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前十排名

风满袖 2024-04-22 16:53:40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李商隐的诗歌以构思新奇、风格秾丽而著称,特别是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受传诵。他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更因诗文风格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因此被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歌成就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让人难以索解,故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遗憾。尽管如此,他的诗歌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供后人研究和欣赏。下面对李商隐最经典的十首诗进行排名。

第十名: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隋炀帝的荒淫奢侈,对晚唐的统治者进行了委婉的批判。对比鲜明:将隋炀帝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进行对比,突出了世事无常。讽刺巧妙:如“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以假设的方式,对隋炀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善用典故:“陈后主”“后庭花”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语言华丽: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以深刻的历史见解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展示了李商隐在咏史方面的卓越才能。

第九名: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描绘景色:生动地展现了傍晚雨停后天空放晴的景象。氛围清新: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情感积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积极向上的心境。用词精准:如“天意怜幽草”中的“怜”字,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对仗工整:使诗歌具有韵律美。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优美,体现了李商隐在写景方面的独特造诣。通过对晚晴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心境。

第八名: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意境营造:以莫愁堂的幽深环境,烘托出一种孤寂、神秘的氛围。人物刻画:通过对女子的描写,展现出她的寂寞与忧愁。情感表达: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象征手法:如“重帏”“深下”等,暗示女子的封闭与孤独。语言含蓄: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韵律优美: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这首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七名: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的寂寞、惆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环境描写: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如“远书归梦两悠悠”,营造出一种悠远、迷蒙的氛围。用典:“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运用青苔、红树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以景结情:结尾通过景色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愁绪。语言简练:用词精准,意境深远。

整首诗节奏明快,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第六名: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借古讽今:通过咏叹马嵬之变,对唐玄宗进行了委婉的讽刺。对比鲜明:昔乐今苦的对比,突出了现实的悲惨。寓意深刻:以“海外徒闻更九州”暗示唐王朝的衰败。情感复杂:既有对唐玄宗的批判,又有对杨妃的同情。用典:如“海外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对仗:使诗歌具有韵律美。这首诗体现了李商隐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沉的感慨。

第五名: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以蝉喻己:诗人借咏蝉来抒发自己的遭遇和心境。品性高洁:通过“高难饱”“恨费声”等描写,暗示自己的高洁品性和不被理解的苦闷。环境烘托:用“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环境描写,烘托出蝉的艰难处境和孤独无助。寓意深远:诗中的蝉既是自然中的昆虫,也是诗人自身的象征。托物言志:借蝉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对仗工整:语言精巧,富有节奏感。这首诗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风格,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名: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景色描绘: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如“残阳西入崦”,营造出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情感表达: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清幽之感,以及对世俗的厌倦。禅意体现:“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洞察和对超脱的追求。语言简练:用词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展示了李商隐在山水景色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名: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此诗开篇以问答的形式,通过描写眼前景况,抒发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足见归期的渺茫,透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愁。

“巴山夜雨涨秋池”,通过写景烘托出诗人孤寂的情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诗人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那时诗人可以和亲友共剪烛花,谈论今夜在巴山秋雨中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构思巧妙,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它语言朴实,却情意真切,自然天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抒情诗中的名篇。

第二名: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情。首先,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既点明了离别的艰难,又强调了相聚的不易,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其次,“东风无力百花残”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象,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和爱情的凋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将春蚕的丝和蜡烛的泪比作相思之情,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执着和深沉。最后,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感动。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不仅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还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第一名: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这首诗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朦胧的意境。从内容上看,诗中描绘了锦瑟的乐声,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追忆和迷惘。诗中的意象如锦瑟、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等,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往事的追忆。

0 阅读:9

风满袖

简介:历史、诗词、音乐、美食、体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