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有田,生人无地”,土地分配30年不变引发争议,需要重分?

谷江鹏 2024-01-14 16:29:17

大家都知道第二轮土地承包到20年27年到期,按照现行政策到期后再延长30年,也就是现在农民是否有土地的现状要维持到2057年。

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个体农民种地挣不上啥钱,很多农民不愿种地,甚至通过流转脱离了土地。但是农业在我国依然很重要。土地承包权对于农民而言依然是天大的事,也是亿万漂泊在城市里农民最后的生存保障和身份象征。

但现行的土地承包权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引发人们深思,让我们看到太多的"死人有田,生人无地"现象,导致大量无地农民出现。比如,由于土地分配时间和人口出生时间差异,在同一个村庄,有可能一个人拥有十几亩的土地承包权,而有些家庭四五口人甚至只有一两亩土地。这就显得非常不公平。但现阶段这种现象极其普遍。

有人说政策是公平的,实则有问题。其实问题的根源并非仅仅是政策分配不公,更多的是家庭内部的土地分配不公,这才是土地问题的实质。例如,有些兄弟姐妹间土地分配不均,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混乱,甚至引发了亲情纠纷。更为严重的是,土地分配不平衡还引发了更多社会问题,比如农村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收入来源单一,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而对于那些无地农民来说,重新获得土地成为了一种奢求。他们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土地,更无法享受农村集体对土地重新分配所带来的优势。当然,也不乏一些无地农民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摆脱贫困。他们转行从事其他行业,比如开起了小吃摊、或者去城市里打工。但,这些对他们而言只能算是应急之举,无论如何都无法替代土地给他们带来的稳定和富足。

关于土地争议,大众有着各不相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土地应该依法保护,不应该随意收回分配,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

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土地分配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事实上,这个争议不仅仅牵涉到土地问题,更深层次地牵动着整个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反思。

正如社会评论所言,我们需要对土地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无论是土地收回分配政策还是家庭内部分配政策,都需要更多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只有这样,才能为无地农民和农村社会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的平稳发展。

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土地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问自己:是否应该重新思考土地的重新分配问题?无论我们的答案如何,我们都需要关注农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合理的土地政策,解决农民的土地之困,同时也要寻找其他途径推进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让农民成为这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土地问题只是众多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我们需要关心每个人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贡献。无论我们是政策制定者、社会组织、还是广大民众,我们都需要思考如何让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关心和思考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4 阅读:784
评论列表

谷江鹏

简介:大家好,谢谢大家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