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道氏理论:无法理解原理的技术分析和缺陷

爱逻辑思考的羊 2024-03-31 11:58:16

目前除去那些到处打听“内幕消息”“凭感觉”和神神叨叨用易经八卦指导投资的人,大部分人还是以技术分析为主,可以这么说,技术分析理论占据了中国投资界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时时刻刻都能看见自媒体打造的“流水线”文章。可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技术分析?

1.为什么要相信技术分析?经验总结

技术分析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道氏理论,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和总结成了现在流传的技术分析,可是道氏理论本身究竟是不是预测股价走势的一般性理论?要知道,创立者查尔斯·亨利·道只是《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记者,而他本人从来没有承认过他的理论是用来预测股价的,甚至从来没有给自己的理论冠以“道氏”之名,道氏理论的很多观点却是由威廉·P·汉密尔顿等人总结出来的。

假如道氏理论可以有效预测市场,那查尔斯.道为什么不是家喻户晓的股神,而是巴菲特,李费佛等人呢?一个房地产销售天天见人就吹买了他的房很快就能发财,可是他自己为什么不买呢?是因为想做慈善吗?把赚钱的机会留给别人?在这百年的时间里人们各自根据经验不断探索道氏理论的实战场景,总结出了很多预测股价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方法,技术分析就是这些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换句话说技术分析的理论来源就是:经验总结。

可是经验总结不是每次都对,比如,根据几千年来的“经验”,重的东西总比轻的东西下落得快,“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围绕地球旋转”这些被证伪的“经验总结”。由于技术分析一直停留在主观臆测和经验总结上,这阻碍了人们对技术分析的理性思考,假如非要问那些技术大师为什么金叉是买进,RSI大于70是超买?为什么这个指标有如此神奇的功能?他大概率会说:这是经验总结。

2.技术分析成功率的统计很困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它是经验总结还是理性分析,统计一下技术分析的历史成功率不就好了吗?可是从技术分析发展这一二百年来,压根就找不到任何相关的统计文献来验证,因为对技术分析实战有效性的统计本身就有问题。如图:

这是一个标准的w底突破买入模型,但在B点大部分人都是止损出局,但是少部分人成功熬过下跌,到C点止盈卖出。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同样的一段行情,同样的技术分析竟然同时得到失败和成功两种结果,也就是说,w底突破买入模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能不能熬过随机暴跌,也就是说方法本身是否有效,取决于交易者的“命”大不大?这就没法统计了。

3.模棱两可的原理

很多技术分析的教程都有提到过“别钻牛角尖”“差不多就行”“根据经验”,当我们想要知道技术分析背后的根本原理时,得到的也就类似“别转牛角尖”这类答复,对技术分析在实战中出现的很多疑问,得到的答案也同样是“别钻牛角尖”“经验总结”这类模棱两可的回答,经验总结似乎是一个很有效的挡箭牌。

但是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我们只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这就有点像那不存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如果你想触动某些利益,那么这个不存在的军规就会惩罚你。

4.西方技术分析不适合中国市场

技术分析有一个定理“市场包容消化一切”,令技术分析流派高兴的是:能导致价格波动的任何因素,包括战争,大宗商品供需异常,政治干预等都会反应到价格当中,这就意味着技术分析只需要研究价格形态就可以了。

但是,当技术分析出错时,大师们会说“西方技术分析”不适合中国市场,公认的一点是政府过多介入股市,导致股价脱离技术分析的规定。可是如果“市场包容消化一切”那为什么中国市场政策性的波动却被视为一种不该出现的错误呢?中国市场究竟有什么“特色”以至于不适合技术分析呢?当鞋不合脚时我们应该怪鞋还是怪脚呢?

1 阅读:19

爱逻辑思考的羊

简介:多思考,用理性去判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