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的背后,学历普遍得到提高,可为何越来越多人感到焦虑

袁伦姐姐说学习 2022-08-14 19:52:33

在这几十年的变革中,最让笔者深有感触的还是大学扩招,笔者算是经历了这个过程,扩招以后读大学的人就多了,读书也就变得更容易了,有人说大学生多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就高了,这是好事。经过社会的实践锻炼和考验,真正高素质的大学生自然会脱颖而出,而那些不求进取,无所作为的大学生,去做一些低层次的工作,也会比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的更好。

看到这里以后,笔者想说的是既然学历素质提高了,可为何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了焦虑了,一方面是高校扩招就是把教育当成生意来做,扩大学校规模,带动一大批产业共同发展。餐饮、旅馆、学区房、超市,更有打着合作办学旗号收取高额学费,大家在大学很难学到什么东西。

另外一方面即便学到了东西,可是国内人口太多,竞争压力很大,优秀的人一大把,毕业之后还得面对就业困难的局面,如果把本科延长到十年,更能延迟就业,可是这并不能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硕博毕业后也有人难就业,有些车间工人两班倒太辛苦,周末没有休息,谁也不想去干这些活,所以不焦虑才怪了。

因此,笔者不得不谈一谈个人建议了:

首先,一定要把现存各种野鸡大学全部砍掉,然后就是保留一些有特色的和比较好的大学,同时中考只有20%的能上普考,80%的初中生去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要和企业联合办学,那大部分人就不会焦虑了。

其次,就是教育导向问题,难道大学生就不应该干体力活,就不应该在生产第一线吗?无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没有谁一毕业就能担当重任的,哪个不是从一线干起,甚至一辈子都是生产一线。扩招大学生没错,错在社会提供了错误的就业观念。以前大学招生少 ,机会少,大家着急。现在大学生多了,就业竞争大,大家也着急。其实都是大家心气高,觉着上了大学就高人一等,应该有个好工作。其实教育的根本是提升素质,以适应新经济的需要。在任何阶段好的岗位都是那么点,大多数人就是以前所谓的工人岗。只是干活的人素质高了而已。摆正心态,顺其自然。

总之,人口太多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科技的发展技术进步使得使用人力越来越少,本来就业人口多的服务业确让网购给挤压。大学生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香饽饽,就是很普通的学历不能再用以前的思维看待大学生,普通人就按照普通人的活法活,不要再幻想什么白领之类的说法,也只有一流大学的才可以研究生可以,以后一般大学的研究生也不好使,因为那些岗位就需要那么多人,而且基本不扩张。都不愿意干服务行业哪谁来干,为了生存再别考虑那些脸面了有钱挣就行,生活最重要。

0 阅读:14

袁伦姐姐说学习

简介:喜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