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朱至澍:兵凶战危不思报国,落得个投井自尽依然被戮尸的结局

钱越说史 2024-05-03 10:21:26

自1990年开始启动的每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评选,因其重大的历史意义,有着“中国考古界奥斯卡”之称。2018年4月10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四川的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入选。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的岷江河道中,北距成都市约60公里,明末张献忠与明军在此大战,传言大量金银财宝因此散落于此。数百年来“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童谣一直在当地流传。上世纪50年代起,当地多有零星文物被江水冲刷出土。2013年,每到夜晚便有人穿潜水服入水活动,其后古玩黑市出现了一些新奇的宝贝。警方经过排查,确定有盗宝人在岷江江口段进行非法发掘活动,遂成立了“2014.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专案组。

江口沉银

随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研讨,认为该遗址极可能为江口之战的古战场,于2016年开始对遗址进行围堰考古发掘。截至2023年4月,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共完成六期围堰考古,共计出水文物7.6万余件,出土了诸如虎钮金印、蜀王金宝、蜀世子宝等一大批稀世珍宝。很多文物来自蜀王府,与末代蜀王朱至澍息息相关。

谋求监国未果

朱至澍(音shù、zhù),生年不详,为蜀恭王朱奉铨的嫡长子,生母蜀恭王妃刘氏。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受封蜀世子。父王袭封蜀王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五月晋封蜀世子,世孙夫人彭氏也一并晋封世子妃。

世子妃彭氏是位悲剧女性。天启元年(1621年),因成都左护卫百户杨琨之子杨桂这位白眼狼,成为秀才之后返身噬主霸占王府田地,蜀王朱奉铨进行追讨,结果对方竟纠集数百人包围冲击王府,彭氏惊惧而亡。

蜀恭王朱奉铨薨逝时间不详,《明实录》中直到天启六年都有他的活动记录,大概率去世于崇祯年间。据《崇祯长编》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朝廷派编修管绍宁、主客司主事宋之儁赴成都对蜀府进行册封;崇祯四年十一月,又派行人龚廷献往蜀府主行丧礼。未知这两次是否与朱奉铨、朱至澍父子有关。及至崇祯末年,在位的蜀王已是朱至澍。

明末受小冰河期影响,天灾人祸不断,崇祯元年(1628年),陕北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形成燎原之势,蔓延大半个中国,最终将大明的天给烧穿了。

江口沉银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随即率军东征,渡过黄河杀入山西,一路势如破竹,克太原、下大同、占居庸关,于三月十七日抵达北京城下。十九日,兵部尚书张缙彦等人开门迎降,李自成入主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挂东南枝。

四月,北京沦陷,皇帝自刎的消息传到成都。然而四川士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为君父举丧、报仇,反而打算公推蜀王朱至澍监国,连执政集团人员安排都已有初步安排,比如杨锵、齐琼芳、杨鉴、刘道贞等人出任内阁大学士。

此举遭到四川巡按御史刘之勃的激烈反对。刘之勃,字安侯,陕西凤翔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历任礼部行人司行人、山西道御史,崇祯十五年出按四川。他秉性刚直,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有“陕西骡子”的绰号,面对汹汹众议,面不改色的直指问题的核心,崇祯帝虽死,可皇子尚存,即便退一步要从藩王中选出一人监国,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太祖系的蜀王有资格。若各地藩王都自行其是,岂非要天下大乱?如此至大明法度于何地?

刘之勃的话很有道理。明朝实行两都制,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被当作陪都,保留了一整套完备的领导班子。一旦有事,南京班子可以快速转正,成为新的领导核心,维持大明政权正常运转。北京沦陷后,南京文武重臣已经在谋划拥立新帝,延续大明,期间虽有波折,最终按照支系伦序选定福王朱由崧。五月初三,朱由崧在众臣拥戴下出任监国,十五日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明上线。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奈何被从龙之功冲昏了头的众人压根听不进,而蜀王朱至澍本人应当亦有此打算,甚至背后说不定就是他在推动。毕竟蜀中负山河之险,进可攻退可守,是理想的后方基地,若是反攻成功了呢?

刘之勃也是犟,眼见众人无动于衷,说到激动处,悲愤地一跃而下,跳入蜀王府城壕中,打算以死相抗。朱至澍没想到会遭遇如此激烈的反对声,只得作罢。

“四月,闻都城失守,人心益汹惧。举人杨锵、刘道贞等谋拥蜀王至澍监国,之勃不可,跃入池中,议乃寝。”(《明史·刘之勃传》)

吝啬的亲王

四川虽然负山河之险,可安全也是相对的,在明末大乱世的背景下终究难以逃脱。早在崇祯七年(1634年),八大王张献忠就攻破夔门,短暂杀入川东地区,崇祯十三年(1640年)又两入巴蜀,征战多时。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当李自成向北京进军时,横扫湖广地区的张献忠再次进军四川,打算以川中为根据地,以图将来。张部先是攻克夔门天险,随即水陆并进攻占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因江水暴涨,在此留屯三月。其后一路所向披靡的连克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总兵曾英,破佛图关,击败来援的秦良玉,将川东重镇重庆团团围住。同时分兵溯江西进攻占川南重镇泸州。

早在崇祯十六年,秦良玉发现形势不对,向四川巡抚陈士奇上条呈分析局势,建议派兵把守与外界相连的十三处关隘,可惜陈士奇不能用。又找巡按御史刘之勃言事,刘之勃倒是同意她的计策,但手里无权,既没兵可派,也无钱粮。

成都浣花溪公园

兵与钱粮属于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只要解决了钱粮,自然可以招兵买马。四川地方官府缺钱怎么办,当然是找大户。川中首屈一指的富豪当属蜀王朱至澍。

“世传献王得鸿宝之书于内府,子孙善黄白术;故蜀府最称富。”(《南明史·蜀王传》)

“鸿宝之书”之道教修仙炼丹之书,也就是说当年朱椿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技术,所以蜀藩之富冠绝诸藩。这当然属于无稽之谈,但拥有两百多年积淀的蜀藩富庶是必然的,嘉靖朝著名权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曾突发奇想搞过一个“富豪榜”,名列榜首的便是蜀藩。

严世蕃的富豪榜并非孤例,同时期的陆釴在其《病逸漫记》中,也说:“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明朝抗倭名将、戏曲家谭纶也称:“蜀府之富,甲于天下。”

虽然在蜀恭王朱奉铨在位期间,蜀王府叠遭回禄,损失惨重,但底蕴犹存。张献忠挥师入川后,朱至澍一度慷慨解囊,“发银三万两犒重庆师,二万两给成都兵。”可随着蜀王监国的议案因刘之勃激烈反对而破产后,朱至澍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眼见蜀地局势危急,刘之勃等过府朝见朱至澍,请求他借钱助饷、募兵镇守。可朱至澍因监国之事,对刘之勃怀恨在心,直接当众哭穷,坚决不肯出钱出力。

坊间还流传着二人的这样一段对话。

朱至澍当众耍无赖称:“孤库中钱粮有数,只有承运殿一所,老先生等拆去变卖充饷。”

承运殿乃王府正殿,几乎等同于紫禁城中的皇极殿(即太和殿),是蜀王权力的象征,这等物件即便出得起钱,又有谁敢买?一众官员被怼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呐呐无言。

代王府承运殿

刘之勃忍无可忍,直接怒斥道:“承运殿没人能买得起,只有李自成和张献忠敢要!”

刘之勃此言是在点醒他,当此危急时刻当同舟共济,若再执迷不悟,在巴蜀大地迟早会落入李自成或张献忠之手,到时候蜀王府承运殿自然也就是人家的了。可惜“蜀王终不悟”,刘之勃只得拂袖而去。

其后,成都知县吴继善又上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朱至澍终是不纳,坐视张献忠所部一路披荆斩棘的杀入川中。

由此可知,朱至澍终究是目光短浅了,蜀藩大祸即将临头,还只顾着个人恩怨。

虎头蛇尾的迁滇举动

出钱是不可能再出钱了,可眼见着张献忠已经气势汹汹地杀入川中,朱至澍也不会坐以待毙,他打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可朝廷远在南京,且位于北面的汉中、襄阳一线也落入李自成之手,位于东面的出川要道夔州也被张献忠占据,想要东下根本无门,南边的贵州自身难保,想来想去唯有西南方向的云南相对安稳,又有威望十足的黔国公家族镇守,可做安乐窝。

去云南!对去云南。既然要走,妻儿老小自然得带着,家里的瓶瓶罐罐也不能便宜了乱臣贼子。主意已定朱至澍立马着手准备。

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蜀藩动作幅度如此巨大。

自第一代蜀王献王朱椿定下“以礼乐治西川”的政策后,历代蜀王为之奋斗,虽然中间遭到削藩,可历经两百多年兢兢业业地经营下来,蜀藩在川中威望颇高。动乱期间,只要蜀王安心坐镇成都,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定海神针之用。一旦他开溜了,百姓必定会未战先怯。

正在积极备战的刘之勃,又如何肯放如此重要人物离去,得知消息,立马入府朝见朱至澍,向其陈述利弊,极力反对蜀藩迁滇之举。

当初自己想要监国,反对最激烈的是你,现如今想走,跳出来反对的又是你,怎么哪哪都有你呢!是不是见不得我家安好啊!

马车

朱至澍不好直接下场与刘之勃开撕,自有人代劳。他的远房族弟、蜀和王次子朱友墦之后、第八代内江王朱至沂就此与刘之勃爆发激辩。最终,谁都没法说服谁,刘之勃只得拂袖而去。

六月十三日,一辆辆马车从蜀王府驶出,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街过巷,向南而去。

这么大动静,连傻子都知道蜀王殿下意欲何为。没走多久车队就被百姓截住,围拢过来苦苦哀求蜀王不要抛弃他们。守城的官兵听闻蜀王要弃城逃跑,立即关闭城门。成都文武官员也感到现场阻拦。

然而朱至澍依旧一意孤行。此举惹得满城百姓群情汹汹,混乱之中部分辎重遭到劫掠。眼见再不改章易则,别说是出城,搞不好自己的小命都要丢在这里,蜀王殿下终究是怕了,只得怒火中烧的选择打道回府。

成都城破,投井自尽

朱至澍迁滇之举,在满城官民的反对声中搁浅。但远在重庆的张献忠却不会因此停下自己西进的脚步。

六月二十日,经过多日围攻,张献忠运用挖地道埋炸药的方法,将重庆城墙轰塌一角,农民军从缺口蜂拥而入,山城终告陷落。攻陷重庆后,张献忠展现出了无比残暴的一面,下令血洗重庆,由汉中逃亡重庆的瑞王朱常浩,自卸任四川巡抚陈士奇以下的大小文武官员,及被俘的3万守军纷纷倒在其屠刀之下。

旋即,张献忠分三路挥师西进,一路所向披靡,沿路州县“望风瓦解,烽火数百里不绝,成都大震”。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在此期间,成都城内也不安稳。因朱至澍的轻举妄动,随着农民军的日渐毕竟,城中人心惶惶,一日数惊。还接连发生了军事要地火药局发生爆炸,蜀王府遭雷击等事。直到此时蜀王殿下才惶惶不可终日,主动出钱招募勇士协助守城,奈何信誉破产,无人应征。

“城中一日数惊;火药局灾、雷震寝殿、大雨雹;至澍始惧,出财募勇,三日无应之者。”(《小腆纪传》)

眼看张献忠大军一路攻克资阳、简阳等城,即将杀到成都城下,新任四川巡抚龙文光,才与总兵刘佳印一道率领三千兵马,从由顺庆(今四川南充市)驰援成都,与刘之勃等共谋守御。因城中守备力量严重不足,龙文光又调总兵刘镇藩及附近土兵守城,一时“成都援兵四集”。张献忠见状心生一计,命部下伪装成援军混入城内。龙文光刚到任,兵荒马乱之中,没能识破,成都城破的隐患就此埋下。

当时成都护城河水位过低,丧失防御功能,龙文光责令驻守都江堰的郫县主簿赵嘉炜决都江堰大堤,引江水入护城河。哪成想张献忠抢先一步派兵攻占郫县,诱降赵嘉炜。赵嘉炜不从,投江而死。

八月初七,农民军成都团团围住,四面同时攻打。龙文光和刘之勃将库藏兵器、钱粮全部散发,并招募敢死勇士出城杀敌。城内守军施放铳炮,伤及张献忠的得力战将闯世王马武,士卒也伤亡惨重,只得退却二三里。双方相持数日。

就在龙文光等得以稍稍松一口气时,张献忠提前预埋的棋子暴起发难。八月初九,里应外合之下,成都陷落。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农民军处死。

金册

大难临头,蜀王朱至澍难得硬气了一回,没有主动出降,向张献忠摇尾乞怜,而是选择投井自尽,王妃邱氏、其弟太平王朱至渌、蜀世子等亦选择投井追随而去。

此举让张献忠很是恼火,下令将朱至澍的尸身捞起,连戳三刀泄愤,尤嫌不足命人将其抛入江中喂鱼。

阿越说

朱至澍因为与刘之勃发生冲突,不肯出资助饷,最终蜀藩数百年的财富却便宜了张献忠,“江口沉银”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蜀王府。南明时期,给他上谥号曰“愍”。

隆武元年(1645年)十二月,隆武帝朱聿键册封朱至澍的另一子朱平樻为蜀王,是为末代蜀王。隆武帝驾崩后,朱平樻辗转追随永历帝朱由榔。永历十六年(1662年),永历帝被俘虏,朱平樻自杀,传承数百年的蜀藩至此彻底划上句号。

明亡后,四川长期陷入战乱,多次遭受屠杀,但蜀藩宗室依然顽强的生活在此。其中一个分支,辗转生活在今成都市彭州市白鹿场乡,到20世纪中后期与21世纪,这一支出了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朱清时。按蜀藩“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的字辈谱系,他是蜀献王朱椿的第二十世孙。

相关文章

蜀恭王朱奉铨:遭礼部弹劾,王府四次陷入火海,被旧部围攻王府

鲁王朱以海:转战东南抗清17载,究竟是被郑成功暗杀,还是病逝

周孝王朱恭枵: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三次据城抵抗李自成的勇猛王爷

晋裕王朱求桂:明明去世于崇祯初年,一口末代晋王的锅却从天而降

朱存枢?朱存机?朱存极?大明秦藩末代秦王究竟是谁?

4 阅读:124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