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沐川大叔因爱吃一道菜,辞职租山600亩养10000只鸡,年入50万

龙树二亩地 2024-04-06 23:41:20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小时候喜欢吃的菜,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美食,留给自己的是一辈子的记忆。我们绝大部分人从一开始从事的工作都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大家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而为之,想改行而不得。

我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四川省沐川县本地的一位55岁的中年大叔,他叫邓国勋,我们叫他老邓。老邓是沐川县本地人,他中学毕业以后就在沐川本地工作,一直到40多岁。因为早早的进入社会,所以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也不是自己一直想做的。老邓的内心一直有颗惴惴不安的心,他经常和自己的婆娘说这个事情,想换个行业。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行业,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邓成都的朋友来沐川,老邓点了当地特色美食其中有“竹笋烧鸡”。朋友对这个竹笋烧鸡赞不绝口,外地根本尝不到这个味道,笋子又鲜,鸡肉肉质紧实。这一次朋友的点评,让老邓瞬间有了想法,这个竹笋烧鸡是老邓从小就吃的。

沐川当地是竹笋生产大县,全县有160万亩林地,单是竹笋的面积就占了80多万亩。基本上每年从3月份一直到11月份,当地的竹笋一直有新鲜的上市。

市场上不缺竹笋,缺的是走地鸡。因为竹笋烧鸡所用的鸡必须是散养出来的鸡,而散养鸡只有农户手里才有,每年上市的数量和时间不受控制。也就是大受欢迎的竹笋烧鸡这道菜,最受制约的是走地鸡的量。所以如果能养殖走地鸡销量不会是问题。

这里也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创业时候,最最重要的就是销售问题,只要销售不是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

2012年开始,老邓就开始选养鸡场的位置,养鸡场的位置有一些要求,最好是坡地,不能是沟地;必须是向阳面不能是背阴面,地面必须可以接受到一些阳光,保持地面的干燥。很快老邓就选到了沐川县福兴镇双石村,承包了当地的600亩林地,只用场地,不影响村民收笋。

2013年,老邓拿着自己这些年积蓄100多万建设了鸡舍和投入2000只鸡苗。但由于没有养殖技术,基本上全军覆没了,亏了20多万。

2014年老邓四处考察,学习了养殖技术,并由于偶然原因接触到了“广西瑶鸡”,该鸡和当地走地鸡很相似,价格稍低一些,180天就能出栏,并且距离不远地方就有专门的孵化基地,引进来很容易。经受过挫折以后基本上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很快第一批2000只鸡就面临着出栏。

接下来销售更是个新的问题,但是老邓忘记了自己一开始的思考,和其他的创业者很像,就想着大城市市场。老邓在成都开了一个门面,光装修就花了20万,但是由于大城市的活禽交易并不受欢迎,六个月才卖了500只鸡。另外,老邓也忘记了,要想走出去,必须得先稳住最基本的盘子。这些也是老邓,在成都销售出现问题后想起来的。

老邓接着找到本地经销商,通过试吃和合理分配利润,第一批剩余的一千多只鸡,不到一个月全卖完了。本地的销量已经是很高的水平,本来走地鸡就是紧缺的,他开始创业时的分析就是合理的正确的。所以老邓马上开始增加养殖规模,把存栏量增加到10000只,但是仍然供不应求。

老邓就鼓励所在村子其他农户跟着一起养殖,但是当地的竹林里面放养,农户很担心散养鸡把竹笋破坏。但是老邓发现,鸡不会吃地里长出来的竹笋,但是会吃收获后的已经裂开口子的竹笋。所以,竹林里面养殖根本不影响竹笋的收获,其他农户弄清楚以后也开始放心的跟着养殖了。如今,已经有二、三十户的农户跟着一起养殖“广西瑶鸡”。

一般一亩竹林产的竹笋价值一千多元,比如老乡郭洪友家有5亩竹林,每年竹笋收入7000元。但是现在郭洪友跟着老邓这5亩竹林里面放养广西瑶鸡,一年额外增收2万元。如今他的年收入,仅靠养鸡和收竹笋即可达到3万多元。由于竹笋收割仅需一个多月,每天养鸡也不需要多少时间,他非常满足如今的生活,不累、轻松还赚钱。

现在老邓的养殖场越来越大,一个鸡棚一年可以出栏两茬鸡,一年出栏20000来只,每只鸡获利20多元,一年轻松50万元收入。和他一起养殖的农户,2023年全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

创业总结:老邓40多岁又开始重新创业,即使为了自己服务家乡的梦想,也是为了挑战新的自己。因为热爱自己家乡,就像让自己的家乡更加美好。我发现所有回乡创业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乡更美好,把自己儿时对自己家乡的美好想象变为现实,让美丽乡村变为现实。

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提供更多的信息!!!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