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的将军为何成门神?习俗流传至今,只因李世民做了亏心事

回味历史时光 2023-12-17 11:11:51

每逢春节,中国的千家万户都有一种独特的习俗——贴门神。

门神,一种神秘的象征,承载着人们辟邪驱灾、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在众多门神中,尉迟敬德和秦琼尤为特别,他们是如何成为门神的呢?这背后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回到唐朝初期,那时的李世民还不是皇帝,而是秦王。

在他的身边,有两位忠诚勇猛的大将,尉迟敬德和秦琼。他们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尉迟敬德更是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因此深得太宗的信任。

然而,他们成为门神的传说却与一场诡异的梦境有关。

据《西游记》记载,有一天,李世民被泾河龙王托梦求救。泾河龙王因命犯天条,将由唐相魏征处斩。

龙王向李世民求救,李世民为了救龙王,留魏征下棋,试图拖住他。没想到魏征在下棋时打了个盹儿,竟然在梦中将龙王斩首。

泾河龙王由此怨恨李世民,夜夜纠缠不休。

李世民被龙王纠缠得苦不堪言,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将秦琼挺身而出,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如巨蚁,何惧鬼魅?臣愿同尉迟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

李世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当夜,两位将军守卫宫门,果然无事发生。

李世民感激两位将军的守护,又心疼他们夜夜的辛苦。

于是,他吩咐画师绘制两位将军的真容,贴在门上。从此,以画代人,邪魅退避,民间沿袭下来,他们俩就成为了门神。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将秦琼和尉迟敬德的门神像贴在临街大门上,祈求辟邪驱灾、纳福迎祥。

尉迟敬德性格憨直,居功自傲。在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他的性格使他与朝廷中的官员产生了不少矛盾。

最终,李世民只好让他离开京城,去做地方官。

贞观六年,已是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赶回京城参加太宗的宴席。

在一次宴席上,尉迟敬德见自己的席位被排在了下面,非常生气,他指着坐在他前面的人说:“你们有什么功劳,也配坐在我的上席?”

这一举动引起了太宗的不满。太宗用刘邦大杀功臣的事来规劝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听后知道自己的行为过激,连忙磕头谢罪。

后来,尉迟敬德的地位不断晋升,有人向太宗进谗言,说尉迟敬德谋反。

太宗听了这话,心生疑虑,但太宗却对他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何呀?”

尉迟敬德大惊,他以为皇帝真的要效仿刘邦杀掉功臣。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脱下了上衣愤怒地回答:“臣跟随陛下征战天下,如今身上全是伤疤。如今天下已定,就有人污蔑我要谋反吗?”

太宗看到尉迟敬德身上的累累伤痕后落泪,表示自己丝毫不怀疑他。

但尉迟敬德知道,皇帝的猜疑是无法消除的,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他选择了告老还乡。

晚年的尉迟敬德更加谨慎小心,他整日躲在家中,长达十六年不与外人交往。

他沉迷于炼丹术,学习乐器以自娱自乐。

这位曾经的一代名将,最后沦落至此,实在令人唏嘘。

但正因为他的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他才得以比太宗活得更久。他以74岁的高龄善终,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福气。

其实,直至明清时期才逐渐形成了,在自家大门上张贴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画像的这种风俗习惯。

清朝顾禄的《清嘉录·门神》中有确切的记载:“夜分易门神。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

你知道吗,张贴门神时,要以进门的视角为准,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

抛砖引玉:各位看官:

你最喜欢的门神是哪一位?

你是否也在春节时有贴门神的习俗?你觉得贴门神的意义是什么?

欢迎大家打在评论区,我们一起来讨论。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关注+和点赞❤可以让你更容易找到我的后续文章,并且不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0 阅读:19

回味历史时光

简介:一束照亮过去的光,指向通往古代的路。