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色白龟精!!!

字在人心 2024-03-11 17:33:43

在南直隶池州,周姓家族是当地的大族,家族人口众多,有的已经繁衍了五代以上,有的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族长周德,一位八十四岁的长者,以他的仁慈和公正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尽管家族势力庞大,周德却从不倚强凌弱,反而经常为邻里排解纷争,维护地方的和谐。

然而,人生总有不如意之处。在周德的侄孙辈中,有一位年轻人新婚不久便因病离世,留下年轻的妻子罗氏独守空房。罗氏年方十七,容貌秀美,气质独特,她的美丽甚至让许多女性都为之惊叹。然而,丈夫的离世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她闭门不出,日夜以泪洗面。

周德深知罗氏的困境,他担心这位年轻的媳妇会因悲伤过度而崩溃。于是,他决定亲自去安慰她。尽管年事已高,但周德认为自己的出现不会引起非议,毕竟他是出于关心和同情才这样做的。

每隔一段时间,周德就会去探望罗氏,虽然他不进入她的房间,但他的关心和安慰却透过门缝传递给了罗氏。他知道,对于罗氏来说,这份来自长辈的关爱比任何言语都更能抚慰她受伤的心灵。

在周德的陪伴下,罗氏逐渐走出了阴霾,她开始重新面对生活。她明白,虽然丈夫已经离世,但她还有未来,还有希望。而周德也深感欣慰,他相信,在家族的关爱和支持下,罗氏一定能够走出这段困境,迎接新的生活。在门外,周德轻声细语地安慰着重孙媳妇,同时递给她一些生活必需品。因此,每当周德来访,他都会带上两个年轻人,以帮助他们携带物品。渐渐地,罗氏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并对周德的善意心存感激。

某个夜晚,罗氏正准备就寝,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微弱的敲门声。她心中有些忐忑,便唤来婢女去查看,但婢女早已沉睡。无奈之下,罗氏只好亲自去开门。门外站着的竟是周德,罗氏虽感意外,但仍礼貌地让他进门。

周德向罗氏透露,他与老伴发生了争执,无处可去。他担心给小辈们添麻烦,思前想后,决定到罗氏这里暂坐片刻。罗氏没有多想,便邀请周德进入大堂。她关切地询问周德发生了何事,周德却显得有些扭捏,难以启齿。

在罗氏的鼓励下,周德终于开口。他坦言自己与老伴身体欠佳,但仍渴望亲近。因此,两人发生了争执。罗氏听后,不禁羞红了脸颊。就在这时,周德忽然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亲吻着她,将她引向卧室。罗氏虽然内心抗拒,但周德的力气让她无法挣脱。最终,两人在激情中纠缠在一起。

罗氏惊讶地发现,虽然周德外表已是八十四岁的老者,但他的身体却如同十八岁的少年般充满活力。事后,罗氏催促周德离开,但周德却以老伴沉睡为由,决定在罗氏家中过夜。从此,周德每晚都来到罗氏家中,与她共度良宵。罗氏虽然担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放下心防,沉醉于与周德的欢愉之中。为了与周德共度更多时光,她甚至给予婢女一大笔钱财,让她离开。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件事被罗氏丈夫的弟弟周宗辉得知。周宗辉与罗氏家相邻而居,罗氏的丈夫与他的兄长乃是同胞兄弟。周宗辉曾多次含蓄地规劝罗氏,但她与周德的关系却仍旧火热。这让周宗辉感到愤怒不已,他不顾家族的名声,毅然将周德和罗氏告上了县衙。

刘县令接手了这个案子,他详细询问了周宗辉一些情况后,便让他回家等待消息,承诺会尽快处理此事。待周宗辉离去后,刘县令不禁心生疑惑:“罗氏年仅十七,身为寡妇与他人私通尚可理解;然而,周德已是八十四岁高龄,即便他有心,又怎能满足罗氏呢?难道他真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天赋?”

一边是德高望重的老族长,一边是青春守节的寡妇,刘县令深知此事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毁了他们的名声,还可能引发更大的风波。因此,他决定谨慎行事,于是召来四名得力助手,命他们暗中监视周德和罗氏。

几天后,这四名助手向刘县令汇报了情况。“我们两人负责监视周德,他确实是个好人,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出钱出力。晚上他都在照顾老妻,从未外出,实在不像会做出这种事的人。”一个助手说。

“这就奇怪了!”另一个助手说,“我们哥俩去监视罗氏,每到晚上,周德都会去她家,两人关系十分亲密。我看你们可能看错了,你们真的认识周德吗?”

刘县令更加困惑了,四名助手也面面相觑。刘县令让他们详细描述周德的模样、说话语气等特征。结果出现了矛盾:描述周德的外貌和说话语气时,四人说法一致;但说到周德的行动,两人说他步履蹒跚,显然是个老人;另两人则说他步履矫健,不亚于年轻人。

这时,刘县令恍然大悟:晚上去罗氏家的那个“周德”肯定不是真正的周德本人。除非周德是妖精,会分身术。但这显然不符合周德的形象。因此,刘县令断定,有人冒充周德去私通罗氏。一个亲信突然发问:“然而,世上怎会有人愿意假扮一个老者,还模仿得如此惟妙惟肖呢?难道仅仅是为了与罗氏私通?若是如此,他大可不必伪装成别人。又或者……你们说说,此人会不会是个妖精变的?”此言一出,其他几个亲信不禁有些惊慌,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刘县令。刘县令也认为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他略一思索,对亲信们说:“如此,你们去准备些黑狗血、猪血和鸡血,混合在一起。我听说,这混合物能破解妖术。如果晚上来的周德真是妖怪,这混合物定能破除其妖术;若是人类,泼上黑狗血也无妨。”为确保万无一失,刘县令除了让亲信准备黑狗血外,还调来了一支由五十名弓箭手组成的射击队,每人配备十支毒箭。一旦下令,五十人便可同时射出毒箭,定能射死妖怪。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县令便带着人马,埋伏在罗氏家外。果然,夜幕降临不久,周德便出现了。他刚到门口,四人便端着盆子冲上前,猛然将盆中的混合物泼在他身上。刘县令发现,周德身上开始冒烟。看来,他确实是个妖怪,妖术已被破解。刘县令招招手,几名手下上前将假周德绑了起来,带回县衙。

一到县衙,假周德便跪下求饶,随后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只约一丈长的大白龟。在古代,白龟被视为祥瑞和灵物,许多人甚至会在名字中使用“白龟”二字,如张居正原名张白龟。因此,即便大家误捉到白龟,通常也会选择放生,这也是它能长久修行的原因。大白龟坦诚地说:“县令大人,小畜不该贪恋罗氏的美色,只求大人能饶恕小畜,小畜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小畜修行了一千年,才修成人身,实属不易。”然而,县令却大怒,呵斥道:“你若真心悔过,便不会做出哄骗玷污罗氏之事。来人,先给我打上一百大板,让这不知廉耻的白龟长长教训!”衙役们闻言,纷纷抡起水火棍,准备执行县令的命令。经过对大白龟的一百次击打,它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妖术已失,它与常人无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当惩罚结束,大白龟的龟壳已经布满了裂痕。刘县令深知,这代表着白龟千年修行的终结。

“现在,我要问你,为何化作周德的模样,去欺骗罗氏?你的所作所为,几乎让周德的名声扫地,实在是害人不浅。”

“大人,饶我一命。我之所以变成周德老族长的样子,一是因为我曾亲眼看到他给罗氏送去物品;因此,我知道变成他的模样,可以更容易接近罗氏,获取她的信任。二是因为,即使被发现,别人也不太可能怀疑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会与他的十七岁重孙媳妇有染。所以,我才选择了变成他的模样。”

“罚你好好修行,若再犯下过错,我必取你性命。”刘县令严肃地说完,命令衙役放白龟离开。白龟步履蹒跚地离开了,从此,它果真开始认真修行。

至于罗氏,刘县令也理解她的处境。经过与周德、周宗辉的商议,他们决定让罗氏在家中招夫,从周家宗族中挑选了一个合适的男子。这样,罗氏也不必再担心与他人私通的问题了。罗氏感激刘县令、周德和周宗辉的决策,从此安分守己,再也没有犯过错误。

3 阅读:1222

字在人心

简介:字行千里,万剑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