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称赞中国的凌晨很安全,作为国人不禁感慨:此生无悔入华夏

王小杨 2024-03-19 22:41:31

编辑 | 王小杨

校对 | 欧阳菘菘

近日,一则"老外一家五口凌晨迷路,感慨中国街头安全"的新闻刷爆了社交网络。一位英国博主携妻儿从马来西亚飞抵广州,已是深夜,他们因手机信号问题而不得不步行找酒店。然而,这段经历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安全与祥和。

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外国友人由衷赞美咱们国家的治安,内心涌动着自豪感:此生无悔入华夏,生在盛世中国真好!

这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场景,折射出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这个伟大国家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外国人的惊叹,正是对中国发展奇迹最生动的注脚。

外国游客的"迷路奇遇"折射中国治安之优越

对许多外国人而言,深夜时分意味着混乱嘈杂、路不安宁。然而,这个英国家庭在午夜时分的广州街头,却处处感受到了中国式温情:有序的街道,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彬彬有礼的店员……博主感慨"这在英国城市是无法想象的"。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这缘于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亿万国人积极参与的治安共建。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最安全国家前列,实现了98.6%的县级以上地区连续5年无重大治安事故。早在2017年,我国就被旅行者投票选为最安全的国家,惊叹之余,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由衷感恩。

以民为本的公共安全理念造福国人

有外媒曾评价"中国式治理让人民安居乐业"。从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到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强化巡防,中国公共治理体系不断升级优化。这一切,无不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治安就是最大的民生。"秉承这一宗旨,各地公安机关夙兴夜寐、尽职尽责,为百姓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让国人充分感受到了作为这个国家公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公民文明素养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基石

维系社会长治久安,除了政府治理,更离不开每个公民的自觉。在中华文化熏陶下,国人多以谦和、友善、互助的处世态度对待他人,这种蕴藏于血脉中的文明理念,成为了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文明是有力量的,文明也是有温度的。"每一个体现人性光辉的善举,每一次守望相助的选择,都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而有力量。文明,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特质,也必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呼吁每个国人都成为文明安全的践行者

尽管中国整体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但安全稳定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14亿中国人齐心协力,从自身做起,以文明的生活方式、乐于助人的胸怀,为社会增添一份暖意、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我们也衷心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在感受到社会安全祥和的同时,更能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我们携手同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共创一个更加安全、文明、美好的世界。

此生无悔入华夏。让我们为生于这盛世而倍感珍惜,更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谱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华彩篇章!

您若认同本文观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转发,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之美、感受中国力量!

2 阅读:246
评论列表

王小杨

简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