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灭亡后,剩下的一百万多人到哪里去了?只有一个在1987年被找到

巧灵说历史 2023-05-14 14:19:16

朝代的更替和兴亡,在历史的循环规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军事本身就是用来管理政权的,因此其盛败与否,也是最直接的反映。在明代鼎盛时期,有太祖朱元璋八次征讨蒙古,朱棣五次征讨北方,朱见深两次征讨女真。但到了后期,崇祯帝的军队开始衰弱,在辽东节节败退,死伤惨重,甚至还被李自成的军队攻入了北京,最后上吊自杀。这都是战斗的结果。不过,李自成在消灭了明朝之后,却被清朝,成功地“摘桃子”了。从1636年改名“大清”开始,到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皇后册封了清朝皇帝,在这276年的时间里,大清帝国的军力也在这276年里,随着王朝的兴衰而衰败。

一六四四年,在吴三桂投降的帮助下,清兵攻入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并很快占领了北京,顺治帝也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满洲八旗在军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于投降的清王朝来说,处理这些投降的明人也是一个难题。所以,清朝的军队迅速的进行了改革。清朝依循清太祖努尔哈赤制定的八旗体制,对已有的八旗军队进行了整编,并将其编成了八旗和绿营兵。八旗是清朝进入中原的主要力量,其军容严整、兵强马壮、、战功赫赫,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至于绿营兵,就是满清招募来的一支军队,也就是归顺明军等汉族军队的一支军队。在战斗力、生活配给、物资供应、武器装备等方面,绿营兵和八旗兵也有着明显的差距。然而,兴亡之道,虽然是“天”,难道不是“人”吗?因为,清朝对于八旗士兵的管理是由政府来管理的,所以,随着天下的安定,人心的涣散,这些曾经身强力壮的士兵,在道光咸丰时期就变成了一支“无用兵”,甚至还不如那些实力远超八旗的绿营卫。

随着时间的推移,1840年英国人打开了清朝的大门,征收了大量的赋税,最终在洪秀全的带领下,在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开始了。在这次持续了十一年的农民暴动中,咸丰和同治两位皇帝最终放弃了严厉的军事制度,开始了权力的转移。汉族地主阶层,有权联合起来对抗太平天国,打击太平天国。曾国藩的崛起,是如此的突兀。湘军的实力,也因此而壮大起来,在曾国藩的英明领导下,再加上洪秀全与李秀成的倒台,最终平息了这场叛乱。但不可忽略的是,曾国藩虽然是当地的团练兵队,但出于自保的考虑,他最终仍决定对湘军进行大规模的裁撤。所以,于湘军能够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也就是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左宗棠平定了新疆。

而李鸿章,作为另一只军事势力的领袖,和他手下的淮军,也是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的先驱。北洋海军,这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超越的名字。当年李鸿章凭借着皇帝的扶持,组建了一支名为“北洋”的海军。除了购买德国的战舰和武器外,他们一年还能赚到四百万两银子,论重量,他们是亚洲最大的海军,在全球排名第九的海军。然而,一支军队的建立,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翁同龢的阻挠,光绪帝的无能,慈禧的贪赃枉法,最终导致强大的军队和海防功亏一篑,而一次甲午战争的惨败,更使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心血化为乌有。即便是在海军发展失败之后,清朝也没有放弃拯救自己的计划,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训练新的军队上。不久,袁世凯受命于天津兵营,负责整训新兵。但是,袁世凯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与他身后的军队,更是将原本就不受欢迎的清朝赶出了这个世界。

那剩下的一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让我们看看袁世凯新军的主力,凤山,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吴长纯,王士珍,的确,这是一场三方势力之间的战争,一方势力不断削弱,一方势力不断壮大,另一方势力也不断壮大。但是,他们的下场,也是注定要被新朝所取代。但是在这个被取代的宿命下面,还有一支清军被人们所忘记,直至1987才被人们所认识。香港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成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是,在香港的九龙,却是有一只数量不多的军队,镇守着一座面积只有2.7亩,被《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特别提到属于清朝的九龙要塞。当然,作为守备者,他们只能借助九龙城堡位于香港内部的地理位置,为了避免外交冲突,中国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姿态,凭借着三不管地区的“区位优势”,成为了一方霸主。但到了一九八七年,他们还是没能逃过中英两国共同解聘的厄运。军队也好,国家也罢,都是不可避免的。

0 阅读:30

巧灵说历史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