

不要宣萱闹闹 2023-12-01 22:39:11

“一半初中生进入不了普通高中!”人民日报的回应让人深思

“中考分流”并非新概念,早已为人熟知,而近年来,一些家长和专家纷纷提出取消中考分流的建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是其中一位较有影响力的专家,他曾公开表示:

反对中考分流,主张“取消中考,普及十年义务教育”。

他的主张是将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为十年,包括五年小学和合并的五年初高中,实施基础教育的一贯制。

姚洋的取消中考分流主张在家长中引起广泛共鸣,莫言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人大代表梁建章也曾表示支持。

“推动职 普 协调发展”,“将对消解职普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有重大作用”。

简言之,中考分流和职普协调发展将会更加坚定地执行下去,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各地的中考录取比例或许存在轻微差异,但教育部曾发通知,强调要维持高中阶段教育的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简而言之,一半的学生可能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而会被分流至职业教育,这将成为常态。

以北京为例,一些中学在分流压力下,已开始建议成绩较差的学生考虑放弃中考,直接就读职业学校。甚至有一些模板化的职业学校申请书在网络上流传。

无论父母多么期望子女取得优异成绩,都需要有一半的父母为孩子可能无法取得普通高中学历做好准备。

01

为什么以前存在分流,而现在却引发人们巨大压力?

在20年前,一个孩子没有高中学历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根据《2000年—2022年教育统计数据》,我国高中录取率总体上升,只是近两年稍有下降。

2000年,只有29z?孩子能够成功升入普通高中,而21z?孩子选择了职业学校。其余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外出打工,或者辍学在家务农,直至十八九岁时准备步入婚姻。

到了2010年,有48z?孩子进入普通高中,43z?孩子选择职业教育。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半孩子能上高中的情况差不多。然而,那个时代似乎并未引起太多争议。

到2020年,已有57z?孩子进入高中学习,39z?孩子选择职业学校。尽管比例上看,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进入高中学习,但却引起越来越多父母感到难以接受和压力山大。

这实际上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只有少数人能上高中的年代,拥有初中、职高学历的人只要愿意工作,都有机会被用人单位录取。但在今天,用人单位的门槛已变得越来越高。

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就业门槛的差异,都是让父母感到压力的主要原因。

02

那些被分流的孩子,将迎来怎样的教育?

每当涉及职业教育,我们常说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去年,深圳的一位17岁女孩,古慧晶,因获得汽修大赛一等奖而受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由于从小热爱汽车,初中毕业后她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汽修专业。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对汽修的热爱,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教育部长陈司长也表示,下一步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引领示范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以满足学生需求。未来还将完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为职业学校的升学渠道提供更畅通的通道。

然而,目前存在一个残酷的现实,即像古慧晶这样的学生属于少数。我们的职业教育仍有待完善。

此外,根据目前的情况,许多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良莠不齐,许多方面如设施、教学和管理都不及普通高中。

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大多数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偏差较大,因此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此颇感抵触。

在优质高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普通高中学生考入优秀大学的几率较低,而中职学校的几率更是更低……

一位学校老师也承认,职业学校的教育存在脱节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相关设备成本较高,比起普通高中需要更多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必须脱节”。

由于中职教育的定位本就较低,要教授最前沿、最先进的知识更适合大学生。

想在职业学校有所成就,想在与普通本科生竞争中占优势,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韧劲和对所学专业极大的热爱。

03

理想的分流,可能呈现怎样的情景?

在之前谈到普职分流时,父母们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支持分流的家长认为,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通过高考这条途径,拥有更多选择并掌握一门手艺技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持反对意见的家长则像前文所述,认为过早分流对孩子来说过于严苛,甚至会助长内卷现象。

这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教育部官员曾明确表示,未来职业教育主要聚焦两方面:

首先,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科学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

其次,最为根本的是提升中职教育自身质量,注重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

他指出:“总体而言,通过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发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协调发展,确保每个人都有实现人生辉煌的机会。”

「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句话特别触动人,我相信这也是每个父母的愿望。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那些没有考上985/211的孩子,会损失和错过什么?”有一条高赞回答分享给大家:

在这个社会,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你几乎跟不上的时代,而你却可能在大量浪费时间。

而阅读,或许是你能够抓住为数不多的,能够拓展自己生活圈子的方式。

人类社会本质上由一个个社交圈子组成,这些圈子之间有严格的门槛。

你或许会在一开始就抱怨:

别人则紧紧抓住这珍贵的公平性

文章开始之前,你或许会吐槽: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做学生太不容易了;或者抱怨中国的教育体制只注重分数和残酷选拔。然而,在此之前,你应该更深刻地了解其他国家:

在美国,教育资源有一个趋势被称为“世袭罔替”——父母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最近哈佛公布的一份报告中,2021届新生中,29.3z?学生至少有一位父母曾是哈佛学生,而46z?新生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这只是冰山一角。

而那些来自普通非“精英”家庭的学生,即便再富有,也很难进入这些学府。

针对中高考,有一句话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寒门学子,中考将是你人生中少有的不用拼爹看脸的公平竞争”。

所以中高考真正诠释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制度,只要你肯努力。

阅读越多,改变人生的机会越多。

并非只有学业优秀才有前途,也不是选择职业学校就等于在虚度时光,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或许到那时,职普分流的意义才会得到广泛认可。

0 阅读:3

不要宣萱闹闹

简介:坚持原创,保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