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碾庄自戕后,蒋氏发放十万抚恤金,部下讥讽:真是一个笑话

史说新读 2024-01-10 14:55:27

碾庄战役中,黄百韬以及其军团之所以最终会走向覆灭,除了有我军周密部署以及英勇善战的因素外,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军一票将领的“谜之操作”有着不小的关系。

换而言之,导致黄百韬自戕于战场,其中有一部分,是自己人的原因。

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有根据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初国军的一票将领,是怎么把黄百韬一步步送“上路”的。

一、

众所周知,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我军的高层(包括毛主席以及粟裕),最开始的想法,是准备打一场“小淮海”战役。

所谓小淮海战役,即“寻求时机,歼灭徐州剿总国军主力一部”,具体来说,就是歼灭距离徐州不远的黄百韬的第7军团。

这就是淮海战役的最初构想,也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之后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小淮海”最终演变成了“大淮海”,而促成这种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黄百韬军团成功被我军歼灭。

那么,黄百韬军团是如何被我军吃掉的呢?这个过程,是一个诸多看似意外,实则必然的事件纠集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这个结果。

首先,第一个送黄百韬“上路”的事件,是出自红色特工郭汝瑰之手。

当时,黄百韬军团的驻扎地,是在新安镇一带,而在1948年的9月底至10月初,因粟裕在山东开了十几个大功率电台迷惑国军,导致国军误以为我军主力还在山东一带。

这么一来,国军赶紧进行部署调整,当时国军国防军就下达了关于“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的要求,要求徐州周边部队开始往徐州附近收缩。

所以,黄百韬的军团在当时,按照计划和指令,是需要收缩至徐州附近的。

假如黄百韬军团收缩至徐州附近,那么势必会让我军将其歼灭的计划增加难度甚至落空,毕竟当时徐州一带的国军总兵力不容小觑(4个兵团4个绥靖区共25个军)。

因此,如果想歼灭黄百韬,那么就不能让他退回徐州附近,起码得让他在新安镇多呆上几天才行。

但怎么才能让黄百韬留在新安镇几天呢?郭汝瑰设了一个局。

当时,按照国军国防部的计划,国军的四个军团(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加上4个绥靖区(第3、第4、第1、第9)的部队,都要往徐州附近集中。

国军的其他军团和部队暂且不说,单说第9绥靖区的44军,当时该军驻守在连云港一带,其也在回撤的序列内,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就是44军如何回撤至徐州?

当时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走水路,这种方式最为安全,路上也基本不会有解放军的围追堵截,但缺点就是耗时太长,需要绕一大圈。

另一种方案则是走陆路,所用时间少,能很快回到徐州,不过就是这路上不安全,指不定就会遇到解放军。

而郭汝瑰就是利用这个军,给黄百韬下了一个套。

当时郭汝瑰就找到国军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以走陆路不太平为理由,说服了顾祝同选择让44军走陆路的方案,同时他还提出,为了保证44军完好建制归来,可以让黄百韬的7兵团等等44军,以便有个接应。

顾祝同一向对在国防部有“才子”之称的郭汝瑰信任有加,当即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当然,为了让黄百韬本人也愿意留在原地等一等,郭汝瑰又游说顾祝同,提出把原属李延年兵团的44军,划给黄百韬。

能让自己增加一个军的编制,这种诱惑黄百韬当然不会拒绝,因此,他双手支持44军走陆路的方案,同时表示,自己的7兵团一定会等着44军的。

不过,黄百韬也不是那种看见点利益就昏了头的人,他之所以愿意,也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暂缓后撤至徐州,黄百韬知道这其中必定会有风险,但考虑到他的北边还有第3绥靖区的两个军(53军、77军),即便是华野的主力真的南下了,这两个军起码能顶一会,这样就能给自己一个预警,让自己有个反应时间。

就这样,黄百韬“听话”的留在了新安镇,而他的“听话”,为之后他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二、

就在黄百韬安心的在新安镇等着国军44军之际,第3绥靖区的两个军,宣布起义了。

第3绥靖区的司令是冯治安,而副司令则分别是张克侠和何基沣,正是在张克侠与何基沣的领导之下,第3绥靖区大部宣布起义,即“贾汪起义”。

这一起义极为关键,让华野部队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第三绥靖区防区,为最终歼灭黄百韬军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然,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也只是为歼灭黄百韬创造了有利条件,至于能不能真的将其歼灭,还尚且是个未知数,原因很简单,如果黄百韬在当时迅速且成功的逃走,那么华野大概率是会抓不住其主力的。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黄百韬自己出现了失误。

第3第三绥靖区起义后,黄百韬大吃一惊,随即也马上意识到自己必须赶紧逃走,不然就会被解放军围堵在新安镇。

但当他组织部队开始撤退时,才发现了自己之前的一个愚蠢行为。

在新安镇呆了那么几天,他居然没有在不远处的运河上多搭上几座浮桥,如今,在只有一座桥的情况下,足足七、八万人的大部队以及大量的辎重、装备,前进速度极为缓慢。

最终的结果,是黄百韬虽说勉强渡过了运河,但后面的部队却损失相当大,其7兵团的第63军,以及第100军83师,均被解放军歼灭。

尽管损失不小,但好在主力尚存,所以黄百韬当时还不算太慌张,但等到他辛辛苦苦跑过了运河之后,一个坏消息让他如五雷轰顶。

这个消息就是,驻守在运河不远处的李弥13兵团,要撤回徐州了。

李弥之所以撤退,自然是接到了时任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的命令,而刘峙这个人的能力就不用多说了,在他得知华野大军南下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应对,而是赶紧下令周边的所有部队赶紧回徐州,以便保住他的小命。

因此,驻守在曹八集的李弥13兵团,就接到了回徐州的指令。

而当黄百韬渡过运河后,原本是指望李弥能协助自己,以便让自己的7兵团完成后撤,套用电视剧里的一句话就是,黄百韬希望李弥能“拉兄弟一把”。

但他说尽好话,李弥却坚决不愿意。

李弥的借口,自然是刘峙的命令,而从其个人层面来说,那就是担心自己被解放军围住,所以,尽管看到了黄百韬怕是凶多吉少,但他并不打算伸出援手。

所以最终,李弥带着自己的13兵团火速离开了曹八集,留下黄百韬在背后破口大骂。

而李弥走后,黄百韬也曾尝试占据曹八集,以便让自己有个退路,但最终他这个想法并未实现,曹八集被华野拿下,至此,黄百韬的退路也被彻底切断。

如果李弥当时没有执意撤回徐州,而是留在曹八集拉黄百韬一把,那么黄百韬还不至于那么惨,但李弥这一走,算是给黄百韬上了一道催命符。

由于退路被完全切断,黄百韬只能龟缩于碾庄一带,在华野的不断合围下,最终被压缩在纵横不足10公里的包围圈之中。

此时,徐州剿总司令已经换成了杜聿明,杜聿明眼见黄百韬陷入绝境,赶紧下令让李弥和邱清泉去营救黄百韬。

但最终,并没有成功黄百韬,反而损失了不少兵力,而在华野发起总攻后,黄百韬眼见大势已去,在绝望中开枪自戕而死。

三、

黄百韬死后,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大为震惊。

到了1949年的1月17日,黄百韬的尸体几经辗转,最终运回了南京,数天后,蒋介石为黄百韬举行了规模隆重的葬礼。

葬礼上,蒋介石痛哭流涕之余又慷慨陈词,除了对黄百韬的死大加赞赏外,同时,还说了一句“黄埔精神不死”。

这句话,让当时在场的人颇有些莫名其妙,要知道,黄百韬并非出身黄埔,而蒋介石是知道这一点的。

但他依然在黄百韬的葬礼上说了这么一句奇怪的话,后世就有人推测,他这是“恨铁不成钢”,在用黄百韬的死,去刺激自己的黄埔嫡系,希望黄埔嫡系里也能出来一两个像黄百韬一样为“党国尽忠”的人来。

至于蒋介石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我们无从知晓,不过,当时他在葬礼上的另一个决定,却让不少国军将领感到不满。

什么决定呢?就是在葬礼上,他宣布,拨给黄百韬妻儿十万抚恤金。

十万抚恤金,听起来是不是不少了,但是,这十万抚恤金的币种,可不是美金,而是大名鼎鼎的金圆券。

熟悉国军经济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948年的8月份,蒋介石下令发行了金圆券,以取代当时已经急剧贬值的法币,这么做的目的,核心就是挽救当时国军内部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改善庞大的财政赤字。

所以,金圆券在蒋介石的强力推行下得以发行,最开始倒是没出什么事情,但很快,物价就开始了螺旋式的急速上涨。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1948年的10月,也就是金圆券发行的两个月之后,北平的米价,上涨了大约25 倍至 50 倍,并且还在不断上涨。

这么一来,更为恶行的通货膨胀就出现了,当时国统区的民众出门买东西,都是带着整捆整捆的钞票。

而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再出昏招,他听信了部分人的意见,取消了金圆券的发行总额限制,这就导致金圆券的价值再次狂跌。

进入1949年之后,金圆券基本上就等同于废纸了,当时有人做过对比,1949年500万的金圆券,只相当于1948年金圆券刚发行时,5块钱左右的购买力。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当时上海的米价,已经飙升至每石 4.4 亿元金圆券,按照一石等于120斤去算的话,那么每斤大米,需要360多万金圆券。

而再回头看看蒋介石发给黄百韬家属的十万抚恤金,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国军将领不满了,这十万金圆券,在当时估计连个烧饼都买不到。

曾经一手提拔过黄百韬的何应钦,在事后就说,“黄百韬的死,根本就不值得”,另外曾在黄埔第十七期毕业的一位国军将领,不无讽刺的说,“这真是一个笑话,不如不发”。

自此,国军人心愈加涣散,战斗意志进一步消散和瓦解,最终在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彻底失败。

0 阅读:192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