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赴一场春日约会

昔阳红 2024-03-20 14:49:56

3月20日,我们将迎来“春分”节气。“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古人徐铉这首七绝,细雨、杨柳、归客、草长莺飞……不仅把春分写得很唯美,还把春分时节南北物候的差异特点刻画得细致入微,读来甚有趣味。作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历来很受重视,关于春分的描述也有很多。比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惠风和畅、阳光和煦、桃红李白,山河大地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玄鸟”指的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其属于季节性候鸟,总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来时,燕子衔草含泥筑巢居住,在春和景明时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关于“二候”,古人认为,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故有“雷乃发声”之说。“三候”说的是由于雨量渐多,雷声和闪电伴随而来,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春分三候”齐聚一堂,就预示着新一年的农耕全面开始了。清代宋琬曾写过一首诗《春日田家》:“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大意是,野外田间有一群群黄雀觅食,住在山中的老翁经过屋角田边,会向人谈起过去的旧闻。夜半喂牛时,会叫醒老伴,商量第二天春分种树的事情。寥寥几句,勾勒出春天农耕时百姓的日常生活,画面感十足。春分时,气温回升,农耕正当时。农谚有云:“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又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之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在广袤的田野上,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从南向北徐徐展开。“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春分时,人间春色恰到好处。人们在日渐繁茂的春花翠柳中,与春风相遇,追逐梦想、不负韶华,把平凡的日子染上春的色彩和香气,努力在好时节活出最美好的模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