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诡异瓦罐

芭蕉故事会 2024-01-04 08:33:13

陈广年近二十,经历了家道中落的他已经双鬓斑白,每日背着年迈的母亲沿街乞讨,却总是食不果腹。

原本的陈家,家大业大良田千倾,后来因为得罪了当地官宦,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好好的一个家彻夜间已成废宅。

父亲和兄长因为据理力争,被乱棍打死,陈广只有背着母亲乞讨苟活,短短一年时间,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有心一根绳在破庙内了结掉余生,怎奈,担心年迈有病的母亲没人照顾,始终狠不下心来。

破庙外冷风小雨,破庙内水滴成冰,陈广跪在湿透的木柴边,想要快一点生火给发抖的母亲取暖,奈何打火石也搓不出火星来,让他没来由的一阵又哭又笑。

他笑的是这世间的薄情寡义,哭的是苍天无情,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从来善待穷苦,也不曾横眉冷对,难道是前生欠下太多孽债要今生偿还是?

可是,陈广真的不服,就算前生欠了债,他已经转世投胎恪守本分和善对人,这笔债根本就不应该找到他的头上,说到底,都是那执法的天机不够及时,让好人蒙冤,让恶人逍遥一生没有及时得到报应。

恼火之下,他干脆把火石丢向庙中神明,随即,脱下自己的外套罩在母亲身上,这世间万般苦到底是何来由,这头顶万千神明怎么如此冷漠,也罢,从今日起他不再有信仰便是。

母亲见他颓废,忍着高烧的身体挣扎起来,对着破庙内的神明叩拜。

她走过去把打火石取回,顺带着从供桌上取了个瓦罐,接点冷水放在陈广面前。

“儿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越是苦,就越要铭记这一刻,从其中增长本领,听娘的话把衣服穿好,娘不冷,明早就能康复了,京都大官多,咱们一路沿街乞讨过去,说不定就能遇到青天大老爷为咱们家平冤昭雪。”

陈广一口怨气散了,倒不是因为那句打油诗,实在是不忍心看到母亲伤心,他穿上自己的破烂棉袄,接了母亲递过来的水大口喝下。

抬头看看年迈苍老的母亲,低头凝视瓦罐中的冰水,陈广一行委屈的泪滴落下去。

半晌后,他擦擦眼泪,再次去喝瓦罐里的水,忽然感觉到很咸很咸。

陈广有些意外,只是落进去几滴眼泪罢了,为何瓦罐内的水如此咸苦,他重新尝了尝,晃动几下后,这才发觉底部沉积的并不是冰雪,而是亮晶晶的盐巴。

他有些意外,走到神明面前的供桌上,打量其它瓦罐,发现里面除了灰尘再也没有其它,于是,他重新换了些冷水尝尝,发现只是很正常的冰冷罢了,于是,狠狠心让老妈抽自己一巴掌,挤出些眼泪滴落进去……

片刻后,陈广喜极而泣,这次同样也是又笑又哭,内心却无比畅快,感情这瓦罐是个宝贝,放进去的东西竟然可以加倍返出,几滴泪珠罢了,竟然凝出了大把盐水。

他快速爬到神明面前,忏悔磕头不已,甚至答应要为破庙翻修镀金。

陈家人说到做到,对人如此何况是神,高高兴兴安排了母亲去休息,陈广立刻操办起来。

现在手头东西不多,中午时在一户好心人那里要了些小米,都已经被娘俩吃光,倒是午后从一个大户人家那弄来了豆子,说起这事陈广还有些恼火,那大户人家吃的肥头大耳说话都嘴角流油,可是却推说家里揭不开锅,把看家狗盆子里的几颗黄豆倒给了陈广娘俩。

虽然不吃嗟来之食,可面子对一个乞丐来说已经不重要,陈广惦记着母亲的晚饭也只有从雪地里一颗颗捡起来。

破庙内,他从口袋里摸出来豆粒,十几颗黄豆被他放心瓦罐里,盖上摇晃一阵,耳畔,明显听到里面撞击的声音越来越杂,分明已经更多。

果然,当他掀开瓦罐盖子,里面已经三十几颗……

母亲已经睡熟,陈广静悄悄走出,在破庙附近的邻家鸡窝里摸了一颗鸡蛋,放进瓦罐里轻轻晃荡,片刻后,打开时里面已经有两只,放回鸡窝一个,他拿着手中这只鸡蛋上了街。

绵绵冷雨中,他轻声叫卖,没多久就被人用两个铜钱买走了,看看手中的铜板,陈广忽然心血来潮一拍脑门,这丢人丢到家的脑子,如此好用的东西就在眼前,怎么还胡乱使用瓦罐去造那不值钱的货色。

他当即找了块麻袋,双膝跪在上面,忍着冷风和小雨等待路人施舍,想法很简单,自然是讨要些铜钱开始翻倍翻身。

片刻后,两双女子的美丽小腿停在面前,甚至,头顶低落的小雨已经被人遮住,陈广抬起头,但又赶忙低了下去,身前为他撑伞的,正是从小青梅竹马的邻家妹妹秋姑娘和丫鬟。

虽然从小青梅竹马,但秋香家里稍逊一筹,算起来门不当户不对,当初两个有情人也险些私定了终身,奈何陈家这边没同意,此事也不了了之。

如今陈家遭难,陈广无言以对,没想到还是在这里被打脸了。

“广哥哥,我有什么可帮你的?”

陈广低着头,沙哑着嗓音否认道:“姑娘,你认错人了。”

秋香身旁的丫鬟当即开口,“我们怎么会认错,你烧成灰我们小姐也认得,陈广,你还以为自己是曾经的陈家二少爷呀,我们小姐现在肯见你已经……”

话说一半,秋香已经止住丫鬟犀利的言辞,示意她别说了,随即看向只留给自己脑壳和乱发的陈广,道:“是我们认错人了,双儿,这位大哥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多给他一些碎银吧,还有,以后冷了饿了就到家里来,若是担心前门有兵痞盯梢,就到后门也行。”

秋香忍着心痛起身离开,这是她曾经心爱的陈家少爷,现在遭难不说,面子上更难以接受,她洞悉一切只能谎称认错了人。

丫鬟双儿还想说什么,看到秋香小姐对她摇头,只好摸出来一把碎银子,想了想,又把自己随身的绸缎棉袄也一同放在破麻袋上。

二女走了许久,陈广内心难受都没有去碰那些东西,旁边许多乞丐都想过来抢夺,但最终却没敢动,一个见了钱都不肯伸手的人肯定是疯了,疯狂的人最好别去惹,这年头咬死人吃肉的事也不是没出现过。

良久,擦擦眼泪的陈广这才抱起来东西,返回了破庙。

他将得来的绸缎棉袄给母亲穿上,随即转身到了僻静处,把那些碎银子放进瓦罐里。

片刻后,掀开的瓦罐里,已经满当当碎银,他取出一半,留下一半再次摇晃……

深夜,身前的碎银已经成堆,白花花晃眼,就和秋香那双又白又香的玉腿一般,经历了生生死死,陈广现在已经对金钱没了太多痴迷,当即用麻袋装起来,翌日一早带上去换成了银票。

给自己和母亲换了棉衣,买了汤药和吃喝带回去,顺带着找了些瓦工开始给破庙翻新,庙宇很大,他决定就在旁边盖一所府邸,把逝去家人的骨灰带回来安葬。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母亲陈氏心中宽慰,她双手合十跪在镀了金身的神像下面,虔诚叩拜。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陈广换了崭新的袍子已经气度非凡,他也来到佛像前跪下叩拜。

身旁,母亲这才扯着他的耳朵,道:“这些天,你一直藏在角落里,总抱着个瓦罐做什么,别以为娘不知道。”

陈广一惊,下意识用手捂住怀中的瓦罐。

老女人舔犊情深,会心一笑,“儿啊,如此窘迫遭遇下你都没有丢下娘,为娘心里安慰,看那街边的乞丐和难民,有些甚至易子而食换母果腹,吃亲人血肉充饥,你如此待娘,娘没有白疼你,实话和你说,这庙里没什么神明,那瓦罐是娘嫁给你爹爹时,就从娘家带过来的,这些年也没用过,见你为子称职,才传给了你,你很好,没有用它作奸犯科,娘放心了。”

陈广如梦方醒,感情,这是娘用心良苦安排了一切,把宝物留给了自己,果然古人诚不欺我,天下最需善待之人就是娘亲。

他当即跪拜,对着老女人重重磕头,泪眼朦胧,“娘,您这又是何苦,天底下哪有不孝的儿郎,那是畜生所为。”

娘俩抱头痛哭,好在,一切厄运已经过去,有了钱财和能力,今后可以大仇得报,更可以将秋家那真心对他的秋香姑娘娶回,一切一切,都开始逆风翻盘了。

陈广放开母亲,替老母擦擦眼泪,转身对着神像叩拜,“谁说庙中无神,让我做娘的儿,这不正是神明恩赐,陈广感激不尽。”

母子俩会心一笑,随即双双跪在神像面前,头顶,那一身金光的神像也似乎嘴角在上扬,只不过母子俩并没有发觉罢了。

两天后,陈广大把散钱财买衣买食,把街边几千乞丐拢在身边,带着冲入残害他陈家的官宦家中,屠了官吏抱了大仇,随后又大肆捐赠,致使朝廷下来的钦差都感念他的慷慨解囊,并没有追加陈广罪责,此事也不了了之。

又过了数日,陈氏带着媒婆亲自上门提亲,为儿子陈广娶了秋家小姐秋香,两个有情人终于喜结连理。

家中有钱不算富,上有高堂才富足,身边已有再世佛,何必去求缥缈仙。

故事献给感恩父母养育之情的儿女们,善待你的父母,他们(她们)曾经也和你一样是孩子,却因为有了你,勇敢的撑起了这个家,在来得及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你会余生无憾,我是芭蕉故事会,喜欢我的故事请关注,顺便点个赞帮忙转发一下,让更多人看到好故事。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