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之子朱高煦,效仿父亲兵变,被罩在300斤铜缸内,活活炙死

言过于诚 2023-10-23 21:48:34

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用一个300斤重的铜缸,扣住了叔叔朱高煦,然后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活活将朱高煦炙死在铜缸内。接着,朱瞻基一声令下,又把朱高煦十个儿子都处死了。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是朱高炽的亲弟弟,而朱瞻基则是朱棣长子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说,朱高煦是朱瞻基的亲叔叔!那么,叔侄俩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呢?

01.朱高煦性情乖戾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朱棣便将嫡长子朱高煦和次子朱高炽派去南京入朝觐见。

朱高炽宽厚仁义,待人温和,颇有君子之风,抵达南京后,很快就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朱高煦性情乖戾,言行轻佻,一到南京就连连闯祸,惹得天怒人怨。

舅舅徐辉祖见状,特地找到这个不省心的外甥,好好劝诫了一番。可谁知朱高煦非但不领情,还偷走了舅舅心爱的好马,渡过长江赶往北京。

归途中,朱高煦变本加厉,一路上滥杀无辜,到了涿州,还杀死当地的驿丞。他的恶行,让群臣都在指责燕王管教不严。

不过,朱高煦虽然顽劣,但在带兵打仗这一块,着实继承了朱棣几分本事。

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则随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他不负其父厚望,不仅屡立战功,还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

1400年四月,白沟河之战,朱棣率军遭到南军的伏击,差点被南军擒获,危急关头,朱高煦如天神下凡,率精骑杀入阵中,让朱棣有了喘息的机会。最终,燕军反败为胜,杀伤南军10余万人。此战,让朱棣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为永乐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

1400年年底,东昌之战,朱棣率燕军冲锋,中了南军的诱敌之计,深入敌腹,损兵折将,命悬一线,又是朱高煦,及时引兵来援,击退了南军。

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棣心如死灰,一度想议和北还,仍是朱高煦及时赶到,给朱棣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朱棣振奋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

为了鼓励朱高煦,朱棣拍了拍高煦的背,意味深长地说:“努力吧,世子身体不好。”

朱高煦大喜过望,在他看来,大哥朱高帜体态肥胖,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若父亲夺得皇帝位,如何担当得起太子之位!可如今,父亲的话,似乎意有所指……

朱高煦越想越激动,犹如打了鸡血,接下来,他好似战神附体,以摧枯拉朽之势,率燕军击退南军。

自此,朱高煦自认为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变得越发骄横。

02.太子之位旁落,朱高煦意难平

同年,朱棣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朱棣成为皇帝后,立储之事也就提上了议程。是选择宅心仁厚,素有贤名的世子朱高炽呢?还是选择能征善战,更像自己的朱高煦呢?朱棣左右为难。

权衡再三,朱棣还是选择了朱高炽。除了受长幼有序制约外,促使他下定决心的还有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朱高炽虽然胖得不像样,但他的儿子朱瞻基却英武不凡,聪明伶俐,实乃完美的皇位接班人。

就这样,在朱高煦的不甘中,大哥朱高炽被封为太子,自己则被封为汉王,藩国云南。

朱高煦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不仅没有就藩,还多次在朱棣面前搬弄是非,陷害朱高炽。由于他手段拙劣,朱高炽也有所提防,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当朱棣问责时,朱高炽往往也会替朱高煦求情,最后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1417年,朱棣为了断绝朱高煦的夺嫡之心,将他打发到新的封地乐安州就藩。

1424年,朱棣在北伐回军途中病逝,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煦嗅到了机会,连忙派心腹入京,伺机叛乱。朱高炽收到消息后,不仅没有责怪这个朱高煦,反而还给了朱高煦大批赏赐,打了朱高煦一个措手不及,只能暂时作罢。

1425年,朱高炽病危,朱高煦在京城的多方打点起到了作用,先一步收到消息。当时,朱瞻基仍在南京处理事情,必定会回京即位。朱高煦意识到这是绝佳的机会,连忙在朱瞻基必经之路设好了埋伏,试图截杀朱瞻基。

谁知,朱瞻基早有预料,一路便衣打扮,绕道而行,最终顺利回京,即皇帝位。

朱瞻基登基后,并没有翻旧账,反而不计前嫌,对朱高煦多有优待。然而,这一切都被朱高煦视为软弱,觉得优柔寡断的侄儿,根本没资格做皇帝。

03.准备不足仍造反

1426年八月,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谁知准备不足,被人告发。

朱瞻基念着旧情,不忍动兵讨伐,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朱高煦,劝他罢兵,一切既往不咎。

朱高煦认为侄儿在羞辱自己,竟大放厥词,连父亲朱棣都骂上了。

事已至此,朱瞻基听取了杨荣等大臣的建议,御驾亲征!消息传出去后,六军将士顿时士气如虹,民心迅速安定。

反观朱高煦,本来与他一同起事的几路兵马,吓得按兵不动,龟缩起来。

当朱瞻基的大军开到了乐安城时,城里的士兵吓得魂飞魄散,都想把朱高煦抓起来献给皇帝。朱高煦自知大势已去,为防止被擒,他偷偷从小路出城投降。这次仓促的“造反”,一仗未打,就草草结束。

朱高煦识时务及时投降,给自己争取到一条性命,最终,他被朱瞻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的逍遥城中。彼时,朱高煦虽被废为庶人,失去了自由,倒也衣食无忧,若不生事端,起码能安稳度过余生。

谁知有一天,朱瞻基前去探视朱高煦时,他不知哪根筋抽了,在朱瞻基经过他身边时,竟然故意伸腿将朱瞻基绊倒。朱瞻基大怒,这才有了文中开头那一幕。

朱高煦的舅舅徐辉祖曾断言:“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事实上,朱高煦虽勇猛,但他无谋无断、无深图远算,在不合时宜、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动叛乱,哪算得上什么大患,只徒增笑耳罢了。他本该可以保住一条性命,最后又多此一举绊倒朱瞻基,真乃自取灭亡。

当然了,朱高煦落到这个地步,朱棣也是有无法推卸的责任。靖难之役时,朱棣不给朱高煦暗示,让朱高煦野心疯涨,他未必会铁了心造反。

23 阅读:12978
评论列表
  • 蓝天 11
    2023-10-24 10:54

    死的不冤,朱瞻基有给他机会。伸脚绊朱瞻基,还羞辱朱瞻基。好像胡皇后跟他还有一腿。而且这家伙硬是不低头,你做皇帝这能忍?

    缝七针 回复:
    江山稳定了,也不需要在作秀了,还留着他过年啊,至于伸腿绊皇帝,跟皇后不清不楚,那都是借口,皇帝哪那么好绊到啊,皇后不跟年轻的皇帝,跟个被软禁毫无前途的叔叔,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当上皇后!
  • 2023-10-24 10:55

    你要知道哥仑布、哥百尼、牛顿、伽利潞、达芬奇、米开罗……都是明朝人,唐伯虎、徐文长、朱熹、沈括、顾炎武……才是洋鬼子?呵呵呵呵!大明威武、很厉害的,会飞的。

  • 2023-10-24 11:20

    朱瞻基不是被吹的神乎其神的明君仁慈之主吗,10个堂兄弟都杀了[笑着哭]

    大鸟不懒惰 回复:
    不杀,那些氏族会利用10个兄弟造反
    岁月中的芳华 回复:
    朱瞻基称不上仁慈之主,各方面也不如他爹
  • 2023-11-04 13:58

    没有的事

  • Why 2
    2023-11-23 18:06

    伸腿儿绊皇帝这种理由只有蠢材会相信

    用户11xxx04 回复:
    伸腿绊皇帝未必是真
  • 2023-12-11 11:50

    关一辈子就完了,好吃好喝有女人,就完了。为什么要杀了他呢?

  • 2023-11-07 14:04

    [呲牙笑]名字没错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