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赚钱的骗局,明星操盘狂骗几十亿,震惊国内外

翠丫看电影 2024-04-28 10:23:27

在上进和上班之间,这届年轻人还是选择了上香。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当新一届年轻人,成为点燃香火新的主力军。

寺庙和信仰,已经成了当代顶级流量。

火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杭州40℃高温天,每天6点多就有青年男女排队请购“灵隐寺十八籽手串”。

年轻人可能压根不理解何为十八子中的六根、六尘和六识,但重在许愿。

以至于前段时间,杭州灵隐寺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声明,要求各线上平台停止一切以杭州灵隐寺名义进行的商业活动。

原因是有人以「灵隐寺」的名义注册商号,在网络上提供售卖,问题是灵隐寺根本没有官方授权。

公告发出后,很多花大价钱网上买手串的人,才惊觉自己着了道。

实际上,这种骗局在国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在国外也频频出现。

相比起来,冒名卖卖假手串都不算什么。

有些人能做到「空手套白狼」「借鸡生蛋」,直接让一座寺庙成为一棵巨大的摇钱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最近有部Netflix新剧,就拍出了这个「空手套白狼」的人性高端局。

更令人惊讶的,这竟然是一部泰剧——《绝庙骗局》。

谁敢想?泰国这个佛教大国,拍出了一部揭露「佛教骗局」的影视剧。宗教很暴利,信仰很值钱。但它是如何运作的?挣了多少?交不交税?背后藏着哪些灰色地带,却很少有人敢说出来。

更别说在泰国,这个人口7000万,94%为佛教徒的国家。

据2017年泰国宗教局数据显示——泰国77个府共有41,142座佛教寺庙,仅曼谷就有456座。

这是泰国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域,不得不说,这部《绝庙骗局》相当于在挑战整个国家的文化信仰。

本剧的男主,披纳若·苏潘平佑。

还记得2017年那部大爆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吗?他饰演男二。

作为枪手团队中的富二代,不善考试,却能提供重要的人脉与启动资金。

这一回,这次昔日顶流摇身一变,成了《绝庙骗局》中一个天才少年,阿胜。

他和两名小伙伴,一起创业做NFT游戏。

一个是富家子弟,游戏哥,另一个是设计师,宝儿。

三个人年少轻狂,借了2500万泰铢的高利贷用来研发虚拟货币游戏。月利息200%,30天内还不上,利息再涨20%。

游戏推出后,在互联网大受欢迎,游戏里的代币价格也不断上涨。

但没想到,很快就遭人陷害,游戏后台被黑,币价也随之暴跌。

三个年轻人上一秒还在畅想未来,下一秒就成了身负重债的可怜人。

还遭到债主暴力威胁,不许逃跑、不许报警,否则小命不保。

压力巨大的他们,濒临崩溃。

在焦头烂额之际,阿胜回老家陪母亲去寺庙祈福,此时他敏锐地发现了一条发财之道:寺庙代理。

在泰国,寺庙的收益惊人。

如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每日仅香火收入就有近两千万泰铢,折合成人民币约四百万元。

这是一桩近乎零成本且持续吸引大量信徒自愿贡献的生意,无需缴纳税金。

而这些收入几乎完全归寺院所有,因此每家寺院的收入明细往往难以查明。

寺庙代理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通过与寺庙合作,从中抽取一小部分利润,便能轻松获取暴利。

他们不仅经营寺庙的香火、法物等销售业务,还负责寺庙的宣传推广。

从一个大蛋糕中,抽一小块,对于代理来说易如反掌。

于是,三人合计一番,决定干上一大票。

他们先是找到一家地理位置适中,翻新成本低,住持好说话的寺庙——普兰寺。

普兰寺地处偏僻,住持老迈好说话,只有一个混不吝的义工柴勇当代理人,主理俗务。

这仨通过分红的方式买通这家寺庙原有的代理人,拿到经营权。

接着请来一位长相帅气,口碑不错的法师,进行一系列包装通过网络宣传出去。

最后,再举办各种活动吸引目光。

钱,就这样流进来了。

通俗来说,就是简单翻修一下庙,和庙里代理人合作分账,在社交平台做推广,请顶流来当义工增加曝光。在附近搭建市场给庙里引流,在捐功德处设立二维码。再给寺庙请个僧人来讲经,疯狂营销他,做播客,卖文创。并且,要实时大声喊出「榜一大哥、大姐」的名字。

在这个过程中,阿胜发现了一条更加暴利的途径——售卖“圣物”。

这些所谓的“圣物”,往往只是一些成本低廉的佛珠、佛坠等饰品。

然而,在代理人的精心包装和营销下,它们却摇身一变成为了能够保佑平安、带来好运的神奇物品。

这些物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为了进一步提高“圣物”的销量,寺庙代理人开始制造各种“神迹”。

他们假扮记者,跟随救援队到处寻找意外事故,借此接近事故人员,并与其进行交易。

这些人被诱导成为托儿,为他们的“圣物”宣传造势。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神迹”竟然“屡屡应验”。

有一位司机原本因事故双腿受伤,无法再开车,然而在佩戴了代理人提供的佛坠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使得这些“圣物”的名声大噪。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些物品具有神奇的力量,纷纷购买以求得平安和好运。

一个成本低廉的佛坠,陡然成了赚取暴利的摇钱树。

正如阿胜当初的那句话:以信仰为基础的捐赠是无法计价的。

一套组合拳下来,普兰寺成了网红寺庙。

一时间香火旺盛,功德钱收不过来,发财树供不应求,还引来了地方政客赞助。眼看还清债务指日可待。

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也不少。

僧人会因为争夺法事而大打出手,隔壁寺庙眼红香火派人来闹事,还有大庙主持来施压。

更有甚者,寺庙原代理人和部分僧人涉嫌交易毒品,被警察或逮捕或通缉。寺庙住持的唯一弟子,涉嫌和政客一起洗钱。一时间寺庙名望一落千丈,他们该如何拯救这颗摇钱树?又或者说,他们该如何逃出这场漩涡?

这个故事以泰国为背景,揭示了寺庙中的黑暗一面。

虽然为了剧情需要存在一些夸张成分,但也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正如剧中引人深思的一幕:真正的信徒相信的是世间万物的因果法则,而非虚构的"神迹"。

佛法之所以能历久弥新,香火不断,是因为科技进步并未消除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探索和困惑。

揭露这个骗局,实质上是粉碎了他们虚幻憧憬。

然而,有些人可能固执地坚守在梦境之中。

真正高超的欺骗,不在于巧妙的手法,而在于触动人心深处,即那份甘愿被骗的情感。

“宗教是最长久的流量”

泰国那四万多间寺庙几乎在每一个泰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无论婚丧嫁娶,还是排忧解惑,老百姓都喜欢往寺庙跑,在心理医生和寺庙之间,人们宁愿去寺庙捐款、积功德。

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寺庙的存在就像他们的精神寄托。

在我们眼中的一张张钞票,在他们心中是一种信仰的表达。

泰国人对僧侣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不止平民百姓,达官显贵也如此。而《绝庙骗局》要做的,是将传统的「神性」拉到现实场域中,一把扯掉佛像的遮羞布。也让观众一同看到底下的藏污纳垢。

比如,造神。比如,讲故事。再比如灰产。而三人组之所以能运营寺庙如此成功,背后也有幕后黑手的推波助澜。剧名《绝庙骗局》,不只是主角贩卖信仰求财,更是政客利用寺庙洗钱。第一季结尾,主角们的巨额高利贷已还清,但运营天赋被政客看中。他们被迫去运营一家更大的寺庙。

实际上,对于我们而言,这也并非一个毫不相干的天方夜谭。

虽没有这么夸张,但相似的寺庙诈骗案同样也存在于国内。

我们不难发现,轻易对他们的骗局上钩的,大部分都是些中老年人。

因为观念的限制,他们很容易相信宗教的玄妙,以及看似无法解释的奇迹。

这在国内也同样常见。

《今日说法》节目中,就曾经就报道过一个案件。

几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自称大师,以「国学」为幌子开设神秘课程。

他们自称是地藏王菩萨、能量大帝转世,能教学员打开自己的神识。

再找来一些托儿,在网上声称:听了课之后,失聪的耳朵能听见了、艾滋病竟痊愈了!

然后,就怂恿上了年纪的学员买高价会员课。

3年内敛财5000余万元。

上香、求佛、买「圣物」,逐渐成了一种流行。

这就让一些人有机可乘。

前面提到的「假十八籽手串」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随着这样的需求增多,寺庙商业化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

起初,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寺庙收益,很多地方开始以一座寺庙为核心打造商业化景区。

本意是好的,但耐不住有人会钻空谋财。

除了寺庙经营的故事线外,《绝庙骗局》还深入挖掘了主要角色的人物内心世界。

特别是多尔法师的爱情线,让整个剧情更加丰富多彩。

多尔法师在面对禁忌的爱情时,既感到慌乱又迷茫,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爱情经历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柔软和脆弱,在禁忌和责任之间挣扎的他,成为了整个剧情中的一抹亮色。

《绝庙骗局》不仅是一部充满悬念和刺激的爽剧,更是一部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探讨。

通过寺庙经营的故事,剧中展现了人们对信仰和利益的追求,以及在面对金钱和欲望时所展现出的种种真实面孔。

那些奇葩的敛财之术虽然看起来离谱,但确实能够盛行。

因为它们有足够的市场存在,而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问题:

越来越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让许多人看不到出路,不得已才转向形而上的「玄学」寻求慰藉。

就像这部泰剧里的三人组,是为了还贷款才不得已进行这场骗局一般。

他们自身其实压根就不相信什么神秘力量的帮助。

说到底,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背后的东西,才是那个最值得关注的。

今天,大家为什么听到寺庙的商业化,会如此反感呢?

可能是因为当佛教走出寺庙,卷入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中,「佛」的神圣性就被解构了。当然,这种解构在历史上也并不少见。比如,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比如,《西游记》中猴哥的金句——“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念佛诵经,不如本事在身。”

0 阅读:37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