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年间最特殊的一个判将,叛逃次数越多,职位和名声却变得越好

大林说史 2023-08-17 10:17:26

正常情况下,叛逃的将领是不被所有人待见的,想要受到重用,也是难上加难。然而三国年间,却有一个很特殊的叛将,前前后后叛逃了两次,然而职位却扶摇而上,甚至名声非常响亮,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很欣赏他。那么,到底三国年间这个特殊的判将是何许人也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权,出生于四川,少年时就是郡吏,最后成为了刘璋手下的主簿。这个时候,张松就希望刘备能够坐镇川蜀,进而来对抗汉中,但张鲁和黄权却不同意。

但遗憾的是,刘璋根本就不在意黄权的想法,直接将他给贬职了。紧接着,刘备就开始对益州发起进攻,很多将领都不战而逃,唯有黄权坐镇坚城。听说刘璋决定投降的时候,黄权才打开城门投降,然后刘备册封对方为偏将军。紧接着,黄权提出进攻汉中的建议,到了219年,刘备顺利登基为王,而黄权就变成了高级参谋。

到了221年,刘备顺利称帝,就开始筹划进攻东吴的事情,黄权就表示,东吴人马擅长水战,攻进去容易,但想要撤退就难了,希望自己成为先锋大将,让刘备坐镇大本营。但骄傲的刘备没有听从建议,直接提拔黄权为镇北将军,而纪御驾亲征攻打东吴。一年过后,东吴悍将陆逊带领兵马在夷陵战役中,将蜀汉兵马打得溃不成军,刘备也只能逃到白帝城。不仅如此,陆逊更是斩断了黄权兵马的后路, 建立在这种前提下,黄权都宁死不降,反倒是带着兵马投奔了曹魏。

蜀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有官员表示,可以趁机将黄权的老婆孩子都抓起来,但是刘备却表示,是我辜负了黄权的一番好意,但他并没有辜负我。这个时候,曹魏开始出现传言,黄权的一家老小都被斩杀了,然而黄权却根本不担心,并且表示,我和刘备还有诸葛亮推心置腹,他们知道我是什么人,我也很了解他们,这根本就是传音,不可信也。曹丕就询问过黄权,你选择叛逃进入曹魏,是想成为下一个陈平和韩信吗?

但黄权却不会诋毁自己的老东家,反而表示,我承蒙刘备看重,肯定不可能投奔东吴的,但又无法返回川蜀,只能投奔曹魏了。而且我是败军之将,不被杀已经很幸运了,怎么可能想成为韩信呢?当黄权这一番话说完,曹丕就变得很尊重对方了,甚至提拔黄权为将军。刘备离世后,曹魏官员都开始祝贺曹丕,但唯独黄权独善其身。

曹丕还打算测试黄权,于是就调集兵马开始向黄权家里行进,虽然兵马还没有到达,但群马狂奔的声音已经传出来了,黄权的不将惊慌失措,但唯独黄权很淡定。要知道司马懿都很尊重黄权,之前和诸葛亮书信来往的时候,就对黄权赞不绝口。到了239年,黄权被提拔为车骑将军,仅仅过了一年,黄权就患病离世,而他的孩子黄崇,在绵竹战役中兵败身亡。

0 阅读:81

大林说史

简介:大林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