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大将乐毅攻占齐国首都后,为什么不摧毁齐国?只因皇帝太昏庸

大林说史 2023-08-11 16:16:54

秦国一统天下之下,属于七国争霸阶段,而在公元前284年,燕王册封乐毅为三军统帅,带着燕国所有的兵马去进攻齐国,不仅如此,其他五个国家也开始支援燕军。出乎意料的是,济西战役中,燕国打得齐国没有招架之力,随后乐毅带着兵马冲到了齐国地盘,甚至攻占了齐国首都,但最后却没有选择摧毁齐国,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第一,诸侯国都选择了撤退,济西战役结束后,各大诸侯国都获得了自己心仪的地盘,紧接着就离开了齐国境内。

就像是赵国的廉颇,仅仅是夺走了晋阳而楚国和秦国一起得到了淮北的地盘。韩国和魏国甚至一点好处都没有拿到,就直接撤退了。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诸侯国都没有考虑过摧毁齐国,换种说法,燕国兵马这个时候变成了孤军。第二,齐国团介意新,乐毅进入齐国首都后,将金银财宝全都夺走,且将皇宫宗庙都给焚烧了,燕昭王自然很开心,直接册封乐毅为昌国君,随后安排乐毅继续进攻齐国的其他地盘。

短短五年的时间内,乐毅就攻占了70多个城池,这个时候,齐国眼看着就要被摧毁了,就只有莒和即墨两个城池。但齐国人也不会坐以待毙,都选择了拼死一战。第三,昏君登基,乐毅调集所有的兵马征战莒和即墨的时候,燕国出现了混乱,也导致这一次战役的结果出现了转变。公元前279年,燕国最有能力的君王燕昭王患病离世,值得一提的是,燕昭王还没有登基的时候,燕国就出现了内乱,这个时候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眼看着燕国就要被摧毁了。

恰恰是燕昭王不断的努力下,各种招贤纳士,才让燕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但燕昭王的接班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昏君。第四,君臣之间出现隔阂,燕昭王的接班人是燕惠王,得到了的谥号是惠,但燕惠王并非是一个贤惠的君王。曾经他仅仅是太子的时期,就跟乐毅发生了很多矛盾,如今登基了,肯定不会相信乐毅的。如果燕惠王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那么,燕惠王和乐毅也不会分道扬镳,但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的,只能说,燕惠王太过于昏庸了。

第五,乐毅离开,这个时候,齐国坐镇即墨的将领听说燕国君臣出现了矛盾,就开始采用反间计,不断的让人传播流言,而内容是,乐毅准备摧毁齐国之后,自己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势力。燕惠王自然坐不住了,直接安排将领取代乐毅的位置,然后安排乐毅班师回朝。乐毅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害怕自己进入燕国后,会被燕惠王斩杀,毫不犹豫的就逃跑了,进入赵国后,被册封望诸君。

第六,田单崛起,乐毅选择告别后,曾经跟随在乐毅身边的将士们,都心里憋着一股气,因此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好巧不巧的是,田单看到了机会,开始不断的鼓励齐国将士,依靠诈降的计策,降低了燕国将士的警惕性。没过多久,田单就带着兵马开始偷袭,直接将燕国打得溃不成军,也斩杀了对方的统帅,田单乘胜追击,再次夺回了70多个城池,只能说,可惜了乐毅和燕昭王的努力。

0 阅读:79
评论列表

大林说史

简介:大林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